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6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记者会上向公众暗示说,美国正在考虑联合其盟友共同抵制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多家美国媒体广泛报道,也引起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由于抵制冬奥会的事情太大造成了信息混乱的局面,美国务院一名官员当天立即出面澄清说,“美国立场没变,我们没有、也不会与盟友讨论任何联合抵制”。
随后,一位外国女政客对美国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给予了评价:“粗俗得令人难以置信”。
这位敢说敢当的女政客,正是现在俄罗斯历史上的首位女外交发言人,也是普京总统的爱将——玛丽亚·扎哈罗娃。
(玛丽亚·扎哈罗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扎哈罗娃第一次维护中国讽刺美国了。
那么扎哈罗娃为什么会多次维护中国呢?她与中国之间又有哪些值得歌颂的故事?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女外交家的事迹。
一、维护中国不妥协
现如今,世界基本就分为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实施霸权主义的西方列强阵营,和反对霸权追求和平发展的第三世界阵营。
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第三世界的“领头羊”,这些年自然成为美国霸权重点打压的对象。
也因此中俄两国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交流。
在当时北京冬奥会时间将近,美国却故意要为难中国,放出要抵制冬奥会的消息让中国难堪。
但很快美国白宫新闻秘书珍·普萨基出面表示,这件事是不存在的,无论过去、现在都没有发生要联合盟友抵制冬奥会的讨论,美国参加冬奥会的计划是不会改变的。
(扎哈罗娃)
美国耍的手段被扎哈罗娃轻松一眼识破。
她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批判美国拿北京冬奥会“公开消遣”的行为是 “粗俗得令人难以置信”。
并提及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美国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倒退,不得已所有的奥运制服都是从中国订购的,由于成千上万件服装上都写着“中国制造”’,气得美国参议员哈里·里德提议要将这些衣服烧毁。
扎哈罗娃嘲讽美国每周都会用各种方式找话题,与其想要激起中国的水花,还不如多担心自己国内的经济、就业问题。
这位“铁娘子”毫不遮掩的强势发言,真的是狠狠打了美国的“脸”。
(扎哈罗娃维护中国的发文)
其实扎哈罗娃维护中国怒喷美国并不是现在才开始,早就是“老传统”了。
在去年3月份中美两国在阿拉斯加举行的高层座谈会中,美国态度傲慢无礼,我国代表团据理力争,作出了有理有利的回击。
扎哈罗娃第一时间转载了我国代表团怒怼美国的视频,并“拍手称快”给出了满分的赞扬。
她还在“脸书”上公开讽刺道:“美国人在打算故意压低谈话方时,应该如何在他们面前坐下?”
字里行间对美国人高傲霸道的态度充满了鄙夷,还肯定了我国代表为全世界人民作出了正确的榜样,并引用我代表团的话语向公众阐述了什么叫作“威武不能屈”。
(中美座谈会上我国代表的回击)
在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佩洛西就与国防部长埃斯珀、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联手对中国发起了言论攻击,他们再次提出“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威胁到了全人类。
扎哈罗娃认为此种观点甚是可笑,她说:“这可能看起来令人惊讶,但同样令人悲伤,但这一呼声得到了响应。但是,它似乎被误解了。现在,慕安会公开表现出一种反华偏见。”
扎哈罗娃所说的呼声时希望西方各国不要再对俄罗斯有偏见,但她也没想到美国竟然会把矛头又指向了中国。
她表示慕尼黑安全会正在提倡一种新的殖民方式的复兴,西方国家已经不再认为殖民精神的重现是可耻的。
然后又再次“补刀”道,中国正在“抗疫”,正在尽最大努力防止疫情蔓延,可西方大国却没有一点同情心对中国人民重回耳不闻,难道这个伟大的国家不值得得到支持吗?
(扎哈罗娃)
在扎哈罗娃看来,美国代表们如此表现只是想利用对中国的污蔑来整合摇摇欲坠的跨大西洋联盟,这和慕安会全球安全的主题完全背道而驰的。
不得不说,扎哈罗娃毫不吝啬地对中国的赞美和支持,完完全全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二、在中国长大的俄罗斯女孩
扎哈罗娃这么维护中国真的只是因为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之上帮助友邻吗?
