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国明确参会,24国领导人亲自到场,今年的金砖峰会不一般

零度有法谈 2024-10-19 03:44:27

2024年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峰会。33个国家明确表示参会,24位国家领导人亲自到场。这不仅仅是一次经济合作的盛会,更是一次世界权力格局逐步转变的象征。

是什么力量促使如此多国家不顾西方的阻挠纷纷赴会?金砖机制的未来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和政治?今年的金砖峰会究竟有什么不同?

金砖国家自成立以来,影响力一直在不断扩大。回望早期,金砖国家的全球经济总量占比仅为12%,而今天,这一数字已经攀升到30%。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飞速的经济增长尤其引人注目。金砖国家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贸易和科技领域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中国过去五年内发射了200多颗卫星,航天科技水平提升了40%。如今,金砖国家间的跨境电商交易额每年增长超过20%,数字经济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这些数据无不显示,金砖国家的影响力正在全球舞台上不断增强。

然而,今年的金砖峰会并不只是关于数字和经济成就。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地缘政治和全球权力格局的重塑。西方国家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阻止部分国家参加金砖峰会。他们通过外交施压,甚至在舆论上渲染金砖国家“军事联盟”的威胁,试图削弱其影响力。

英国《泰晤士报》就曾大肆炒作金砖国家扩员有“军事联盟倾向”,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为了澄清事实,俄罗斯外交部公开表态,金砖国家不是军事联盟,也永远不会是军事组织。金砖机制本质上是平等的国家间合作平台,旨在推动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追求军事一体化。

西方媒体的炒作显然是有其背后动机的,然而,这些言论在全球南方国家中并未引发共鸣。事实上,西方的施压不仅未能削弱金砖峰会,反而激发了更多国家的团结。这次峰会有33个国家确认参会,其中24位国家元首亲自到场,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对金砖机制的强烈支持。

西方的老套路——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对其他国家施压,这一次显得无力。西方过去曾依靠这一策略影响全球,阻止许多国家与中国或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但如今,这种影响力显然在全球南方国家中逐渐减弱。

那些曾经依赖西方经济体的国家,现在越来越多地选择站在金砖国家这一边,寻求更加平等的国际合作。这一变化意味着全球权力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国家正在逐渐失去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垄断。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砖机制不仅仅是一个合作平台,它更是摆脱西方控制、争取公平发展的机会。过去几十年,西方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手段,控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石油、矿产甚至粮食资源,都被西方企业垄断,导致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陷入贫困。

当地的人民只能看着自己的资源被运往西方,而自己却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这种不公平的全球化模式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不满。通过金砖机制,这些国家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摆脱西方资本的控制,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合作体系,让资源真正为本国人民造福。

值得一提的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不仅仅限于大国,一些小国在金砖峰会中也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过去,许多小国只能在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中充当附庸角色,几乎没有发言权。然而,金砖机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让这些小国可以在经济合作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通过与金砖国家的合作,这些国家终于看到了摆脱对西方依赖的可能性。普京的访问则为这次峰会增添了另一重意味。在金砖峰会召开前夕,俄罗斯新任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访问中国,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及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举行了会谈。

双方在会谈中重申了两国关系的历史高点,并承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军事和战略领域的合作。此举无疑表明,除了经济和贸易,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已经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中俄之间的深厚合作关系也成为了全球战略局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加强中俄合作对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金砖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崛起,并且他们通过集体行动,正在对抗西方霸权。

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中,单极化的时代正在逐渐远去。曾经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受到来自金砖国家的挑战,而这一趋势将继续深化。未来的国际格局,或许会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公平。今年的金砖峰会显然不止是一场经济合作的展示,它更是一场世界权力格局变迁的序幕。

全球南方国家通过这一机制,正在逐步摆脱西方的控制,寻求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发展道路。金砖机制作为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将继续为这些国家提供一个新的合作平台,让他们在全球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今年金砖峰会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