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蛟龙行动》的路演活动上,博纳 CEO 于冬坐不住啦,直接炮轰豆瓣上给电影打一星的是故意捣乱的“黑水”,还号召影迷们去豆瓣给影片讨个“公平说法”。主演于适也来凑热闹,借着电影里“我们只想要公平”这句台词,眼巴巴盼着影片能得到公正评价。
这事儿一出来,观众们的看法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好多观众觉得这电影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特效做得挺逼真,制作也看得出花了心思,剧情不拖沓,打斗场面更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直呼过瘾,觉得这电影值得买票进影院,不应该被那些一星差评给埋没了。
可这边有人叫好,那边也有人吐槽。不少观众反映,这电影排片量少得可怜,好多人想看都没机会,跑了好几家影院,排片时间要么不合适,要么干脆就没有场次。这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准备去吃一顿大餐,结果餐厅告诉你没位子,想吃得等下辈子,你说气人不?
先来琢磨琢磨于冬这说法,一口咬定打一星的都是“黑水”,这帽子扣得是不是有点太随意啦?难道所有打一星的观众都是吃饱了撑的,专门跑来恶意抹黑?说不定人家是真觉得电影哪儿不对劲呢。要是一看到差评就说是有阴谋,那以后谁还敢说实话呀?这就像小孩考试没考好,不想着找找自己哪儿没学好,反而怪别人出题太难或者有人使坏,这能进步吗?
再说说排片量这事儿,排片少,观众看不着,这电影就算拍得再好,不也白搭嘛。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猫腻?是影院不看好电影质量,所以不愿意给排片?还是背后有什么利益博弈,把这部电影给边缘化了?毕竟电影市场水可深着呢,各种明争暗斗,说不定有些势力在背后操纵排片,打压竞争对手。这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可怜的电影和观众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还有那些被号召去豆瓣打分的影迷们,可得擦亮眼睛啦。打分这事儿,得凭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别人说啥就是啥。要是大家都一股脑地去刷好评,那豆瓣评分不就成了个笑话?以后谁还能相信这个评分系统?这就好比一群人明明知道皇帝没穿衣服,还硬要说衣服漂亮极了,那这世界得多荒唐。
再往深了想,电影行业现在这风气可有点歪。动不动就拿水军、黑水来说事儿,好像只要有差评就是有人搞破坏。不去好好反思电影本身的问题,净整这些没用的。电影质量才是硬道理,要是电影拍得稀烂,就算把评分刷到天上去,观众看了一次还会有第二次吗?
而且排片机制也该好好整治整治了,不能让那些有潜力的好电影因为排片问题被埋没,也不能让一些质量平平的电影靠着不合理的排片赚得盆满钵满。这对认真做电影的人和广大观众都不公平。
希望电影行业能少点这些弯弯绕绕,多把心思放在电影质量上。导演们用心拍出好作品,发行方和影院合理安排排片,观众们也能看到真正值得看的电影。大家都真诚一点,别再玩那些虚头巴脑的把戏,不然这电影市场迟早得乱套,到时候大家都没得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