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子
编辑|娱叔
4月9号,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也就正式开始实施了。
高额关税所造成的影响也很快就波及了普通人,只不过比起被加关税最厉害的中国和欧盟,美国本国老百姓所承受的影响要更大。

作为贸易全球化曾经的核心区域,美国可以说是最早一批吃上全球化红利的国家。
其市场更是早早地就已经和国际贸易高度绑定了。
如今因为特朗普的政策,美国国内市场突然和国际市场脱节,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相当严重的鸡蛋荒。

据相关报道,目前美国国内已经出现了鸡蛋供不应求的情况。
许多超市的鸡蛋都已经售罄,甚至有网友爆出,鸡蛋甚至都出现在了美国的地下黑市上。
这样看起来荒诞的场面正真实地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而更离谱的是,虽然说美国国内以鸡蛋为代表的日用品出现了供应不足的问题,但是欧洲国家市场却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在镜头中,欧洲市场的鸡蛋供应充足,而且价格稳定,并没有出现波动。
面对这一问题,美国的相关负责人也是第一时间同瑞典、丹麦、法国等国家通讯,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帮助美国渡过燃眉之急。

可得到的回应却都是:没有多余的鸡蛋可以援助美国。
难道这些欧洲国家真的就没有农产品可以用于出口吗?
其实不然,真相早已经被欧洲的养殖户给道破了。

在美国决定增加对欧盟的对等关税后,欧洲多数的养殖户都放弃了向美国出口的计划。
可以说美国如今的鸡蛋荒和欧洲国家的贸易政策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美国自己的关税政策所导致的。
现如今美国开始主动请这些欧洲养殖户帮忙,他们也都给出了一致的答复:除非先撤销高达20%的禽类产品关税,否则没有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计划。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不只是在欧洲受挫,在中国也同样是撞了南墙。
虽然在此之前,美国财务部长贝森特就曾放出狠话,让世界各国面对对等关税不要有所反应,否则将会得到美国更强烈的报复。
可是这样的恐吓显然不可能吓到所有人,中国就在被美国加征34%对等关税后,选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而这个时候特朗普的操作就非常迷惑了,他的确用他自认为“很强烈”的方式“报复”了中国,只不过最后的效果其实并不显著。

面对中国的强硬,美国只能继续提升对中国50%的关税,让关税抬到了104%之高。
其实当关税突破50%的时候,继续往上抬关税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毕竟企业不可能让自己亏钱,最后所有的损失,都要转嫁到普通的消费者头上。

现在全美国各地都能看到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游行,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特朗普能在这样危机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地加大和中国之间的关税战呢?

和中国死磕其实是特朗普转移国内矛盾的一个手段。
因为在特朗普第一次竞选的时候,他就希望自己的顾问经济学家纳瓦罗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让自己看起来强硬的点子。
这个纳瓦罗在经济学领域知名度最大的事情就是写出了《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致命中国》和《卧虎》这三本关于中国的书籍。

在书中,纳瓦罗毫不掩饰他的“中国威胁论”。
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会是美国全球霸权未来最大的威胁。
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必须在军事上封锁,经济上制裁,以此保全美国的全球霸权。

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时候,他就通过和中国打贸易战,在美国国内树立自己的“鹰牌”形象。
到了现在,美国国内的食品问题已经不容回避了,他依然在用抬高中国关税的办法,来把自己的关税政策粉饰成所谓“中美摩擦”的结果。

想要明白特朗普为什么这么做,就要先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我们不妨试着代入一些特朗普的角色,来想想在特朗普视角下,高关税有什么“好处”。
在特朗普竞选的时候,他曾多次提到过一个名字——麦金莱。

这个麦金莱是曾经的美国总统,以强硬的对外政策和关税政策而闻名。
在他执政期间,是美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几年,很多大厂比如福特、标准石油和摩根集团都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在美国制造业低迷的今天,特朗普无疑是想要成为一个麦金莱式的总统。

