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486/j.cnki.11-1936/tj.2019.17.009 口述:冯天恩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二周年,也是国产59式坦克列装60年。现在我军装甲装备主战坦克已由59式、69式、80/88式等,换装为96式、99式和99A式,这是了不起的发展和变化。作为老兵工,回想六十年前我们试制与试验59式坦克的情景,今天无限感慨。虽然59式坦克已退出我军主要装备的舞台,但很多关心装甲车辆的军迷们,还是想多了解一些国产坦克发展的过程,看看昔日坦克研制的历史以及参试人员的艰辛历程。我们觉得回忆这一段历史是有意义的。至今我还保留着一本参加国产59式坦克大型试验的札记,翻开札记我们又回到了上个世纪50~60年代。
1960年我和同事张亚林、王春和代表坦克制造方,参加了装甲兵组织的国产59式坦克9000千米大型试验。这次试验是跨越我国南北方,包含热区、寒区、水网稻田等地区的适应性考验,历时近两年。试验证明:该型坦克适合我国广大地区使用;制造质量全面达到了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的要求。试验结论: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国家将坦克命名为“国产59式”。
从此,工厂以年产数百辆的速度进行生产,相当一段时期,以此型坦克为装甲兵主战装备列装部队。所以,称这次试验是国产坦克批量生产的前奏曲,可谓名符其实。通过完成这项任务,大大增长了参试人员对坦克试验的知识,更加了解坦克的结构与使用特点,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试验积累的技术数据和编写的报告,为后来的研制工作广泛参考采用。本次试验也是随后办理坦克生产定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时间过去六十年了,当年参加过这次试验的人有的已经作古,多数已达耄耋之年,最小年龄的也进入了八十岁,前几天与老战友傅福禄、别杰民说起几十年坦克试验的事,记忆已渐模糊了,照片上的人名字有的也已经忘记了!这里写篇回忆录,一则作为对同事们的怀念,更是对国产59式坦克出厂、装备部队60周年的纪念。
为什么称为大型试验
大家知道,59式坦克是按照苏俄T-54A中型坦克图纸仿制的,战术技术指标和使用寿命应该达到原设计水平。原来的设计要求是依据苏俄军方及他们国土环境给出的,我国引进、投产前虽已做了多方论证,但究竟是纸面上的,所以在大量投产前必须实车试验验证。为此,军方组织了此次试验。试验规模在当时是空前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959年第一批试生产的坦克共36辆,其中32台交付部队,在国庆十周年阅兵中使用。另外,专门抽出第33号、34号、35号,三辆用于此次试验。车体编号P11B59033、P11B59034和P11B59035号(以下简称1号车、2号车和3号车),三辆坦克于1960年1月6日由包头工厂发出,10日晚抵达北京长辛店车站。从试验环境看,此次试验气温包括在-40~+40摄氏度之间,地区涵盖全国典型地区,寒冷地区选择了哈尔滨和包头,湿热地区选择了广州,稻田、丘陵山区选择了南京,平原地区选择了北京。
试验项目:为全面验证战术技术指标,试验内容分底盘、炮塔-武器、电器与通信、使用维修、坦克卫生学、油料等六大项,每大项根据要求有若干个科目,总的试验科目达数百项,其中包含了坦克1000千米保险期试验规范的全部内容。
参加单位及人员:试验由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572部队负责。参加人员除部队人员外,调动了有关工厂、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人员中包括哈军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工包头坦克工厂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第二坦克学校(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前身,现为陆军装甲兵学院)坦克专业的早期毕业生、教员和讲师;试验部队的各等级驾驶员、驾驶技师和修理技师;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总后油料部的相关科研人员。这支队伍由6572部队试验场强勇场长领队,哈军工教员车颉、6572部队陈文清组织实施。苏联试验专家科学技术副博士A﹒赫尔松斯基试验初期参加并指导了本试验。
试验过程
国产59式坦克大型试验(又称“592试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572部队试验场组建起来的第一项大任务。意图通过此次任务,把培养人员、充实设备和完善机构工作一举完成。1959年2月初接受任务(592试验之名可能是由此而来),安排计划,组建试验队。外地参加试验人员要求于1960年1月10日前报到。三辆试验坦克首先要测定车辆原始状态参数,当时国内只有北京工业学院和哈军工有相关试验设备。于是决定,坦克基本参数和设计参数测定在北京进行。随后,趁冬季赶赴东北地区进行野外试验。
