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类经图翼》)
以上观点讲明了生克是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表明古人生克以有平衡为原则的规定。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五行十天干在四象中变化的规律,和十天干所表示的作用。五行根本为土,土的温度变化为四象变化的规律,四行木、火、金、水为土的不同状态,四行变化在土的参与之下,从而形成了五行生克。
在数术里面怎么样具体细分木、火、金、水的变化而为五行生克,在运用上只要把握住四象运转规律,五行生克就迎刃而解。
太极为土,分阴阳为两仪,就是是“阴土”和“阳土”。
阴阳土再分四种不同的状态而为四象,土的四种状态分别用木温、火热、金凉、水寒来表述。
甲己为北方一六水,乙庚为南方二七火,丙辛为东方三八木,丁壬为西方四九金,戊癸为中央士。这个中央土就是太极的中心点,戊土为受热之阳土,癸水为地球本身的性质,地球本身的性质为寒,没有戊土受太阳的光热,就没有土的四季温度变化。所以很多易友不明白为什么戊癸是中央土,这个中央癸水其实就是我们地球本身的土,性质为寒。在戊土吸收了太阳的光热之后癸水才能被克制,土才能温热,而有四季变化,才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生机勃勃都是土的厚德载物,所以戊癸合化火。
四种状态的变化用土来表述,其五行规定为土,土为阴阳,而分状态不同形成变化,从而分出了五行。
四象也可分为土在一年四季不同温热凉寒的状态,四种状态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而四季土的阴阳性质变化;来源与四季不同的天时变化作用。从而规定了我们使用的五行生克的方法。
春天土吸收太阳的光热,土从寒土开始向温逐步转化,但是这个从寒转温的过程状态就用木来表述,土的性质在冬天为寒冷,在向温转化的过程中,寒重为土本身的性质,所以用木温克土来表述。土在吸收太阳光热弱的时候,春天就用木温克土表示有寒。因为温的性质本身就是有寒的存在。五行生克中用火生土来表示土能吸收太阳的光热为寒气退气,用木克土表示土吸收不到太阳的光热而寒气存在。
夏天为什么木克土力量弱呢?因为夏天木温已经变成了热,所以夏天木本身不带有寒气的性质了,甲木在夏天死。因为温本身就带着寒的性质,所以温的状态在夏天是不存在的,所以夏天的状态就是用木生火强,木克土弱来表示的,通过十天生旺死绝表我们就能知道,甲木温在夏天就是死、墓的状态,甲木温死、墓、绝的状态就是无寒的状态。
很多易友不知道夏天五行生克的使用方法,这是不知道木温其实是在表示有寒气的存在,夏天没有温只有热,所以夏天温的状态没有了,木死在午火月就是指的木的温气没有了,温气没有了自然寒气也没有了,甲木死在午火月就是表示甲木生火的工作已经完成,而温度不在持续上升。
木在秋天的状态为绝胎养之地,木温在秋天凉的状态之下没有温的存在,金凉是阴气进,阳气在退。木需要用生火来助其保持状态。土在秋天为凉土,表述土在秋天吸收太阳的光热在逐步减退,用木生火来表示秋天退气的太阳光热来使土保持温热。所以在五行生克上用火克金来表述。因为金凉的状态就是有余热的状态,凉的本身带着余热,因为金凉是从夏天转化而来,热是逐步的在减退,所以到了秋天凉的状态就表示有余热,这是金的性质决定的。
木在春天是温的状态,木生火是土能持续加温转热的过程,午火月木生火的工作已经完成,土就不在继续升温。木在秋天有温,因为阴气在进阳气在退却。金生水就是凉在向寒转变。
金到了冬天没有凉,只有寒。所以辛金长生在子水,表示成数辛金有寒无凉,辛金帝旺在申金月,表示凉气开始而无寒。庚金死在子月表示凉气没有,庚金的工作是生寒,子月庚金生寒的工作已经完成,土太极在子水月为最寒冷的极点。
冬天土已经转寒,甲木长生在亥水,用甲木微弱的温来表示土已经成寒。木温表示土能吸收到微弱的太阳光热。而用木克土来表示,这个微弱的光热已经不能使土有温。土只有能吸收太阳的光热才能止寒。
所以五行生克木表示温,而克土使土不能克水,表示有寒气存在。
随着甲木阳气的进气逐步加强,克土的力量在逐步减小而表示寒土在向温转化。从而有了火生土、土克水向温热转化。
但是甲木的性质是长生在亥水,沐浴在子水。甲木寒气作用是寒气越重,甲木克土的力量越强;而表示土不能吸收太阳的光热而止寒。
随着土能吸收到太阳的光热逐步加强,水阴退气,土逐渐温而表示水生木。
五行生克是表示土的一种状态对另一种状态一定程度上面平衡作用,这种变化我们古人是用五行生克表示出来。
木生火:表示土有寒气的情况之下,吸收太阳的光热之后温热逐步加强,寒气在逐步退却。
火生土:表示土吸收太阳的光热之后已经形成了热的状态,土克水表示土阳气进,阴气退。
土生金:表示土吸收太阳光热之后,土在散发光热的过程,热散发之后转凉,这个过程就是土生金。
金生水:表示凉土把余热散发完成之后,向寒转化的过程,凉退气,寒进气五行生克叫金生水。
水生木:表示土寒的状态就是用水。水生木就是没有热量的寒土,在吸收微弱的太阳光热准备向温转化。土寒在向温转化的过程,五行生克规定叫水生木。
提示:尊重原创,字字皆辛苦,摘抄转载请注明来自“易来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