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华,1921年出生于江西余干县甘泉村一个书香门第世家,受彭友仁、彭友贤、彭友善三位叔父艺术先驱的家学影响,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书画天赋。在三叔彭友善提携引荐下,15岁就成了齐白石老先生的亲授弟子。
1949年8月,彭祖华入伍中南军政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其间,他曾被解放军总政治部保送到北京中国画院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又被专门选拔受教于当年苏联著名油画大家梅尔尼柯夫。这次油画班的学习,对于西方绘画中的素描、色彩、人物造型等方面知识的收获,使他终生受益。
彭祖华曾从师刘海粟、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蒋兆和、叶浅予、吴作人、吴宇光等大家,不断地吮吸着各位大家的艺术精华。
在画家前辈们的提携下,彭祖华考取了上海美专。由于战乱,他不得不放弃学习,离校返乡。绘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彭祖华回忆了当时的困惑,是恩师齐白石老先生的两幅漫画让他茅塞顿开:一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螃蟹图》,图中配诗“看你横行到几时?”那是齐白石老先生对日本鬼子侵略暴行的控诉;另一幅是《不倒翁》,图中配诗为“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表达了齐白石老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贪官污吏的无比痛恨和憎恶之情。这两幅画使年轻的彭祖华认识到一个画家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新中国成立后,他报考中南军政大学,毕业时因成绩优异留校从事专业美术创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事迹,不仅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了军政大学师生和画家们的创作高潮。在彭祖华的笔下,《午夜》,女护士为受伤战士打吊针的专注神情;《天外归来》,跳伞女冠军的勃勃英姿;《书记和社员》,书记给社员点烟的笑容;《缝缝补补又一年》,老工人简朴生活的细节等工农兵英雄群像,惟妙惟肖。由于创作成就优异,他不仅破例被推荐到苏联著名画家梅尔尼柯夫油画班学习,还被总政治部保送到北京中国画院研究生班深造。他在研究生班的毕业创作《田边》入选全国美展。
1978年,彭祖华转业到湖北轻工业学院后,创办了我国第二所工科院校中的文科艺术专业。在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彭祖华不仅认真地传道授业解惑,还身体力行坚持书画创作,以身示范。彭祖华到了晚年,诗、书、画、印齐头并进,渐入佳境。书,正草隶篆无所不精;画,山水花鸟无所不包;诗,情随画动,诗画同行;印,承袭恩师齐白石老人左手单刀倒刻绝技,一刀刻就,构思古朴新颖。
对于画,他又特别钟情于画鹰。他认为雄鹰气宇轩昂,雄健多姿,欲与天公试比高,总能带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彭祖华在他95岁高龄之际,为完成自己筹划已久的向共和国献礼的夙愿,他每天坚持五六个小时不落座不停笔,花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创作了一幅38米的《百鹰图》巨幅长卷,震惊了全国画坛。他从鹰的哺乳、抚育起笔画到幼鹰练翅、试飞、搏击,一直画到能捕获天敌振羽腾飞。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自信与喜悦。他所创作的雄鹰图,还被中国文联和国际艺术博览会评为特别等级作品。
彭祖华创作的诗词以及书画中的配诗200余首见诸报端。新加坡一位深爱中华文化的企业家谢世亮独具慧眼,专门为彭祖华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型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展览。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特邀彭祖华赴德国举办个人书画展。2012年,他又在中、日、韩三国联合举办的名家书画展中荣获最高荣誉奖。
最近,人民美术出版社将推出彭祖华的“大红袍”,将在2021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白雉山是这样评价彭祖华的书画作品的:今天静观彭祖华教授之书画,有八大山人的丰厚精炼,吴昌硕的博大精深,齐白石的老辣大气,潘天寿的构图精微,还有现代西方构成形式和无羁纵横的独创精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再者,他的那幅《山鬼》画中卧虎的画法与著名的老虎画家彭友善的虎画法如出一辙!由此观之,不少美术评论家说彭祖华就是在中国近现代书画大家们的蜜糖罐里泡大的,并非虚言。
彭祖华几十年走过的,是一条笔墨探索的艰辛之路,是艺术思考的豪放之路!(作者 海洋 紫荆新闻网编辑 刘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