坦克运到北京后,只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要完成全部测量及台架试验,任务相当艰巨,计划排得很满。试验过程中,对北京工业学院参试人员,尤其是魏宸官老师印象最深,他带领我们一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及部队试验员连续工作。从1960年1月6日开始,短短20多天共进行了坦克基本构造参数测定、重量、重心测定、传动部分质量增加系数测定、整车动力特性试验等。随后车辆、器材和人员奔赴东北,进行野外试验。1960年2月6日到达哈尔滨(北纬45°45′,试验期间最低气温达零下22摄氏度),3月10日结束。1960年3月28日至6月20日在南京(北纬31°57′),选择了南京附近的汤山丘陵起伏地、水网稻田地和土质公路为主要行驶试验点。在南京期间,苏联专家系统地为我们做了坦克试验学的讲课。1960年6月25日至8月4日在广州(北纬23°00′),驻地在罗浮山驻军坦克团,公路行驶试验选择广汕公路长宁-增城段。广州地区试验结束时三辆坦克行驶里程均已接近6000千米。1960年8月10日至1960年12月初,坦克在北京中修、分解鉴定和继续行驶试验。此时1号坦克行驶6108.7千米/443.43摩托小时;2号坦克行驶6118.3千米/457.22摩托小时;3号坦克行驶6823.1千米/438.42摩托小时。1960年12月5日转赴包头(北纬40°34′;海拔1044.2米),进行车辆补充试验和检修,至1961年1月18日完成。1961年2月起在北京(北纬39°57′)房山地区,继续行驶至计划任务里程9000千米;与此同时开始资料整理和编写试验总结工作。编写总结工作历时4个月有余,工作在6572部队北京香山驻地进行。1961年6月12日全部工作结束,历时一年六个月零二天。
主要收获
这次试验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科学、明确的试验结论:59式坦克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结论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的,今天来看,历史也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坦克是一种要大量生产、大量装备部队的武器,决定生产之后,国家就要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通过试验,各等级的驾驶员、炮手和坦克连、排长对59式坦克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好用,耐用”是一致的结论。通过试验,对车辆设计上的弱点和不足,正式提出了意见,避免在大批量生产中再度出现。如双层加温水管开焊;履带板裂纹;负重轮胶圈脱落等工艺问题。在南方使用时发动机冷却系统过热;水稻田行驶困难;车内乘员工作环境须改善等设计上的缺陷。有些设计问题,当时苏联专家认为不是问题,如操纵困难、转向和换档操作力太大等,虽然没能及时得到解决,但日后证明提的完全正确合理,并且随后的苏T-55坦克、我国的69式坦克都做了改进。
此次大型试验培养出一大批懂使用,又能组织科研试验的人才,我国坦克科研试验队伍,从此开始有了长足的成长。现场试验结束后,抽调参试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试验总结编写组,撰写了试验报告。此报告共六卷(分册),分别为:总论,包括试验目的、对象、条件;试验内容、范围;试验总结论等。底盘部分,含车体、传动、行动、操纵等机件的使用适用性,油料使用列入本册。动力部分,包括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使用适用性。武器部分,包括火炮、弹药、观察瞄准装置的使用适用性。电器与通讯,包括坦克电器、通信、自动灭火装置等的使用适用性。坦克人体工程,包括坦克内部微小气候测定,坦克内部有害气体测定,对乘员生理机能的影响等。
参试人员敢于担当
当时我们制造厂的三个人,总起来都是刚出学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初出茅庐又要代表制造方,对坦克虽说懂些,但很不熟悉。从包头来北京的火车上,考虑很多。那时包头到北京要19个小时,夜间显得特别长,可又睡不着,于是三人聊起天来。说起617厂奋斗7年才生产出来的国产坦克,整个试生产期间,克服了无数困难,哪件事都不容易。听说试制炮塔最难,第一批炮塔是派技术人员和工人在上海钢厂学习,请人家协助炼钢和浇铸的。随后回包头先过炼钢关,开始用包钢含磷高的生铁炼钢过材料关,反复试验也达不到指标,改用优质生铁才炼成合格装甲钢。接着再闯浇铸关,包括克服制木模、型芯、造型等一个个难题。还要完成热处理、机械加工关,最后检验合格才算完成炮塔试制。像这样的大部件,在坦克上有几十种。试制过程既要验证工艺规程的正确性,又要调试设备,整个坦克试制出来有多难可想而知。我们现在要来试验、鉴定它,应该高度认真负责,慎之又慎啊!我们将认真为改进产品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虚心向大家学习,提高自我知识水平,完成了各自担当的任务。
难忘的岁月
一项以野外试验为主的大型科研项目,能以一套班子,坚持近两年之久,善始善终完成全部任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是少见的。我们装甲坦克行业,在国家建设排序上,不如核工业、火箭和航空项目。在东北地区试验正值严寒季节,由驻地到试验场地,人员是乘大卡车,简单地在后箱加一布蓬,哪能抵挡住刺骨的寒风!一次长途行军试验,坦克要完成250千米连续行驶,人员卡车也要随行。那时的试验组长车颉教员虽还年轻,但经长达上百千米长途行军后停车休息时,从卡车后车箱跳下时摔在地面,勉强爬起来稍微休息一会又继续工作。几十年后到老的时候,才知道当年摔出了隐患,留下了毛病。最近一位老朋友告诉我,老车晚年已经坐轮椅了!我听了不禁想起几十年前,那次摔跤的情景,说无关,也有关啊!对比现在,野外试验依然要做,但是,试验方法已经改变,不仅可以远程遥测,而且,即使试验人员随行,也早已不再坐大卡车了。人员随行,配备带有先进测试仪器、空调装置和通信设备的专用车辆。回忆那时整个试验过程,一个地区完成任务紧接往下一个地区转移,没有什么休整时间,更没有休闲活动。只是在全部总结工作结束后的一天,大概是1961年6月某日,试验总结编写组全体逛了一次天安门,在前门大北照相馆留下了一张合影。想起大家在年轻时代一起生活工作的一段时期,记忆犹新。那时风华正茂,年龄最大的也不过30岁,而今都是耄耋老人了!
