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在猫耳洞烂裆羞于看病,女军医王晓华:我是你大姐,怕什么

盛小弘 2023-04-01 14:46:19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后我可能再次负伤。但负伤我也不怕了,医院里有我一个好姐姐!”

1985年,老山前线的一家战地医院里,一个小战士这样写着家书。事实上,他的姐姐并没有来前线。

那么,这个姐姐又是谁?小战士为什么要叫她“姐姐”呢?

穿梭第一线,不惧难为情

15岁那年,王晓华入伍成为了一名医疗兵。

1982年,计划生育开始。她随着医疗部队深入边远山村,看到了许多村民同胞正深陷生育困境。

为了能够帮助他们,她积极宣扬、推进计划生育理念,大大缓解了当地村民的生育困境。由于成绩突出,在回来之后荣获了三等功。

后来,王晓华又加入到海边防的基层连队,主要负责保证医疗后勤。尤其是送药、送医等工作项目,总是第一时间前去。

1984年,老山战役爆发,王晓华向部队申请调往最前线,担任前线医生。

一开始领导并不同意,认为她有个4岁的儿子,万一有什么不测儿子又该怎么办。

可王晓华对此却十分坚持,决定狠心放下宝贝儿子张猛,将其从部队驻地山东送到辽宁的孩子姑姑家里照看。

后来她提到孩子眼中满含泪水:“哪个母亲不爱自家孩子哟,我爱孩子,但作为军人更爱祖国。”

1985年,王晓华与丈夫张生仁一同前往老山前线轮战,这才发现,环境比想象中还要糟糕,成群结队的老鼠来回穿梭,被褥永远都是潮湿的。

由于条件限制,很多人几个月都不曾洗澡,无论男兵女兵,都得适应这样的恶劣环境。

在刚来的前两天,王晓华所在部队将阵地走了个遍,了解了下基本情况,去做了检测水质等工作,最大条件给到士兵健康卫生的环境。

第三天战斗打响,伤员一个又一个地送进来。王晓华主要是负责胸部开放性损伤导致的血气胸的紧急处理。

在那种简陋的医疗环境下,王晓华心知,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快!”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抢救几率。

也正是如此,王晓华会在很多情况下,不给伤员打麻药就直接缝伤口,其疼痛可想而知。

一天,王晓华刚刚结束一场手术正准备休息,一个小战士就被送了进来。

她连忙过去搭把手,这才得知小战士的臀部被弹片击中,弹片很深,要取出来很困难。

当时小战士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把王晓华急坏了,连忙测血压大声呼叫他。

好一会儿,小战士才慢悠悠地醒过来,原来他三天三夜没睡,累到不行,在被送过来的途中睡着了。

看到如此疼痛的情况下,伤员还能睡得这么快,王晓华一阵感慨,并将手中的动作尽量放轻,好让伤员睡得平稳些。

自此之后,王晓华和女助手富影经常去前线进行巡诊,希望能够尽快治疗前线战士的伤痛。

老山战区几乎山山有战壕,有壕必有洞。因形状如同猫耳,被戏称为猫耳洞,是参战官兵躲避枪炮袭击的栖身之地,后来逐渐成为老山战区前沿阵地和哨位的代名词。

猫耳洞大多因地制宜,形态各异,有的还是利用天然山洞、石缝改造的。其共同特点是阴暗狭小、潮湿、闷热,躺着不够长,站着不够高。

这样的蜗居,一拔战士上去,至少要经历两三个月炼狱般的生活。每逢换防从阵地下来,战士个个蓬头垢面,下肢肌肉萎缩,几乎双腿都走不了路。

为了应对酷暑、潮湿和闷热,战士们穿着裤衩,甚至光着身子憋屈在猫耳洞里,与蚊虫和老鼠为邻,与紧张、焦虑和寂寞为伴。

到了雨季,脚长期浸泡在污水里,渴了有时只能喝雨水,湿疹、烂裆成为战士普遍的“标配”,痒得难挨,疼得咧嘴,走路需要罗圈儿着腿,痛苦异常。

当时战士们有些皮肤病会聚集在私处,非常不方便女医生诊治。

但王晓华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她去到“猫耳洞”巡诊,看到战士们原本欣喜的目光,变得有些难为情,便知道他们是伤在了何处。

一小战士年纪还小,用白床单将自己下身裹得严严实实,使劲坚决不让护士掀开,脸涨得通红。

王晓华只好亲自动手,一手拿开小战士的手,另一只手迅速将床单给掀开来,这才发现小战士的伤口在大腿根部。

小战士顿时脸更红了,把头转向了另一边。

给他检查完伤口后,王晓华露出笑容,像对着自己的亲弟弟一样说道:“年纪不大,脸可不小,有什么好害羞的?”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战士因为恶劣的环境烂了裆,都觉得难为情,纷纷表示只要药就行,不用医。

王晓华则表示:“我是你们的大姐姐啊,怕什么?不看病怎么治病呀?”

