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991年的圣诞节,随着苏联红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落下,新生的乌克兰从这个死去的超级大国的废墟中独立。
受益于苏联庞大的军事遗产,乌克兰,这个新生的国家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第三的有核国家——176枚瞄准着欧美的洲际导弹,以及1500枚核弹头,这足以摧毁半个世界。
然而仅仅三年后,乌克兰却在一纸协议上签下名字,宣布自愿放弃所有核武器。面对镜头,时任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带着他那复杂的神情说道:
“我们选择和平,但和平的代价是什么?”
如今,这句穿越历史的发问终于得到了答案:失去核威慑能力的乌克兰,沦为了大国博弈的棋盘。
当炮火在顿巴斯地区彻夜轰鸣,当俄国的坦克开进哈尔科夫,后知后觉的乌克兰人终于明白:
放弃核武器的代价,不仅让乌克兰失去了无数“小目标”,也让乌克兰成为了棋子。

精心设计的阳谋
刚刚独立的乌克兰,就拥有数量庞大的核武库,这是美国和俄国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俄国而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邻国让它如坐针毡,时刻不得安宁。
而对于美国而言,苏联解体后引发的核扩散将极大威胁全球安全,要知道,苏联解体后,失去生计的前苏联国家没了约束什么都敢卖,要是这些核弹头落入到恐怖分子之手,后果不敢想象.....
于是,在共同的国家利益面前,就像二战那样,美俄两国又一次联手,为拥有核武器的乌克兰精心设计了一场阳谋。

(美苏合作)
1993年,美国国务卿沃伦访问基辅,在会见彼时的乌克兰总统时,沃伦一脸诚恳地表示:
只要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美国就援助乌克兰10亿美元用于度过经济上的难关。
而俄罗斯的承诺则更为简单粗暴,时任领导人叶利钦直接放出话来:
“只要乌克兰销毁核武器,我们就免除乌克兰欠的30亿美元债务”。
这些附带着巨额经济诱惑的承诺,让当时人均gdp仅有700美元,深陷债务泥潭的乌克兰立即同意了。
1994年12月,乌克兰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承诺将在两年之内,把所有核武器移交给俄罗斯进行销毁。

(布达佩斯备忘录)
但实际上,这些承诺最终被历史证明是个巨大的笑话,美国实际到账的援助不足原定的百分之四十,并且到账的大部分被指定用来搞核设施的拆除,不能用于乌克兰急需的民生建设。
俄罗斯更是乘人之危,在对乌克兰提出的债务豁免上附带了苛刻条件——乌克兰必须长期以极低价格获得俄罗斯供应天然气管道过境权,这也为日后“断气危机”埋下了伏笔。
除了给予金钱诱惑外,美俄还对乌克兰施加政治压力和技术制裁。
要知道,乌克兰的核武库虽然庞大,但并没有独立控制权。
苏联解体后,发射密码和指挥系统仍然控制在莫斯科手中,俄罗斯借这个优势直接向乌克兰施加压力:
“即使乌克兰保留核武器,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与此同时,同样希望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美国发起助攻,表示:“如果乌克兰不放弃核武器,就将面临严苛的国际制裁”。

(国际制裁)
正如某位伟人曾说过的:“核武器是国家安全的最后防线,它确保了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有足够的自卫能力。”
作为一个人均受教育水平很高的国家,乌克兰不缺乏智慧的大脑,曾有爱国的乌克兰科学家试图自主维护核武器,想让乌克兰保有最后的防卫能力。
但西方根本不给这个机会,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切断关键技术支持。
据一位参与销毁计划得到工程师透露:
“美国人送来的拆卸设备故意设计成一次性使用,我们(乌克兰)连逆向工程的机会都没有。”
美俄最后使用的手段则是在思想上。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美国和俄国深谙这个道理,于是它们联合发起了一场全球宣传战,而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加利十分配合,他公开呼吁: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乌克兰应该成为无核化的榜样”。
而彼时的乌克兰刚刚从苏联独立出来不久,国内公知众多,关于“乌克兰落后专制,要向西方,向国际看齐”的呼声不断,成功忽悠了国家领导层和乌克兰群众。
让他们都产生了一种“乌克兰不应该拥有核武器的错觉”。
美国一向是搞对外搞思想输出的好手。
所以在乌克兰国内普遍心存疑惑的时候,好莱坞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将乌克兰描绘为“和平使者”,“核武器是苏联的遗产,但并不是乌克兰的未来”!
就这样,在各方面的宣传攻势下,几乎没有一个乌克兰人不认为弃核才是乌克兰的光明未来。
时至今日,不仅乌克兰后悔弃核,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很后悔,他直言不该施压乌克兰使其放弃核武,否则今日的俄罗斯不敢发起战争。
然而,乌克兰弃核已成事实,俄发起军事行动也是事实,再后悔都没用,不如算算因为弃核乌克兰损失了多少。