试验中难忘的二三事
在南京地区试验期间,我们住在江苏新塘地区,那里村落密集。一天,试验科目是200千米连续行驶试验,三辆坦克都要参加,行驶中虽然尽量拉开了车距,但是,前车过后还是扬起很大的灰尘。行驶了一半路程后,驾驶员可能也有点疲劳,经过一个较大的居民点时,老百姓听见坦克的“隆隆”声早早站在路边等待观看。我们试验队的警哨,只能重点维持百姓的安全,没想到突然村里的鸡群跑了出来,这时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快速把鸡群哄走。等三辆坦克呼啸过去后发现路上留下了一支被轧的死鸡。若是工厂主持试车,也许就忽视了这种事件,可是,我们是部队试验,纪律特别严明。随后指导员找到鸡的主人,不仅道歉还赔偿了钱。后来我们都说赔的也太多了吧!那时我们的伙食费是每月11元,而那次却赔了10元钱。指导员说,考虑到人家鸡如果活着还要下几年蛋,算起来一次给十元是合理的。至今我们都还记得这件事。军爱民、民拥军的事贯穿了整个试验过程。
试验的安全保障条件很差,或者说几乎没有。一次水稻田试验,试验人员不了解稻田里有虫子扰人,光脚站在水田里,被蚂蟥咬住的人有好几个。蚂蟥牢牢吸在小腿上不动,不停地吸人血,可怕得很。后来学会虫子吸附后马上拍打附近的肌肉它就跑掉了。有一次我不小心被稻田里的杂物刮伤,不知怎样临时处理,不断流血,幸好没有感染。傅福禄等驾驶员,试验过程被摔伤、砸伤、碰伤的更不在少数。后来大家主动学习急救知识。其实在我们坦克上就配有急救包,里面包括止血药、消炎药、临时包扎用的各种器材,应有尽有。
试验期间,我们试验队建立起自己的小气象站。在驻地支起测量大气温度、湿度、风向等的仪器,逐日认真记录和分析,并与当地气象站联系沟通预测天气,使制定试验计划更科学合理。后来在试验报告附录里,增加了各试验地区的地理和气象统计数据,现在看来用处很大。如有关地区的经纬度、最高/最低/平均气温、湿度、风力等都是可参考的。现在看来,评价一次试验好坏,不是自我说好就好,而是看多少年后,试验结论的正确性,看写出的报告有没有人翻阅和参考。试验总结会上,我们不少参试人员受到表扬,车颉和我被批准荣立解放军三等功,傅福禄多次受到表扬奖励。这次试验是我们走向社会、第一次参加大型科研试验项目,为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试验,我和傅福禄同志互相结识了,一个是工厂技术员,一个是研究所驾驶员,在发展中国新型坦克的事业中,成了亲密战友。在随后年代曾协同编写有关坦克使用的文章和技术标准。几位装甲试验高手,如驾驶技师丁洪飞、王文成、第二坦克学校贺教员,我们在多个场合又相遇了。从此,新坦克研制试验中,我们成为终生与坦克行业打交道的老战友。在回忆当年试验时,一直和我们一起搞试验的傅福禄动情地说;“入伍前,我在小人书里看到的是外国坦克,在电影里看到的是外国坦克,入伍后学习的是外国坦克,驾驶的也是外国坦克,我多想能早日驾驶上我们的国产坦克呀!现在真是天随人愿,我很快就可以驾驶我们的国产坦克了,心中又高兴又紧张,紧张的是我现在还没有接触过国产坦克,还不了解它的结构和性能。我有幸认识了617厂的冯天恩、张亚林及王春和同志,并与他们一起完成了整个试验工作。
我对工厂亲自参加生产制造国产坦克的同志非常敬重,觉得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大功臣,我经常缠着他们问这问那,他们都非常耐心,对我进行了很好的国产坦克知识的启蒙教育。几十年后,当我承担了兵器工业系统试验场驾驶人员和试验人员的考核大纲、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的编写任务时,在评审我编写的大纲和教材时,冯天恩主任又给予我很多真诚热切的指导与帮助,他是我真正的良师益友。别杰民主任是我的老战友、老兄长,几十年来都非常关心我,不论在如何做人和如何搞好业务方面,我们经常相互学习鼓励。在59式坦克大型试验的后期,我们又共同在617厂的后山对59式坦克进行了破坏性的实弹射击和地雷攻击试验,我们按照严格、严肃、严密、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完成了领导赋予的任务,请他一起来审阅、修改关于这次试验的稿子,真是太好、太让人放心了。”
1959年冬,坦克研究所在香山临时驻地确定了参加59式坦克试验的人员。因为这是研究所筹建以来承担的第一次大型试验任务,所以参加的人数较多,足有30多人,占了当时我所在香山人数的一半以上。装甲兵司令部和研究所对这次试验都非常重视,陈捷夫副所长向参加试验的人员作了出发前的动员。听了陈副所长的动员后,我们了解到:根据装甲兵司令部和技术部的指示,国产59式中型坦克的使用试验,要在规定的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考核其战术技术性能,及其在我国南、北方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适应性,考核其制造质量及了解它的使用特性,探索它的保养规范和使用周期,比较国产油料与苏联油料在该车上的使用性能。另外,还有一个测试研究课题,就是测试和研究坦克卫生学方面的有关内容。