所以在上台之后,他立刻就提出了要“收回”巴拿马运河以及收购格陵兰岛的计划。
这无疑是他向麦金莱致敬的第一步,效仿强硬的对外政策,通过对外扩张来赢得选票。
而特朗普向麦金莱致敬的第二步就是高关税。
其实特朗普不断提高关税,除了想要逆转美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的贸易逆差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要倒逼美国人去买美国国内的产品。

众所周知,MAGA派是特朗普的强力支持者,而这些人中,又普遍是民粹和保守主义者。
MAGA派希望保护本土的企业,让美国人负责更多的岗位,以此保护美国自身的利益。
在美国人工成本持续走高,很多美国大厂都纷纷跑到东南亚建厂的今天,MAGA派就想要用强硬手段,逼着大企业把工厂迁回美国。

而特朗普提升关税实际上也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让美国的工厂给美国人提供岗位,美国人都去买美国制造的产品。
所以说看到现在美国发生了鸡蛋荒,一些坚定地MAGA派人士很可能非但认识不到危机,反而认为这是美国本土家禽养殖业崛起的标志。

在一百多年前,共和党的麦金莱的确靠这两招让美国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列强,可是其关税政策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因为高关税,基本上其他国家的商人都不想跟美国做生意,而且小企业普遍难以承担压力,最后只能倒闭。
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一个个垄断组织悄然兴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耐基都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

这与今天美国面临的情况是何其地相似,很多美国的小店主都在采访中诉苦,表示因为高额关税,自己的产品成本价飙升,最后只能让顾客来买单。
美国农业部部长罗林斯就悲观地表示:如果继续现在的农业政策,鸡蛋等农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承担了高关税的后果,而大企业则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中获利。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在成为一个总统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了。
他或许不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国家好,但一定知道怎么做才能对自己的企业好。
所以说,特朗普很可能早就预料到了美国可能会发生的鸡蛋荒以及普通人的悲鸣。
但是作为一个大资本家,他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才采取了这样的举措。

当然了,也并不是每一个在美国的企业家都支持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像是马斯克和乔布斯这些全球布局的大企业家来说,这样的高关税无疑是增加了自己的生产成本。
而且高关税也并不总是能给美国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以低民生换取美国整体的高发展之后,麦金莱总统遭到刺杀,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三位因刺杀而死的总统。
而多年后,同样是共和党的胡佛总统就试图用高关税来解决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结果反而加剧了大萧条,造成了美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而欧洲的一些研究员也普遍认为,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最后肯定会无疾而终。

因为无论是麦金莱还是胡佛,这些总统的高关税在最后都因为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被取消。
而欧盟现在内部的倾向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欧盟刚刚摆出对美强硬姿态的时候,很多人还非常乐观地认为,欧盟终于要因为特朗普的政策同美国决裂了。

但实际上,欧洲国家现在普遍的趋势都是反“特”而不反美,对于特朗普的团队,很多欧洲人都给出了非常差的评价。
可是对于美国,不少欧洲人依然觉得美国人是自己的盟友。

可以看出来,大多数人都认为对等关税并不会保持一个太长的时间。
尤其是在民主党执政之后,急于修复同欧洲关系的民主党很可能就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削减关税。
只不过对于中国,现在不少美国政客都把中国视为了假想敌。
无论是民主党和共和党,其中都不乏期望遏制中国发展的“强硬派”。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和美国继续长期打贸易战的准备,而不能像欧洲一样,等待着这场危机以特朗普的下台结束。

可以料想得到,梦想着成为麦金莱的特朗普,最后的结局很可能落得连胡佛都不如。
在二十一世纪,特朗普依然想要用一百多年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对于一个完全靠MAGA派抬起来的商人总统来说,特朗普最核心的票仓反而成了关税冲突下受害最深的群体。
接下来的日子里,且不说特朗普怎么给世界人民一个交代,单说他怎么给选民们一个交代,都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

部分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美国一边打贸易战一边求鸡蛋
CCTV国际时讯|美国关税回旋镖射向美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