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苏轼5首禅意诗词,揭密旷达人生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2-27 11:38:40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颠沛流离。被朝廷一贬再贬,还贬再贬,被贬了几次。他最终写下: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一生在宦海中沉浮的他,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历尽沉浮的苏东坡,为何如此旷达呢?

首先北宋动荡不安的时局使他尽受折磨,但也正是这些磨难,成就了他的“旷达”,成就了世人眼中的东坡居士。

紧接着政局的动荡使得北宋时期的思想运动较为活跃,儒家、法家、道家、佛家先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最后,面对自己几度沉浮,他在佛老释禅之学中得到安慰与解脱。他潜心研究禅意佛法等思想来排解苦闷、解脱自己。

今天与君分享苏轼5首有关禅意的古诗词,从而了解他胸襟宽广和乐观豁达的态度。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苏轼《琴诗》

很直白的诗句,如果琴声来自于琴,那么放在琴匣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如果琴声发自手指,那么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听琴声 ?

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熟练。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还有更深层次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

在佛经所说的妙音与妙指的关系,主要是阐释了有_无相生之理。妙音为无,妙指为有。无待有生,有本于无。有无之间相互错合一起。

如此看来,王维的《鹿柴》也就有这层意思了。空不见人,静中有声响,返景入深林,动中有静,阳光照在青苔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公元1061年冬,弟弟子由送苏轼至郑州,分别回京,作诗写给哥哥苏轼,这诗苏轼给弟弟的回信。

弟弟的原诗伤感的,因为他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由于考中进士,未到任),嘉祐元年和兄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他觉得,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分,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分,为何又无法驻足多一些时间呢?这就是苏辙诗中的感慨。

苏轼收到此诗后,回应弟弟,开解他:人啊,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虽然 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

就拿崤山道上,骑着蹇驴,在艰难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的经历来说,岂不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财富?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

苏轼在这首诗前四句,化用了"传灯录天衣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苟能如此,方解异类中行。"

人这一生,坎坷艰危,漂泊无定,难有安定之时,这就是人的普通命运。但是,我们不应该悲观的认为这切最终了无痕迹就放任自己的人生不管。应该拼博还得拼博,至少鸿雁曾经也来过。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杨梅尚带酸。

——宋·苏轼《赠惠山僧惠衷诗》

这首诗写僧人惠衷的修行生活。僧人云游四方,走遍天涯海角依然是意犹未尽。他四处传教,普渡众生,以四海为家,漂泊不定。

原来,诗人已从清静闲适的生活之中体悟到禅的妙趣。倚枕看花,闭门对竹。大自然优美、静谧的环境对于僧入有一定的移情作用,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参佛坐禅;另外,花开花落、竹木生长的自然现象又让僧人感悟到万物生生灭灭的佛理。客人来了,僧人只有清茶相待,别无他物,卢桔、杨梅都没有成熟,尚有酸味,不能供客。

生活虽然贫困,僧人却不为所动,甘守清贫,心中平实、祥和,苏轼已经从修禅生活中得到感悟,得到满足,把物质生活看得很轻、很淡。浮名浮利,在他看来已经不重要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此诗亦为苏轼名诗。诗以富于哲理而脍炙人口。

对于这首诗的解释,一般均认为:由于人站在有限的角度去观察对象,常常存在片面性、主观性、表面性,从而难以认清事物的总貌,真面目。

这样解释不能说错 但亦是肤浅,缺点少意思。

同一座山,由于所处视点不同,而会有远近高低的不同山形.这里关键就在视点有限。而视点有限之问题的存在,则主要是由于人心受妄念尘垢所蒙未能开悟所至。如果得到了开悟,彻见了自性,就会有无比的神通妙用,眼能听声,耳能观色,也就可识全貌和具相。

可见,问题主要取决于能否彻见自性,因如六祖慧能所说,自性明,就会万象森罗必现,完全认清真相。简单一点说,要看清事情的真相,你除了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还要对事情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有能力再加上多角度多维度去看待问题,这就稳妥了。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某日,苏轼到了庐山。名山大川,气象万千,是日,天朗气清苏轼和几个朋友一起,登山访寺。走近一座山寺,只见亭阁灵秀,树木蓊郁,粉墙雪白,一个老僧迎了出来。“请问施主,是东坡居士吗?久仰,久仰。老僧已在此恭候多日,请施主为我寺,赐下墨宝。”苏轼接过小僧所奉笔墨,未加思索,就着粉墙,写下了这首诗。

人生对于理想目标,都为之魂萦梦绕,不惜任何代价。

苏轼跟大多数的文人墨客一样,对浙江对庐山的烟雨,浙江的潮水都充满了期待,一直未曾到过见过,便觉得心中有千万种的遗憾,没办法消除。

终于有一天,他去过看过,也就觉得没什么新奇。没见过以前总是充满着向往和期盼,然后就想方设法地去追求和实现,一旦亲眼所见,身临其境,得到和拥有了之后,反倒觉得很平常,那烟雨依旧是庐山的烟雨,潮水依旧是浙江的潮水。

人生,在经历过大苦大难,大痛大悲之后,生性会突然顿悟的。我们千万不要太过于执着今天得不到什么,明天还得不到什么而感到莫名的失落去焦虑,随着时间的推迟,经历的事情,自自然然也就明白,原来你所追求的可能也就是安安稳稳的过着安安静静的生活。

季羡林说过:“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总会摔倒,摔倒也没关系,你只要懂得摔倒还要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就像苏轼看着僧人四海为家,过着清贫的生活,这是对自由,恬静的向往,这就是抓在手中的沙子,一种生活的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