陈副所长还说:这次试车是一次大型的试验任务,被试车辆多、行驶里程长,要在我国从南到北各大主要城市进行试验,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国幅员辽阔,这次分别要在祖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亚热带等地区进行试验,以考核59式坦克在我国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这次既是考核国产坦克的战术技术性能,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参试人员的考验,我们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以战斗姿态,严格地按照试验要求,安全圆满地完成试验任务。这次试验的另一个特点是,参加试验的单位多,除我研究所外,还有装甲兵领导机关、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总后油料部、第二坦克学校、617厂、616厂、710厂、60研究所、70研究所等单位。我们作为主办单位要顾全大局,搞好与兄弟单位的团结,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好这次大型试验任务。试车组的工作主要由试验场场长强勇和刘益孟等同志负责。苏联试验专家、科学技术副博土A·赫尔松斯基,也将在试验过程中给大家讲课,指导这次试验工作,我们要好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试验概况
为全面验证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试验内容分为底盘的传、行、操部分,炮塔与武器及其观瞄控制系统,电器通信及其电源、耗电装置和电台与车内通话器的性能,使用维修及其使用的方便性、可靠性和中修、大修寿命期的考核,对坦克卫生学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试验测试,对国产和苏联油料进行对比试验测试等六大项。每大项根据要求又有若干个科目,总的试验科目达百项之多。其中包含了坦克设计定型试验的全部试验内容、中修和大修期寿命试验内容及各典型地区适应性的试验项目。59式被试坦克三辆,车体号分别为:P11B59033、P11B59034和P11B59035,试验中被称为1号、2号、3号车。
1960年1月10日正式开始试验,至1961年3月6日结束,历时一年零两个月,先后在北京、哈尔滨、南京、广州、包头五个地区进行了9000千米的行驶试验,完成了多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试验和中修、大修及分解鉴定工作。此后,还从被试的三辆坦克中,抽出了一辆在包头617厂的后山进行了专门的破坏性抗震试验。
在北京地区的试验坦克于1960年1月6日由包头617厂起运,10日晚抵达长辛店火车站。在北京地区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1月10日~1月27日。首先去北京工业学院进行了台架试验,完成了坦克基本尺寸参数测定、重量重心测定、传动部分质量增加系数测定、整车动力特性测定等,北工魏宸官老师带领4名毕业生直接参与指导了试验工作。根据动力因数计算,59式坦克在平直的公路上,应能达到5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实际上在哈尔滨的砂石公路上已经达到了这一速度要求。第二个阶段是在哈尔滨、南京、广州地区试验之后,于1960年8月16日~11月3日,又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试验。首先对三辆被试坦克在618厂进行了中修和部分部件的分解鉴定,发动机和电台分别送往大同的616厂和武汉的710厂进行分解鉴定,坦克复装之后,由618厂进驻槐树岭,继续完成在北京地区规定的行驶试验任务。
在哈尔滨地区的试验1960年2月10日至3月3日,在哈尔滨进行了寒区适应性试验,我们驻在香坊附近的北兵营内。公路试验主要在哈尔滨至阿城的公路和哈尔滨至宾县的砂石公路上,路面较为平直,时有薄薄的积雪,最大速度可达50.6千米/小时。在废旧机场进行了加速性、最大速度、制动性能试验,其最大速度为50.4千米/小时。测定坦克加速性使用的是德国制“第五轮仪”和德制“惯性加速仪”,在该场地上坦克使用五档时,“第五轮仪”就开始剧烈跳动而影响测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冻结的乡村土路进行了平均速度测试,因为59式坦克装有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土路上行驶,比T-34坦克方便得多,测得此路面上驾驶技师的平均行驶速度为24.1千米/小时,三级驾驶员为13.4千米/小时。爬坡试验在黄山嘴子进行,因山阴坡面有积雪,履带时有打滑现象,试验数据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由于59式坦克装有油水加温器,它在寒区的加温、保温和起动性能,比T-34坦克优越得多,明显地缩短了战斗准备时间。