一心为战士,战士皆唤姐

在她亲切的言语下,小战士觉得分外亲和,来到前线打仗这么久,一直都憋着一股气,为自己的信念而活。

而“大姐姐”的存在,让前线战士们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渐渐地对王晓华敞开了心扉。自此之后,很多战士都亲切地呼唤她为“姐姐”“大姐姐”。

王晓华比大多数前线战士都要年长,看到这些年轻的孩子,她也总是想到自己刚入伍的那段青葱岁月。

是以,王晓华去前线巡诊的时候,战士们都特别高兴,和她亲切地攀谈,就像是与家人相处一般。

除了诊治,王晓华和其他女护士还会给猫耳洞守着的战士们洗衣服,就好像亲姐姐给弟弟洗衣服一样。

后方医院的战士们,在写给父母的家书时,直接就把王晓华当作了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开头的那一句话。

王晓华与前线战士之间的感情十分融洽,而这也引起了解放日报前线记者的注意。

当时王晓华是轮战部队步兵中唯一一个女外科医生。她的特殊身份,和她的亲和力,令当时摄影记者“车夫”想前去一探究竟。

车夫为王晓华的爽直勇敢所钦佩,和王晓华结为莫逆,并将她的事迹报道了出来,而这篇报道也成为王晓华和车夫友谊的见证。

虽然王晓华在前线,一心一意为战士,但每到午夜梦回之际,内心始终有一丝愧疚。

这愧疚感,皆来源于她的儿子张猛。

唯有一遗憾,未陪儿身侧

1986年2月11日,是王晓华儿子6岁的生日。以往每年过生日,王晓华都要给儿子买个很大的生日蛋糕。

而这时候,年幼的儿子就会拍着小手,高兴地跳着、笑着。而如今,因为战争的缘故,王晓华来到了前线,没办法为儿子买下6岁生日蛋糕。

王晓华在日记里写道:“此刻,儿子一定会问姥姥:‘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妈妈给我买啥样的蛋糕?’亲爱的儿子,你能原谅妈妈吗?”

半个月后,富影因出差回到了家乡,直到3月6日的时候才回来。一回到王晓华身边,她就告诉王晓华:“我去看你儿子了!”

王晓华又惊又喜,询问富影有关于儿子的近况。富影表示,儿子对王晓华近况也很是心急,相比见不到母亲,他更担心王晓华有事。

王晓华听了内心五味杂陈。她想起离开家乡前,儿子得知她要去前线,一直都对王晓华说:“妈妈,我不想你去,要是把你打死了,我就没妈妈了。”

但是儿子却又是那么的坚强,在临别之际,他既没有哭,也没有闹,挥着小手,对着王晓华说:“快点打完仗,快点来接我!”

这小小身躯,一直印在了王晓华的脑海中,她只有在睡梦中,才敢去回忆孩子。

因为王晓华知道,唯有全心全意地应对前线,保家卫国,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3月8日妇女节,下午3点在小礼堂召开了“三八”女子医疗队庆功座谈会。女同志们受到了首长的高度赞扬,并颁发了纪念品。

当时王晓华作为医院代表上台讲话,面对好几部录像机脸有些发红,但演讲起来依旧是有理有条。

同一年,王晓华荣获了二等功。1989年,老山轮战结束,王晓华也回到了家乡。

晚年很自在,惊闻旧友逝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晓华去上海同济医院担任外科主治医师,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几十年,直到2009年才正式退休。

这时候,当年那个懂事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王晓华晚年生活也非常悠闲自在,学着年轻人玩手机、刷朋友圈。

一天,王晓华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战友在询问车夫的下落。“车夫”,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和她相谈甚欢的人,因为战争结束后,各奔东西,那个年代通信也不发达,沟通也不方便。

“不知道这个阔别将近三十年的好友,如今怎样了呢?”

怀着这样的想法,王晓华前去问了那位战友:“你找到了车夫的联络方式了吗?”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战友回复王晓华:“车夫老师,已经在很多年前去世了……”

这句话,让王晓华十分震惊。“车夫”也只是大她八岁而已,却没想到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因病去世了。

感到一阵感慨之余,王晓华又回想起了当年那段岁月。大家在炮火中,不分你我,建立革命的友谊,亲如家人,只为了一个梦想。

不管事情过去多久,这样的情怀将永远地留在她心中。

而王晓华所浓缩的,其实是战场上无数个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温暖大家、积极乐观的战士缩影。

从王晓华身上,我们看到了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年轻人的时代烙印,也正是这样充满朝气的人,才建设了如今这么好的中国!

0 阅读:1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