实际上扎哈罗娃是真的很喜欢中国。
可能你们想不到,她是在北京长大的“北京妞”。
扎哈罗娃的父亲叫基米尔·扎哈罗夫,是国际关系专家、汉学家,曾作为前苏联驻华大使馆秘书两度驻华,之后还曾在上海合作组织工作。
她曾开玩笑说,外界传言她母亲也是外交宫,恨不得说她是总领事。但实际上,母亲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只出版过几本关于法国艺术的书籍和儿童读物,还对东方文学有些研究。
不过即使如此,扎哈罗娃从小就被父母当作外交家来培养。
(扎哈罗娃在跳舞)
1981年扎哈罗娃六岁,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她和母亲也跟着父亲来到了北京生活。
扎哈罗娃回忆道,那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的中国与现在完全不同,人们还处于需要用粮票兑换食物的时期。
扎哈罗娃一家人都生活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内。
对于正在上幼儿园的她来说依然印象深刻,她觉得这也许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使馆。
扎哈罗娃一开始一直都是在大使馆内学习的,后来政策发生了变化,就有人向他们一家人发出邀请,说是苏联儿童可以在附近的北京学校上学,这样就可以学习汉语,甚至可以读到全部学业结束,不过要支付学费。
她想都没想就决定要去中国学校上学,去了解中国的一切。
母亲立即告诉她:“如果你是认真的,那就要考虑好并倾尽一切努力去做,这个选择有可能决定你的人生,但如果你只是一时兴起,那就不要去。”
(俄罗斯(前苏联)驻华大使馆)
扎哈罗娃下定了决心认为这是一个明确的选择,她很感谢上帝,她的父母全力支持了她。
她很有语言天赋,学习汉语也十分努力,很快就能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中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学业之余,父亲就带她和母亲一起在北京周边到处游玩,一边品尝中国美食,一边逛遍北京的名胜古迹,亲眼见到了圆明园和颐和园的修缮。
这段时间在扎哈罗娃的心里对中国埋下了很深的感情。
在中国生活了近11年后,她的父亲被应召回国,扎哈罗娃也只能在高中毕业后离开了她的“第二故乡”。
回到俄罗斯后,扎哈罗娃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计划。
上国际关系学院一是扎哈罗娃儿时的梦想,可这时候苏联已经解体,她的父亲回国后也只能等待新生的俄罗斯政府重新分配差事。
(扎哈罗娃)
扎哈罗娃此时也为自己是否该继续走外交道路产生了迷茫,但是父亲鼓励她不该放弃,因为俄罗斯会重生,与中国必然会再次密切交往。
事实证明,父亲是高瞻远瞩的,他给女儿指明了正确道路。
扎哈罗娃在中国期间一直没学过英语,这对一个外交官来说是不利的条件,所以很难通过选拔考试。
但万幸的是,她的中文非常的好,轻松地通过了中文考试,其他科目也都没有问题,因此被录取了。
这也是为什么扎哈罗娃会在公众场合多次引述中国外交部言论的原因,她比任何人都懂中国话。
由于苏联刚刚解体,新生的俄罗斯正处于最困难的时期,扎哈罗娃虽然考上了国际大学,却每天都要为寻找食物而烦恼。
父母告诉她家里已经没法对她的学业和生活提供财政支持了,她只能靠自己。
即便是后来她进入到了俄罗斯外交部工作,微薄的工资仅仅能支撑她每天在外交部吃午饭和坐交通工具。
为了维持生计,扎哈罗娃选择在周末兼职导游来赚取外快。
让她庆幸的是,来俄罗斯旅游的有很多中国的游客,因此她能利用自己的中文优势向“家乡”的朋友们介绍俄罗斯的风土人情。
也就是做导游期间,她接触到了世界各国的人,与他们的接触中让她积累了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经验。
后来她又攻读了历史学博士,论文答辩所选取的课题就是《中国人如何过农历新年》,其对中国的感情之深可见一斑。
三、成为外交家之路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是培养外交部精英人才的圣地,现今俄罗斯外长也是扎哈罗娃的校友。
扎哈罗娃在大学主攻的是外交部的新闻出版,尤其是对中国的研究。
毕业后,扎哈罗娃凭借优越的成绩进入到了外交部得到了一份实习工作,最开始的计划就是去到驻华大使馆。
可惜由于该岗位没有空缺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只能遗憾调整岗位成为了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司的一名雇员。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未能从事中国方向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大憾事。”这是扎哈罗娃在2020年时向媒体袒露的心迹。
那时扎哈罗娃不断地问自己,这五年对中国的研究怎么办?去中国工作的梦想怎么办?
在经过自我调整后,她相信总有机会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的,不会停止对中国的研究,这也是为什么她以中国节日习俗为选题进行副博士论文答辩的原因。
因为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扎哈罗娃早就被培养出了强大的外交能力,对于国际上的问题,总是一针见血地给出评论。
她将俄罗斯人传统的好斗精神,用一种全新的、更加敏锐的语言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很快就得到了上层的赏识,在2005年就升任为俄罗斯驻联合国新闻部门负责人。
在联合国工作7年后被调回俄罗斯担任外交部新闻部负责人。
(扎哈罗娃)
这7年在联合国的工作,打开了扎哈罗娃的眼界,提高了她的格局,让她能够清晰地洞察世界各国的动向,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政策,为她成为一名举世闻名的外交家奠定了基础。
扎哈罗娃在公众场合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笑容迷人的样子,但遇到尖刻的问题就会反唇相讥、言语犀利,彰显大国外交官的风范。
这与一向刚毅果断的普京总统做事风格相似,所以她能够得到普京的青睐,没过几年就正式成为俄罗斯外交部新闻部门的首位女性部长,也是俄罗斯首位女外交发言人。
而这时,她才40岁。
2017年1月26日,,扎哈罗娃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获得了俄罗斯外交部的友谊勋章,这是外交部最高的荣誉。
她是俄罗斯政府的“喉舌”,是西方媒体既敬畏又害怕的宣传武器。
(扎哈罗娃)
有了如此高的成就,扎哈罗娃依然没有忘记中国。
在2020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后,扎哈罗娃就随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来到了中国的广西桂林。
当俄罗斯代表团在游轮上欣赏桂林山水的美景时,扎哈罗娃也不断的与中国朋友用中文打招呼,用相机拍下中俄的珍贵友谊。
对她来说,这也是梦想实现的时刻。
除了会在关键时刻发言维护中国外,扎哈罗娃也会在我国春节时期通过社交媒体向中国人民拜年。
2021年6月17日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的纪念日,这对中俄两国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大事记。
(促进中俄友谊)
两国元首也在6月28日举行视频会晤后发表联合声明将该跳跃延期,中俄友谊得到延伸,两国的各领域合作得到深化。
扎哈罗娃还在会晤最后用流利的中文祝福道:“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使两国人民友谊世代相传。”
四、外交界的“铁娘子”
扎哈罗娃到底有多“铁”能让普京爱,美国怕?