在南京地区的试验1960年3月20日~6月5日,在南京地区进行了梅雨季节的适应性试验,公路行驶试验主要在句容县等地进行。南京的公路较为曲折,大大小小的桥梁较多,再也跑不出哈尔滨的公路速度了。有时在公路上跑跑停停,这是为了准确测试无线电台的通话距离。南京地区的试验特色主要是水网稻田和泥泞地。江南水网稻田地区的河流纵横交错,沟渠密如蛛网,给中型和主战坦克在该地区的作战应用带来一定影响。为了摸清情况,取得真实的试验资料,我们在南京和广州地区都专门花钱租用了生产队的稻田地,测试出了很多宝贵的试验数据。在南京句容县的柳桥,进行了水稻田地滚动阻力系数、转向阻力系数、转向性能、起步可能性、平均运动速度和发动机油耗及热状况的试验测定;在南京新塘第三坦克教导团附近的梯田中,还进行了通过田埂的性能试验。
广州地区的水稻田试验,是在广东省博罗县长宁乡境内进行的,在该地也分别进行了未耕无水和已耕有水两种条件下的试验。经实际试验测试,未耕无水稻田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221~0.335,已耕有水稻田的滚动阻力系数为0.132~0.235(未耕无水稻田地内的滚动阻力系数偏大,是因为土壤粘稠,履带排泥困难所致)。坦克只能用一、二档交替行驶,而用二档连续行驶时因发动机的负荷过重,20分钟后油、水温度就上升为100摄氏度,需要进行停车降温或改为用一档行驶。坦克使用操纵杆可以用一档或二档起步,在水稻田内的平均行驶速度为9~10千米/小时。经过在水稻田地区试验后计算得知,59式坦克在水稻田地的百千米油耗相当于700升,最大行程减少为117千米。59式坦克在水稻田中的转向能力,经实际试验测试,其转向阻力系数为0.347~0.593,转向阻力不仅随转向角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外侧履带随着转向时间的增长其打滑(空转)也明显加剧,一直到不能继续转向,此时必须松回操纵杆让坦克前进一小段距离后再继续转向。为达到原地转向的目的,必须分多次来完成,致使转向半径很大,将操纵杆拉到底用制动转向的方法。在未耕无水稻田地的转向半径为2倍履带中心距,在已耕有水稻田地为4.9倍履带中心距。59式坦克在水稻田的附着系数比其它路面低得多,未耕无水稻田的附着系数为0.467~0.686,已耕有水稻田为0.331~0.537。由于地面阻力系数很大,这样就给坦克在水稻田地中的互相拖救带来了很大困难,同型坦克相互牵引,前面坦克履带打滑严重。在南京新塘第三坦克教导团附近的梯田中,还进行了通过田埂的性能试验。田埂高度为0.59~1.2米,田埂之间的距离为10~20米,田中无水,土壤中的含水量为21.9%。在梯田内由高处向低处行驶,近似于坦克通过断崖,均能顺利通过。由低处向高处行驶(即上田埂),近似于坦克通过崖壁,可以通过0.9米高的田埂,若用较高的速度(二档)大油门往上冲,则可以通过1.17米高的田埂。通过59式坦克在水网稻田地区的试验说明,该坦克在此地区的作战使用较为困难,好在我们的部队已陆续装备了适用于南方地区的水陆和轻型坦克,可在此地大显身手了。主战坦克在稻田地能测到如此多的试验数据,实属不易,因此才较为详细地记录整理出来,以供参考。通过在稻田地的试验测试,让我们看到了老一代军工战士可贵的敬业精神。
南京地区的春天,稻田地内的水还很凉,试验测试人员毫不犹豫,挽起裤腿、有的甚至脱去长裤只穿短裤,下到稻田地进行工作。坦克的牵引钢丝绳和测力计都非常沉重,他们在没膝的泥水中,反复地拉动连接钢丝绳和测力计。淤泥粘稠,行动不便,经常有人跌倒被牵引环和测力计扎伤,弄的满身满脸都是泥水,但是他们都轻伤不下火线,脚被稻草根刺破了,腿被讨厌的蚂蝗深深地钻进肉里,他们为坚持工作,都不能及时上岸进行处理。我一边在稻田地驾驶坦克、一边观察这动人的场面,非常感动和敬佩他们,这就是我们老兵工战士的身影和足迹,这就是光辉的榜样,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试验队伍中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在南京地区,除进行了水稻田地的试验之外,还选择雨天在第三坦克教导团的坦克教练场,进行了泥泞地的行驶试验。其平均行驶速度很低,仅为12~18千米/小时。其主要原因是:雨天关窗驾驶时,潜望镜上落雨和时有履带甩在镜面上的泥浆,影响驾驶员向外观察;开窗用防风罩驾驶,视界虽然稍大一些,但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驾驶员开窗露出头部驾驶时,因为淋雨和有泥水打在脸上,驾驶起来也十分困难。另外一个速度低的原因是,因泥泞地滚动阻力大而附着力小,致使发动机负荷过重和履带明显打滑与侧滑,驾驶中需要小心谨慎,也直接影响了行驶速度。
