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2年的今天光效主机的俨然成为DIY主机主流市场的中坚,传统机箱无论在外观还是设计上都已经落后了?不可否定的是玻璃侧透的光效发展到今天确实给大家视觉上的冲击带来更多惊喜,但是看多了光效游戏主机,回归到初心,在日常工作上我还是坚持选择传统化的机箱。因为无论是箱体内部构造,还是扩展都是无可挑剔的,兼容性、实用性才是工作机器的首选,所以静音机箱算是当下DIY市场里的一股清流。
过滤纷扰的灯效处理,回归让自己最舒服的噪音比少的工作环境才是这次装机所要提到的重点,好了切换频道进入这次的主题---装机:
主搭板U:酷睿i5 8600K搭配华硕ROG Z370-E
散热器也是采用猫头鹰NH-U12S CPU散热器(无光主机嘛,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风冷)
内存: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2*8 16G
不花俏不做作的,金属质感满满公版RTX 2070显卡参上:
双固态加持:三星860 PRO搭配HyperX Fury 雷电 :
配件是陪衬,这次的主角---安钛克P101 S静音。纯黑色的传统ATX箱体:
厚实的前置可侧开前置面板,磨砂漆质感还是有的,虽然没有玻璃面板那么细腻,朴实无华才是它的重点。
后置也是属于中规中矩的安装布局,后置最大可安装14CM散热/冷排:
前置面板可开关闭合,并带有卡扣式固定的防尘滤网,拆装还是很方便的。
箱体内部主板舱位采用的是白色拼色,采用实用性更强的ATX 中塔分仓布局,下置电源舱,右侧是8个HDD硬盘舱位,保留了传统的光驱安装位。箱体最大兼容E-ATX主板安装,适合各种用户群体的使用。
后置背线舱,各个走线的孔位和绑线布置格局还算是很清晰的,说到背线打理还需下一番功夫的,这里不就多叙述了。
机箱一共预设标配了4把静音散热风扇,并可以通过上置I/O扩展位的风速调控键位来调控大小。前置可以最大可安装360冷排/散热风扇的散热规格布局:
前置安装舱,增设了4组一共8个HDD硬盘笼,对于多硬盘的用户组合和搭配raid磁盘阵列节省了因机箱想退硬盘安装位不足的需要去购买外置硬盘阵列的资金了。毕竟外置硬盘阵列盒价格也不低。
硬盘上置也预留了光驱安装位,这也是传统机箱的标配,对于在工作上需要使用光驱的用户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为现在很多主流的中塔为了节省空间利用,把光驱位取消了。
整体配件唠叨完了,来看下整机的装机:前置安装完成:这次给整机供电的电源也不能含糊,安钛克HCG 650W全模组金牌电源加持下,模组线材更方便走线与安装:
整机不强调奢华,只注重实用和清爽简约的布局:部件与部件之间井然有序,线材的布置由于采用背线,布置也非常的简单。
好了讲完装机,最后再来看下静音效果,箱体测前置和左右两侧面板都采用了“噪音隔绝”的采用的应该是应用在高速公路上的高分子树脂来制作的吸音棉,这样形容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点。而且大面积的分布,可以有效的阻隔箱体因为部件和风扇共振所产生的噪音。
好了讲完装机,最后再来看下静音效果,箱体测前置和左右两侧面板都采用了“噪音隔绝”的采用的应该是应用在高速公路上的高分子树脂来制作的吸音棉,这样形容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点。而且大面积的分布,可以有效的阻隔箱体因为部件和风扇共振所产生的噪音。
待机状态下,不闭合侧板,噪音分别是42.8分贝和45.5分贝:
闭合后左侧板,噪音比下降到37.8分贝和前置面板的38分贝。
部件高速满载负荷下,来看下,这时候机箱包括CPU散热风扇,显卡风扇,还有机箱风扇全部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共振噪音还是比较可观的:
测试出来的结果还是很清晰的分贝值在40.7-50分贝之间来回跳动,这个分贝值表现力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机箱整体安装风扇较少的缘故。
篇尾:
在当今透明化、RGB化的浪潮下,安钛克P101 S能够继续为黑洞静音系列推出新的产品确实是市场上的一股清流。这款机箱用料优秀在五金结构上表现不俗,大箱体的兼容超大空间也让人得心应手,其多拓展能力也比较可观,在静音这个本职项目中安钛克101S也展现了其相对于传统机箱的碾压性优势,给喜欢安静工作的大家,还一个宁静致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