2020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邀请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将G7峰会规模扩大。
扎哈罗娃对特朗普原则上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点很是认同,但并不真正具有普遍代表性,因为中国没有参加。
她很清楚特朗普这么做是为了拉拢俄罗斯孤立中国,所以毫不客气地告诉美国没有中国就不可能实现全球意义。
扎哈罗娃的强硬让美国碰了钉子,她俨然成为俄罗斯的“外交铁壁”。
特朗普曾公开指责俄罗斯是破坏和平的罪魁祸首,称美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一方。
(扎哈罗娃)
扎哈罗娃这次也被惹恼了,她在记者会上列举了美国在冷战后违反的几个国际条约,批判美国在环境问题以及军事行动上的可耻行为,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演讲把美国骂了十几分钟。
没过多久,中国与俄罗斯在军事上走得越来越近,举行了合作军演。
于是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都对中俄合作军演的行为进行了抹黑。
扎哈罗娃再次坚定地维护了中俄关系,并对我国的发展成就作出了肯定,她还冷嘲热讽道:
“中国的经济成就让西方嫉妒,所以一切和中国的合作,都被穿上了阴谋的外衣,其实本质是西方的不自信。”
一番话说的西方国家“面红耳赤”,为中俄两国都坚定了信心。
(身穿旗袍的扎哈罗娃)
西方媒体称她为“长着魔鬼心脏的美女”,扎哈罗娃却欣然接受,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她职业生涯最高的评价。
德国内政部长南希·费瑟对外宣称,俄罗斯可能正在窃听德国官员。
扎哈罗娃饶有趣味地提醒德国不要忘记,是美国过去和现在一直都在对德国进行监听监控。
原来在去年,西方媒体就爆料出了一场美国情报部门通过丹麦监听欧洲政要的重大丑闻。
丹麦防务情报局协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德国、挪威、瑞典、法国、荷兰、丹麦的政界人士以及金融业人士进行了监控。
连德国总统和总理也都在美国的监听名单上。
南希·费瑟的说法完全是被扎哈罗娃“打脸”了。
(扎哈罗娃)
也就在今年的7月份,美国总统拜登命令美国经营加油站和制定油价的公司降低能源价格,以最低成本出售。
因为美国国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拜登只能用强硬的方式要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本来这件事与俄罗斯没有关系,但扎哈罗娃还是不放过他。
她随即提出质疑,拜登为什么要求美国企业降低油价,应该是让普京降低油价。
这次嘲讽真的是角度刁钻,因为之前拜登还扬言汽油价格是“普京价格”,指责普京总统的一系列政策才造成全球汽油价格上涨。
如今拜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面对扎哈罗娃的嘲讽他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几天前扎哈罗娃的社交平台上又发生了有趣的事。
她说英国的笔不好用,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不久前抱怨自己在一场活动中签字时,所使用的签字笔漏水了。
(扎哈罗娃嘲讽英国)
紧接着她讲述了俄罗斯驻老挝外交官去吊唁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后,英方一名工作人员联系俄罗斯的驻老挝大使馆,说吊唁簿中的笔丢了。
言外之意是俄罗斯大使偷了签字笔。
扎哈罗娃表示她不知道英国人是想让俄罗斯出于人道主义援助一支笔还是单纯的抱怨,但俄罗斯大使前去吊唁是随身带了书写用具的。
一番略带戏谑的发言,把英国人丑恶的嘴脸展现了出来。
最后扎哈罗娃还不忘提醒大家,以后前往英国官方机构时记得自己带笔,这样书写质量不受影响也不会再出现丢笔的情况。
扎哈罗娃的机智幽默,实在是让人叹服。
【总结】
扎哈罗娃坚毅果敢的性格,幽默又尖锐的发言风格,让她成为世界外交领域上的一颗夺目的明星。
她对中国的热爱,也让她在现今世界格局中维护中俄友谊、痛击西方霸权主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编辑:托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