在广州地区的试验1960年7月2日~7月31日,在广州进行了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试验。试验时,环境温度最高为37.5摄氏度,最低为24摄氏度,平均为28.5摄氏度。公路试验主要在广汕公路的长宁至增城一段进行。路面起伏较大,且包括一段长约4千米、最大坡度达10度左右的盘山道,桥梁多而窄、承载能力小,大多都需坦克从桥旁的小河中涉水而过。起伏地的行驶大都在329团的坦克教练场及罗汉地射击演练场进行,地面起伏较大,尘土很多。当外界气温在33~37摄氏度时,坦克行驶一定时间后,经测量各主要机件表面的温度为:主离合器54~77摄氏度,齿轮传动箱66~92摄氏度,变速箱55~78摄氏度,发动机55~80摄氏度,制动带与制动鼓之间67~103摄氏度。这样高的表面温度给坦克行驶后的直接保养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广州地区试验时,都是在下午或晚上回场后,等到次日早晨再进行保养。
在亚热带地区试验,59式坦克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工作正常,没有因发动机过热而降低运动速度。如在200千米的连续行驶试验时,当时外界气温为37.5摄氏度,发动机水温一般为70~95摄氏度,油温一般为80~100摄氏度(进、出气口百叶窗开启状态),坦克的平均运动速度为22~28千米/小时。同时还测试了坦克传动装置和行动部分润滑油液的温度:变速箱的最高油温为101摄氏度,传动箱的最高油温为122摄氏度,侧减速器的最高油温为95摄氏度,负重轮的最高油温为45摄氏度。传动、行动部分机件工作正常。按照试验大纲的规定,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大坦克的行驶负荷,考核发动机的热状况,评价随车牵引设备的可用性,还必须对坦克进行数百千米的互相牵引试验。那时坦克上还没有配备刚性牵引装置,而随车牵引钢丝绳长度,仅相当于一个车体的长度,交叉地连接在前后两辆坦克的牵引钩上,使得前后两车的距离变得更小,有时因为车辆转弯或前后车不能行驶在相同轨迹方向上,使两车的距离更近。为防止撞车,被牵引坦克的驾驶员非常紧张,他必须根据前车的运动状态,随时准确地进行转向和制动后边的车辆,防止发生碰撞事故。夏季亚热带的广州地区,骄阳似火,大地滚烫,为了安全,后车驾驶员必须开窗驾驶,以便随时观察处理瞬时万变的情况。因牵引试验时前车负荷过重,发动机排烟管排出的灼热浓烟和履带不断扬起的尘土,时刻都在烘烤和冲击着后车驾驶员脸部,使他睁不开眼睛和呼吸困难,这种在风口浪尖上最为艰苦的作业,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最后终于圆满而顺利地完成了互相牵引的试验任务。
在广州地区还重点进行了坦克卫生学方面的测试研究,这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即从坦克卫生学的观点评价该型坦克在我国的适应性,为坦克乘员的工作条件、劳动强度、生活营养标准及今后的坦克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为此,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了多位专家教授和测试人员,携带很多测试仪器,上车坐在坦克乘员的位置上体验坦克兵的生活,在北京、哈尔滨、南京和广州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工作。在广州地区还多次对试车员的驾驶疲劳强度进行了专门的试验测试。测试分为开车前与开车后两个时段,以测试分析两个时段所测数据的不同,对试车员的劳动量做出分析与评价。其中包括生理机能影响的测试和水盐代谢变化的测定。生理机能影响的测试,是通过对开车前、后的血液、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能、本体感及平衡机能等项目的测试与分析获得的。对血液的测试与分析,是通过测定开车前、后白血球与红血球的数量变化获得的。测试发现,开车后试车员的红血球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每开坦克1~3小时增加3.6~6.6%,每开3~5小时,可增加6.2~13.9%,可见开车时间越长,体力消耗越大。
对中枢神经机能的测试,是通过安菲莫式试验和快速反映能力测试的。在开车前的阅读错误率一般为3.0,而开车4小时后,其阅读错误率则为4.5;开车前的快速反应错误率为1.7,而开车4小时后的反应错误率则为5.0。可见长时间地驾驶坦克对驾驶员中枢神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手的最大握力,在开车前为81.9千克,开车4小时后为73.8千克;腿的蹬力开车前为128.5千克,而开车4小时后则为121.5千克。可见长时间开车对驾驶员的体力消耗是很大的。平衡机能是通过测量试车员单腿站立的时间来评定的,开车前单腿站立的时间为56.8秒,而开车4小时后的站立时间为48.1秒,由此可见开车对驾驶员平衡机能的影响程度。水盐代谢变化的测定,主要测试其饮水量、出汗量和脉搏的增加率、食盐量和盐总平衡等。在广州地区试验时,其饮水量一般为741毫升/小时,而出汗量则高达901毫升/小时。开完坦克后,脚上的鞋子、袜子则全被汗水浸透。出汗量大于饮水量,会对试车员的身体带来危害。
