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内容有何深意,乾隆因能稳坐63年江山?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朝最勤劳的皇帝,世宗,也就是清朝的皇帝,死后一共有13年的时间,在这13年里,清朝的国库已经超过了他父亲康熙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他给乾隆留下的财产,已经超过了康熙的三分之一,而这13年来,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下的财富,也超过了自己父亲留下的财产。
毫无疑问,乾隆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一位帝王,他不但是有史以来寿命最长的一位帝王,而且他的实际在位时间达到了63年之久,这在中国有史以来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寿元是最长的,也是最久的,能够继承大清的江山,这其中有他父亲雍正的功劳,也有他父亲的功劳,更有他父亲的两份遗嘱,让他在这六十三年里,稳住了自己的江山。
雍正以九子之争为鉴,创立了一式两封遗诏的秘密立储
众所周知,雍正的父亲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位61年,是中国有史以来执政最久的一代帝王,在其统治下,他平定了三大藩镇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征服了蒙古准噶尔,开创了“康熙盛世”。
不过康熙虽然是个明君,可是到了晚年,还是免不了被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所伤,而康熙的晚年,正是靠着这场九个儿子之间的争斗,才最终让雍正坐上了皇帝宝座,所以他在登基后,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让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不会再次发生,所以才有了这场暗中立太子的计划。
暗中立储,与明立皇太子不同,明立皇太子虽然可以保证自己的皇位,但却很容易被其他皇子觊觎,因为皇子只有一个,他们之间必然会有竞争,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所以,雍正并没有明立皇太子,而是在登基后,将自己心中的皇位继承人写在了圣旨上,圣旨一式二份,一份藏在盒子里,放在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后面,一份藏在了皇帝的贴身宝库里。等皇帝驾崩之后,文武百官会把这两封密信拿出来一看,然后再把这两封密信拿出来,让新的皇帝登上皇位。
这是雍正在他那个时代,从九子争霸开始,就有了这样的制度,从那以后,清朝的每一任皇帝都在使用。
雍正皇帝一共有十位皇子,但是这些皇子的死亡率都很高,最终只有弘时皇三子,弘历即乾隆皇帝皇四子,弘昼皇五子,弘曕四位皇子。这四个儿子里,只有弘曕是他最后的孩子,其他三个在他登基的时候都已经很大了,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只是三个长子之中,三子弘时为人耿直,心机不深,与他的性情不合,又与他的政治对手“弟弟”胤禩走得很近,所以并不得他的欢心,尽管他年纪最大,但在他登基后,就被直接排挤出了太子之列。
老五弘昼,虽然才智过人,可是生性散漫,行事无法无天,有些任性,这样的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所以,雍正皇帝在挑选接班人的时候,就将他排除在外。
于是在雍正登基后,他的三个儿子中就只剩下了老四弘历,也就是乾隆,乾隆虽然年轻,但是为人谨慎,城府极深,这一点和雍正很像。而乾隆又是康熙年间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将其收入宫中抚养长大,所以雍正一登基,便暗中以乾隆之名,将这道密旨一式二份,一式二份,藏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另一面则是他的寝宫。
雍正皇帝在密令的同时,还起草了一份遗诏。但雍正死后五年才立下遗诏。
在雍正八年(一七三○年),他最宠爱的十三皇子胤祥死了,胤祥死后,他伤心欲绝,身体也因为这个原因,在这一年的冬季,他得了一场大病,险些丧命,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一份遗诏。
在写完这份遗诏之后,雍正还专门召集了一些大臣,交代了一些事情,并且将这份遗诏上的一些内容都告诉了这些大臣,让他们在自己死后,将“正大光明”牌匾上的那份密令,和自己房间里的那份密令进行核实,然后确定自己就是下一任的皇帝。
这是一道史书上记载的“雍正面谕”,在“面谕”中,雍正说:“朕夙夜忧心忡忡,唯感圣祖之心,法圣祖之政。由于看到人情淡薄,官员偏袒私利,罔知改省,所以必须给予惩罚,以儆效尤。所以,以前的律法,原本是严格的,现在却变得宽松了,这是我和大臣们共同商议的结果,可以永久执行。以前是宽大的,现在是严厉的,现在是希望一切弊端都被清除了,再恢复旧有的规矩。
