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摆渡车,是便民还是“宰客”新套路?

小俞涉 2025-03-08 02:49:38
高价摆渡车,旅游体验的 “绊脚石”

前阵子,我的朋友小李去某知名景区游玩,本想着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放松身心,回来后却跟我大倒苦水。原来,一到景区,他就被摆渡车的价格惊到了。从景区大门到核心景点,短短几公里的路程,摆渡车单程收费竟高达 50 元,往返就是 100 元。这费用比门票还贵,让人直呼 “坐不起”。小李无奈地说:“本以为买了门票就能尽情游玩,没想到这摆渡车成了‘拦路虎’,感觉被狠狠宰了一刀。”

其实,像小李这样的遭遇并非个例。如今,不少景区的摆渡车价格过高,已然成为游客们心中的痛点。每逢节假日,网上总能看到各种关于景区摆渡车价格离谱的吐槽:有的景区停车场距离景区大门好几公里,游客不坐摆渡车就得拖着疲惫的身躯长途跋涉;有的景区强制游客购买摆渡车票,即便游客想步行进入景区也不被允许;还有的景区摆渡车分段收费,一趟下来费用高得惊人 ,大大超出了游客的心理预期和经济承受能力。

“离谱” 价格大盘点

在众多景区中,茶卡盐湖的摆渡车价格就备受争议。据了解,茶卡盐湖门票价格为 60 元,看似还算亲民,然而从景区门口到核心区仅有 4.2 公里的距离,乘坐摆渡车却需要花费 140 元 ,这一价格是门票的两倍多。如此高昂的摆渡车费用,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有游客吐槽:“这哪是坐摆渡车,简直是坐‘天价车’,感觉不是来旅游,而是来被宰的。”

再看陕西的翠华山景区,摆渡车单程收费 20 元,且不是通票,每次上下车都需重新买票。有游客一家三口前往游玩,购买景区门票花费 168 元,而乘坐摆渡车的费用却高达 180 元,摆渡车费用比门票还高出 12 元 。这样的收费方式,让游客直呼 “玩不起”,原本美好的旅行计划,因为这高昂的摆渡车费用而变得有些 “苦涩”。

河南万仙山景区同样存在问题,它将门票与摆渡车票捆绑销售,门票价格 62 元,摆渡车交通费 45 元。哪怕是 60 岁以上免门票的老人,若不购买摆渡车票,也不被允许进入景区。这种强制消费的行为,严重侵犯了游客的自主选择权,让游客感到十分不满,不少游客在网上吐槽:“这不是明摆着‘强买强卖’嘛,太过分了!”

高价背后的 “秘密”

景区摆渡车价格为何如此离谱?这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从景区规划来看,一些景区为了增加收入,故意拉大停车场、景区大门与核心景区之间的距离 。比如,某些景区将停车场设置在离景区大门数公里之外,让游客不得不乘坐摆渡车,从而制造乘车需求。像山西大同悬空寺景区,就曾被游客吐槽在距离景区大门 5 公里处就拦截车辆,称停车场已满,诱导游客乘坐 20 元一位的摆渡车 ,而实际上景区内还有大量空余停车位。这种做法无疑是在强迫游客消费,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成本。

商业化运营也是导致摆渡车价格过高的重要因素。如今,许多景区将摆渡车运营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些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提高票价。他们在运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车辆购置、维护、人员薪酬等成本,还要追求一定的利润空间,这就使得摆渡车价格不断攀升。而景区方面,由于可以从摆渡车运营中获取分成,对价格过高的问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这种行为。

监管缺失也是摆渡车价格乱象的重要推手。目前,对于景区摆渡车的定价和服务标准,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部门对景区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景区钻了空子,随意定价,收费不规范。而且,游客在面对不合理的收费时,投诉渠道不畅,维权成本高,这也使得景区的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游客的 “吐槽大会”

高价摆渡车,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游客整个旅游体验的 “一锅粥”。

从经济层面来看,它极大地增加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一趟旅行下来,摆渡车费用占总花费的比例过高,让游客感到钱包被狠狠 “割了一刀”。很多游客原本计划在景区内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但因为摆渡车费用过高,只能无奈放弃这些消费,这无疑影响了景区内其他商家的生意,对景区的整体经济循环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旅游体验角度而言,高价摆渡车严重破坏了游客的心情。当游客满心欢喜地来到景区,却被高昂的摆渡车价格泼了冷水,那种期待瞬间被失望所取代。原本轻松愉快的旅行,变得充满了无奈和抱怨。而且,一些景区的摆渡车服务质量还跟不上价格,车辆破旧、卫生条件差、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屡见不鲜,这更是让游客的体验感直线下降。

在如今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游客的负面情绪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旅游评价平台等渠道扩散开来。一条吐槽景区摆渡车价格过高的帖子,可能会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这对景区的口碑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很多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都会参考其他游客的评价,一旦景区因为摆渡车问题被贴上 “宰客” 的标签,就会让很多潜在游客望而却步,导致景区的游客数量减少,影响景区的长远发展。

多方求解 “降价之道”

景区摆渡车价格过高的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 “降价之道”。

景区管理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制定明确、细致的规则和标准,对景区摆渡车的收费范围、定价机制、服务质量等进行规范 。比如,规定摆渡车价格应根据运营成本、合理利润等因素进行核算,严禁随意定价和乱收费。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景区存在高价摆渡车、强制消费等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要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游客投诉渠道,让游客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旅游行业协会也应积极发挥自律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引导景区诚信经营,注重游客体验。可以组织开展行业内的交流与培训活动,提高景区对摆渡车运营管理的认识和水平,倡导景区以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吸引游客。对于违反行业规范的景区,要进行通报批评和相应的惩戒,维护整个旅游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形象。

景区自身则需要转变经营理念,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摆渡车路线和站点。避免为了增加摆渡车收入而故意拉大停车场、景区大门与核心景区之间的距离,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便利性,减少不必要的乘车距离和费用。同时,要优化运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比如,合理安排车辆数量和发车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空驶率;采用新能源车辆,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提升服务价值来吸引游客,而不是单纯依靠高价收费。

此外,还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景区摆渡车的垄断经营局面。允许多家运营商参与摆渡车运营,通过竞争促使运营商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景区可以提供多种交通方式供游客选择,如步行道、自行车道、共享单车、电瓶车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游客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自主选择交通方式 ,减少对摆渡车的依赖,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摆渡车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期待 “平价摆渡车”

景区摆渡车,本应是连接游客与美景的 “桥梁”,是便民利民的交通工具,可如今却因价格过高,成为了游客与景区之间的 “隔阂”,让许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切身利益,也对景区的形象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解决景区摆渡车价格过高的问题,迫在眉睫。我们期待景区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以及景区自身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共同努力,让摆渡车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让 “平价摆渡车” 成为景区的标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景区的贴心服务和诚意;才能重塑景区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让旅游业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让每一次旅行都能充满欢乐与美好,不再被高价摆渡车所困扰。

0 阅读:0

小俞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