驾驶疲劳强度试验,选在广州亚热带地区329团的坦克教练场进行,天气炎热,道路曲折,地面起伏,场地尘土较厚。闭窗驾驶时,如果不开排气风扇,驾驶室内的温度高达42摄氏度左右。在高温条件下工作,体热只能靠出汗蒸发散热,由于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出的热量,在体内产生了热积累,连续驾驶2~3个小时之后,直肠温度可达38.5摄氏度,比正常温度上升了2度左右。长时间这样工作对试车员是有害的,应当采取降温措施。驾驶疲劳强度试验时,试车员要坚持长时间地驾驶坦克,要求中间不要有任何停息,直到他筋疲力尽再也不能驾驶时为止。同时记录下大气温度、连续驾驶的时间、行驶的路面和里程、车内和驾驶室的温度等有关内容,并尽快将试车员送到就近的测试间内,进行全面测试。驾驶疲劳强度试验,在开车前、后,都要对试车员进行很多项目的测试,在开车前测试还比较容易,而开车后再进行检查测试却稍有困难。驾驶疲劳强度试验开车之后,试车员已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昏昏欲睡,步履维艰,带着满身的汗水和尘土,再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肌肉系统机能、本体感及平衡机能等项目的测试试验,就很吃力,特别是各种快速反应能力、阅读能力、单腿站立能力更为吃力,等进行心电图测试时,大多数试车员躺在床上就累得进入了梦乡,觉得比任何时候都睡得香甜。
我们东方人的性格大都较为内向安静,开车的风格也都较为沉稳,行驶中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不开无把握之车。苏联人性格较为粗放豪爽,比较喜欢开快车。因此,专家有时批评我们的个别驾驶员,没有发挥出坦克应有的速度性能。为了给中国人争气,每当专家亲临现场时,都让我们三辆坦克的所谓“高手”进行驾驶。当时,我们都以自己的基本功为基础,胆大心细,高质量地完成了试验驾驶任务,专家一看高速奔驰的坦克都顺利地完成了试验项目,就裂开嘴笑了,有时还高兴地伸出大拇指:“喝啦少,喝啦少”地夸奖我们几句。在包头地区的试验在包头地区的试验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去包头617厂接车,熟悉车辆情况,并进行各项原始数据的测试;第二个阶段,是在完成其它地区的试验之后,又回包头进行车辆检修和继续完成规定的试验里程,然后在617厂进行分解鉴定。在哈尔滨、南京、广州地区试验时,我们都住在当地驻军的营地之内,兄弟部队对我们这些“中央军委装甲兵试验国产坦克的人员”,都非常关心照顾,给我们的伙食贴补了很多粮食,我们都能吃饱肚子。现在离开了兄弟部队,我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为了“抗饿”、“顶时候”,在食堂里专门买那种难以消化的“钢丝面”充饥(由玉米、莜麦、土豆、谷糠和其他植物秸杆、薯秧等代食品轧制而成),但是因为没有油水、副食和蔬菜,仍然“不顶锇”。因为肚子里没有“存货”,透支太多,就餐之后,穿戴好冬季服装,踏着厚厚的积雪,徒步由招待所走到厂区的车间,就又饥肠辘辘了,然后再饿着肚子继续进行试验,结果数天之后,我们三辆坦克上的试车员因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多而吃不饱饭,先是明显消瘦,然后就开始浮肿起来,不干活浑身也出虚汗,内心慌乱而四肢无力。对我们来说,这是59式坦克试验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时间。但是,谁也没有因为浮肿叫苦而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家紧紧团结在试车队党组织的周围,心怀大目标,为我们新型坦克的发展、为部队早日装备上国产坦克,继续艰苦奋斗,各尽其责。我们互相鼓励,主动照顾体质较差的同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大家咬牙克服困难顶了过来,都坚持到最后,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试验任务。
完成9000千米试验之后,又对三台被试坦克中的P11B59035号坦克进行了破坏性的抗实弹射击与抗地雷轰击试验。即用相同型号的坦克,在规定距离上用不同的装药量对被试坦克的车首部位进行实弹射击,检测各种不同装药量和弹丸初速条件下对被试坦克的毁伤效果。另外,还用反坦克地雷和不同重量的炸药包对坦克行动部分进行了破坏性的试验。试验在包头617厂的后山进行,参加试验的有别杰民、王明申、暴金声、傅福禄、我所医院的邢医生和617厂的陈亮等同志。这次试验,还分别把狗、猴子、山羊和绵羊装在笼子内,放在坦克乘员座位上,充当坦克的车长、炮长、驾驶员和装填手。为了节约试验经费,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尽可能不完全毁坏被试坦克,而得到更多的试验测试数据。