雍正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统治太过苛刻,所以他希望自己的继任者能够继承康熙的仁慈和仁慈。
这也是为什么乾隆陛下登基后,将雍正陛下的许多政策全部废除的原因,后人都以为乾隆陛下不喜欢雍正陛下,其实并不是他不喜欢雍正陛下,而是雍正陛下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在皇帝陛下的遗嘱中,要求自己的继承者,在将来做出一些改变。
可以说,这一次的暗中立储,让乾隆陛下能够顺利登上皇位,而不是像康熙陛下那样,出现了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悲剧。
雍正在遗诏上为乾隆定下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与道路,而暗中立储更是让乾隆可以放心大胆的去做
当然,在雍正八年的时候,雍正因为害怕自己撑不住,就将这份遗诏的一部分透露给了王公重臣,但他最终还是撑过了这一关,还多活了五年。
在他死后,所有的权贵都在他的命令下,发现了两份密旨,确认了乾隆陛下的地位。
但实际上,雍正的遗诏内容大致可分四部分:一是“检讨自己治下过严”,即类似于“雍正八年面谕”;第二节,为接班人指明了大体的发展方向;第三节则是对乾隆的册封,以及乾隆的评估;第四部分,则是关于高层管理人员的配置。
首先来说说雍正遗诏中的前半段和后半段,这半段的内容跟雍正八年的面谕遗诏中的内容大同小异,雍正主要是意识到自己的执政太过严苛,会对国家的发展不利,所以他在遗诏中明确指出,不希望继承人继续遵循自己的道路,而是要改变执政风格,把严苛改为宽仁,同时还能将自己制定的政策弊端进行修改,可以说,在这两段中,雍正已经为继承人确定了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和路线。
乾隆登基后,以他爷爷康熙的仁慈为荣,其实也是奉了雍正皇帝的旨意,而乾隆登基后,则是在雍正皇帝的旨意下,进行了改革,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乾隆皇帝是在推翻雍正皇帝的旨意,但实际上却是雍正皇帝让他这么做的。所以乾隆在位之初,朝政就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一点是乾隆十分赞赏的,因为他可以在雍正统治的基础上做出改革。
在现在的网络上,有不少人说乾隆陛下是一位保守的皇帝,还有人说乾隆陛下是一位保守派的皇帝,甚至有人说,清王朝的灭亡,就是因为乾隆陛下的篡改。
事实上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乾隆皇帝虽然是个封建思想比较保守的皇帝,但是他的父亲雍正皇帝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史书上,雍正皇帝的新政有很多缺陷,但是到了后期他也意识到了这些缺陷,但是却无力改变,于是就留下了一道遗诏,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够对自己的政策进行改革。
平心而论,就算乾隆皇帝没有更改雍正的新政,也无法阻止大清王朝的衰落,大清王朝的衰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体制的原因,以及他们的封建主义观念。雍正皇帝虽然是个开明的皇帝,可以随机应变,随机应变,但是他却不像日本明治皇帝那么大胆,他的新政,终究是为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所以,清中后期的衰落,跟乾隆皇帝有没有做出什么调整没有太大关系。
因此,乾隆皇帝在登基后,对雍正的许多政策都予以了否认,这并不是对雍正的否认,而是按照他的遗旨行事。
第三部分则是关于乾隆皇帝的任命,在雍正的遗嘱中,皇帝陛下对乾隆皇帝的褒奖还是很多的,当然,这或许只是他自己的一句话,但是不管如何,乾隆皇帝或许不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却是他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这份《雍正遗诏》的最后一条,则是关于权利中枢的人员分配,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仅凭乾隆一人之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雍正精心为乾隆选了四个辅佐之人。雍正为乾隆分封的四个辅佐大臣为胤禄,康熙十六子庄亲王,十七子果亲王胤礼,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这四个人都是雍正皇帝的心腹。