给乌克兰算账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的损失,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触目惊心。
据基辅经济学院的估算,乌克兰为销毁苏联遗留的核武器花费了25亿美元,而美国和俄罗斯承诺的补偿仅到位了18亿美元。
这也让乌克兰沦为了国际上的笑柄,有政客讥讽道:“乌克兰是一个花自己钱杀掉自己老母鸡的蠢蛋!”
更为讽刺的是,俄罗斯以技术转让费为借口,扣留了本应返还乌克兰的浓缩铀,转手将其卖给了西方核电公司,赚取了超过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算完经济账,我们再来给乌克兰算一算政治账。
众所周知,一个有核国家基本上不会遭受任何国家入侵,比如巴基斯坦和朝鲜。

(核武器)
因为没有国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顶着引发全球核战争的风险去入侵有核国家,这也是小国希望拥有核武器的原因。
而反过来,无核国家,基本都是“大门敞开”比如乌克兰。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经济暴跌15%,作为国家工业核心的顿巴斯沦为战场。
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战争已经导致乌克兰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
如果算上人口流失,基建损毁和投资停止,总损失超过一万亿美元,要知道,乌克兰2023年的gdp才2000亿美元出头。

(乌克兰战场损失)
对此,乌克兰经济学剑奥列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苦笑道:“当年乌克兰放弃核武器省下来的钱,如今一场战争就输个精光。”
而失去核威慑能力后,乌克兰并没有能够威胁到俄罗斯这个军事大国的实力,这也是普京敢于悍然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而这场因为弱小引发的战争让乌克兰元气大伤。
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5年2月的发言,乌克兰已经在历时3年之久的俄乌冲突中伤亡45万。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直接对媒体表示:乌克兰因为战争人口锐减2000万。

(乌克兰战争损失)
此外,乌克兰还因为战争欠下巨额债务。
2023年5月,乌克兰与美国资本贝莱德“合作”成立所谓“乌克兰发展基金”。
这个基金会只是幌子,实际是,乌克兰无法偿还债务,所以不得不将国企出售给这家实力雄厚,背后有着犹太背景的美国资本。
众所周知,国企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命脉,掌握着或者说垄断着国家的某些资源。
而乌克兰现在将这些资源卖给了美国资本。
这已经说明,现在乌克兰的自主性正在丧失,与1840年之后的大清差不了多少。
乌克兰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思想上正在觉醒。

觉醒的乌克兰
乌克兰人终于意识到:核武器,是苏联留给乌克兰的护身符,绝不是一味的负担!
在基辅街头,一位参加过核销毁行动的老兵在游行的人群前怒吼道:“当年它们骗我们放弃核弹,现在却要我们用血肉之躯去抵挡俄罗斯的坦克!”
根据乌克兰自己的民调,百分之六十五的乌克兰人认为放弃核武器是“历史性的,不可以挽回的错误”,许多人更是坦言道:“乌克兰必须重新拥有核武器。”

(核武器)
所以,乌克兰在战争爆发后秘密重启了南方设计局的导弹研发计划,一位匿名官员向西方媒体直言:
“我们终于从国际和平的谎言中醒来,乌克兰必须拥有不对称打击能力,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是几十万乌克兰人用血换来的教训。”
而为了安抚乌克兰人,美国在2023年终于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和射程不超过500公里的导弹,德国也批准移交“豹2”坦克。
但这些迟来的援助和当年能够摧毁半个欧洲的“撒旦”洲际导弹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回望历史,乌克兰放弃核武器,换来的却不是和平繁荣,而是沦为大国博弈之间的卑微棋子。乌克兰的损失,远远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当俄国人的坦克碾过哈尔科夫的街道时,一个问题萦绕在所有乌克兰人心中:”若乌克兰人保留核武器,历史是否会变成另外的模样?“
答案无人知晓,但从乌克兰的遭遇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弱国的选择,从来不只是选择,而是押上一切,赌上国运的生死牌局!

本期参考文献:
[1]康梦璇.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效应分析
[2]徐舒悦,高飞.乌克兰危机背景下“混合战争”理论与实践评析
[3]俱孟军.乌克兰走向无核化
[4]韦伟.乌克兰被迫放弃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