我们先用最小的装药量,每次都测试弹丸的初速和弹痕的尺寸,以便测定在不同装药量和相对应的弹丸初速条件下,对被试坦克的毁伤效果。每次射击前都严格选定坦克前部的瞄准点,并从最小的装药量开始进行试探性的射击,以防止首发击穿坦克,毁坏坦克内的主要部件,而影响以后的射击试验。以较小的装药量射击时,打在坦克前部的倾斜甲板上,都会形成不同的“跳弹”射击结果,弹丸一触及被试坦克则立刻形成跳弹,在坦克上留下深浅不同的“弹痕”,随着装药量的增加,则弹痕越来越深。再继续增加装药量,终于有一发穿甲弹达到了“恰到好处”的试验目的,虽然没有完全击穿坦克,但穿甲弹丸却正好卡在了驾驶员潜望镜右下方的倾斜甲板上。弹丸前端摧毁的装甲碎块,击毙了放在驾驶员座位上笼子内的老山羊和击坏了变速操纵器等零件,炮长和车长位置上的狗和猴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轻害。高温的装甲碎块引燃了炮塔底部测试仪器下的海绵垫,因为海绵垫上有发动机漏出的油液,所以越烧越旺,我们用完了灭火器才扑灭了车内的明火,但海绵垫仍冒着浓烟发出强烈刺鼻的气味,还有继续复燃的势头。贵重的测震仪器还在坦克内怎么办?紧要关头别杰民同志带领我和陈亮数次冲入坦克内抢救测试仪器,车内的浓烟和海棉燃烧的强烈气味,使我们睁不开眼睛和无法呼吸,我们憋足一口气,分别数次冲入车内,最后终于完好无损地抢救出了测试仪器,然后用铁丝钩钩出了海绵,消除了继续发生火灾的隐患。我们虽然都被烟熏火燎得鼻青脸肿,十分狼狈,但是抢救了仪器,消除了火灾隐患,我们的内心却感到无限欣慰。
试验结果
59式坦克大型试验,试验规模大,历时时间长,同志们都能严格按照试验大纲和陈捷夫副所长的动员要求,尽职尽责地进行工作。这次试验协作单位多,参加人员最多时高达六、七十人,同志们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三台被试坦克经过五个地区9000千米的严酷试验和破坏性试验,安全无事故地完成了规定的试验项目,全体参试人员经过南、北方酷暑严寒的战斗洗礼,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分担的试验测试任务,实在难能可贵,这是党的正确领导、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参试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试验证明,该型坦克适合我国“三北”广大地区使用,制造质量全面达到了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
装甲兵司令部给617厂的贺电中说:59式坦克的试制成功“在我国的坦克事业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它预示着我国装甲兵的装备要得到迅速改善,我们的国防力量将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由于它火力强,外形尺寸小,重量较轻,制造成本低,维护保养方便,使用可靠,成为了我装甲兵部队的主要装备车型,最多时装备数量高达5000辆以上,它还以军援方式出口到10多个友好国家,总数量超过2500辆,59式坦克早已走向世界。它几十年来发展出众多改进型号和衍生车型,是各种变型车最多的基本车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59式坦克家族系列。
在建国初期,59式坦克首先植根于我国的土壤上,具有奠基的历史意义,是我国服役时间最长、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由于它有极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此后的69式、79式、80式坦克上,都明显有59式坦克的影子。三代主战坦克才在结构与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使我国迈入坦克强国的行列。59式坦克虽然很多已经退出现役,但是59式坦克的试制成功,对于我国的坦克事业来说,仍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59式坦克,就没有六十年来我国坦克科研和生产的大发展。因为试制59式坦克,才使我国有了大型的坦克生产制造基地。六十年的征程,六十年的辉煌,59式坦克承载了几代兵工战士的梦想与希望,它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坦克,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坦克的历史。在1959年的国庆大典上,第一批崭新的59式坦克以整齐的队形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让国人群情振奋,让世界刮目相看。59式坦克大型试验已过去六十周年,让我们重温那激情的岁月,回首我院老一代兵工战士走过的足迹,向我们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