在他的遗诏中,雍正对他的评价是:“稳重宽厚,不会有任何错误。”评语:“胤礼为人有才,忠厚耿耿,可为治理国家所用。”“胤礼身子单薄,请乾隆多加照顾,勿使其劳累过度。”评语张廷玉与鄂尔泰忠心耿耿,才华横溢,乃国家之栋梁,并赐二人于死后拜入太庙。在四人之中,雍正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十七皇子胤礼,因为他觉得这四个人可以帮助年轻的乾隆皇帝顺利起步。
从史书上来看,这四个人确实是个好差事,比起顺治给年轻的康熙陛下准备的那四个人要好太多了。然而雍正却忘了,乾隆登上皇位的时候只有25岁,年轻气盛,他想要的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而不是一个听命于别人的人,所以他留下的四个辅臣,也就是乾隆在位的前三年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到了乾隆即位的头三年,他在四个辅政大臣的帮助下,逐步熟悉了国家的各项事务,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了,这个时候,皇帝与臣子的权利冲突也就显现出来了。这一事件的最大象征就是康熙三年(一七三八年),胤礼的逝世。
胤礼因忙于政务,在4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胤礼死后,胤禄是辅政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乾隆陛下对他起了疑心,没过多久,乾隆陛下就利用康熙废太子胤礽的弘晳逆事,将胤禄卷入其中,没过多久,他就被撤了官职,勒令他在家中反省。
在胤礼英年早逝,胤禄被革职之后,鄂尔泰与张廷玉都感觉到了不对劲,鄂尔泰自告奋勇的说自己身体不好,而张廷玉也自觉的把手中的权利交给了他,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朝政。不过鄂尔泰死后,乾隆皇帝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他的子嗣几乎全部被放逐,而张廷玉的下场就更惨了,因为他的寿元太长,乾隆皇帝在他晚年的时候,将他革职,将他的家产全部没收,最后,他独自一人死在了安徽的桐城。
雍正派给乾隆的四个人,最多也就是前三年的事情,自从胤礼英年早逝后,乾隆就注定要一个接一个的过河拆桥,乾隆毕竟是个年轻有为的君王,他需要的不是利用,而是培养自己的亲信。
因此,雍正的遗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为乾隆陛下制定的计划,他希望乾隆陛下不会步他的后尘,他希望皇帝陛下能够走上仁慈的道路,从而改变雍正陛下的政策。
而雍正为乾隆陛下规划的道路,也是他登基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第一步,乾隆陛下的登基之路就会一帆风顺,这也是为什么雍正陛下会如此担心自己的儿子,甚至到了登基的时候,他都要亲自为自己的儿子送行。
除了为乾隆陛下铺平了道路,奠定了他登上皇位的基础外,也为乾隆陛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乾隆陛下开创了一种暗中立储的方法。
要知道,乾隆陛下一共生了十七个孩子,虽然没有他爷爷康熙那么多,但乾隆陛下依旧是满清第二大子嗣,而乾隆陛下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康熙陛下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他继承了他父亲雍正的秘密立储,所以乾隆陛下才能在乾隆陛下的统治下,没有发生任何的纷争,这也让乾隆陛下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幸福的皇帝,六十三年江山。
结束语
因此,雍正死后留下的这两道密令,更深层次的意思,便是让乾隆顺理成章的登基,同时也避免了皇权之争,从而少了许多麻烦。同时,雍正也为乾隆陛下指明了一条道路,他在位的时候用严厉的手段打压了皇帝陛下,但是乾隆陛下登基后,他却用宽容的手段收拢了所有人,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让整个大清变得更加的团结,这也是乾隆陛下登基后,第一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有了这个开头,乾隆陛下就会更加重视这个国家,于是,在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带领下,乾隆朝中叶才有了后来的“乾隆盛世”。
所以乾隆陛下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因为他的父亲雍正陛下是个勤政的人,他在位十三年,从未巡幸过一次,自从登基以来,他最多也就是去过圆明园,至于避暑山庄和江南,更是从未见过。
雍正为乾隆陛下打下了十三年的江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为乾隆陛下的未来做着详细的规划,可以说,乾隆陛下能够在六十三年的江山上站稳脚跟,也是有很大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