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南忆栈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自唐高祖李渊起兵推翻隋朝,建立唐朝以来,唐朝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兴衰更替。
在这三百多年间,唐朝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军事上展现出强大的国力。
唐朝的军事实力,不仅表现在对内的统一和巩固,也表现在对外的扩张和征服,面对四周虎视眈眈的异族政权,唐朝采取了积极的军事行动,先后出兵征讨了突厥、高句丽、吐蕃、南诏等政权,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同时,唐朝也在这些军事行动中,扩大了自己的疆域,增强了自己的国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先后与多个外族政权发生了战争。
那么,唐朝个各个帝王都在哪些战争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呢?为何唐朝的对外战争,铸就了盛世,也终结了盛世呢?
唐太宗平定东突厥之战唐朝建立之初,北方的突厥汗国正处于强盛时期,唐高祖李渊曾与突厥结盟,共同推翻隋朝,但在唐朝建立后,突厥却屡次侵犯唐朝边境,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决心彻底解决突厥问题,贞观四年,唐太宗亲自率军10万,出击突厥。这次出兵,唐太宗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先后收复了突厥的附属部落薛延陀、契丹等,削弱了突厥的实力。
贞观五年,唐军与突厥主力在今内蒙古一带的桥山(今呼和浩特市西)展开决战,唐军以步兵为主,突厥则以骑兵为主。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都很大,关键时刻,唐太宗亲自率领骑兵予以突击,终于击溃了突厥军队,突厥颉利可汗逃往漠北,被其属下杀死。
此战彻底击垮了东突厥汗国,使其降为唐朝的附属国,唐朝北方的边疆安全得到了保障,唐朝的疆域也大大扩展。这为唐朝日后的对外扩张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征伐高句丽之战高句丽是当时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强国,唐太宗为了维护东北边疆的安全,决心征服高句丽。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亲自率军13万,从辽东半岛进攻高句丽,由于高句丽据险而守,加上粮草不济,唐军久攻不下,最终被迫撤兵。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再次亲征高句丽,这次唐军从辽东和山东半岛同时进攻,企图夹击高句丽,但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加上唐军远征疲惫,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虽然两次征伐高句丽均未取得成功,但唐太宗并没有放弃对高句丽的征服计划,此后,唐朝与新罗结成同盟,共同对付高句丽和百济。
显庆二年,唐朝联合新罗攻打百济,最终灭亡了百济,此后,唐朝与新罗在朝鲜半岛形成了对峙局面。
唐玄宗讨伐吐蕃之战吐蕃是唐朝西南边疆的一个强大政权,与唐朝争夺西域都护府的控制权,开元年间,吐蕃屡次入侵唐朝西南边疆,唐玄宗为了维护西南边疆的安全,决定讨伐吐蕃。
开元十六年,,唐玄宗命大将郭子仪率军讨伐吐蕃。郭子仪率军从四川进入吐蕃腹地,在今青海、甘肃一带与吐蕃军队展开激战,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唐军最终击败了吐蕃,迫使吐蕃臣服。
但此后,吐蕃并没有完全臣服于唐朝,天宝年间,吐蕃又多次入侵唐朝,双方战争不断,直到唐朝中后期,吐蕃才逐渐衰落。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怛罗斯之战怛罗斯之战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一次重要战役。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迅速扩张,先后占领了中亚的碎叶(即中亚地区,唐玄宗为了维护西域都护府的安全,派遣大军援助碎叶。
天宝十四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南部的塔拉兹)展开决战。这次战役异常惨烈,双方伤亡都很大。
最终,唐军战败,高仙芝战死沙场,怛罗斯之战是唐朝对外用兵的一次重大失败,也标志着唐朝在中亚的势力开始衰落,此后,阿拉伯帝国逐渐控制了中亚地区。
唐朝讨伐南诏之战南诏是唐朝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中心在今云南大理一带,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时好时坏,时而臣服,时而反叛。
永徽二年,南诏入侵唐朝,攻陷姚州(今四川叙永),唐高宗派遣将军王君㚟率军讨伐南诏,最终击败南诏,迫使其臣服。
开元二十六年,南诏国主皮逻阁反叛,攻陷泸州(今四川泸州),唐玄宗派遣将军李嗣业率军讨伐,最终平定了叛乱。
此后,南诏与唐朝的关系有所缓和,但到了唐朝晚期,南诏又多次反叛,唐朝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稳定,不得不多次出兵讨伐。
诸多战争,虽然唐朝几乎无败绩,也掠取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在如此紧密的战争数量下,唐朝的国力也可是由盛转衰,经济不堪重负,逐步走向低谷。
总的来说,唐朝对外发动的战争,既有维护边疆安全、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性战争,也有扩张疆域、征服周边政权的进攻性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巩固了唐朝的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流和文化交融,但同时,这些战争也消耗了唐朝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