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山被枪毙40年后,亲弟弟曾公开发言:毛主席当初杀他是对的!

熊宇澄来了 2025-03-30 13:14:37

建国伊始,毛泽东主席决定严惩贪腐,处决了原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刘青山及当时的中共天津地区委书记张子善,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刘青山被执行死刑四十多年后,一位自称是其亲弟弟的人公开表示对毛主席决定的认同:“毛主席当初杀他是对的。”对于这一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一、刘青山的罪行刘青山曾在党的培养下担任重要职务,但在和平环境中,他逐渐腐化堕落,贪污盗窃国家资财。具体来说,他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防汛水利专款、救灾粮款等多项公款,数额巨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他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国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毛主席的决定面对刘青山的严重罪行,毛主席决定将其处决,以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这一决定体现了毛主席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彰显了党与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毛主席认为,只有处决像刘青山这样的高官,才能起到警示作用,挽救更多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三、亲弟弟的评价自称是刘青山亲弟弟的人能够公开说出“毛主席当初杀他是对的”这样的话,可能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 他深知哥哥刘青山的罪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有多大,认识到哥哥的堕落和犯罪是不可原谅的。2. 他可能意识到,如果不严惩刘青山,将难以平民愤,也难以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因此,他支持并赞同毛主席的决策。3. 作为家人,他可能更了解刘青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明白其罪行的严重性,从而更加认同毛主席的处决决定。综上所述,这位自称是刘青山亲弟弟的人的评论,既是对刘青山罪行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毛主席反腐决心的坚定支持。

提及著名的刘青山,在中国老一辈人群中广为人知。刘青山在战乱时期确实是一位英勇人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位战斗英雄最终竟成为了枪决的对象……

1952年2月10日,在保定体育场,举办了对刘青山和张子善的公开审判大会,吸引了超过两万名群众参与。审判于中午12时正式开始。人们注意到,步入会场的刘青山并未显得如同其他待决罪犯那般落魄,他头戴高档的水獭皮帽,身着全新的毛呢外套,脚踏擦得锃亮的皮鞋,不过,他的胸前却挂着一条显眼的白色横幅。

不久之后,保定关东大校场的一处刑场上,响起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宣告了一个37岁生命的终结。彼时,毛主席正端坐在中南海的办公桌旁,双眼噙满泪水,手中紧握电话听筒,静静地等待着那个令人心痛的消息传来。要知道,刘青山也曾在革命的峥嵘岁月里,立下过不朽的功勋……

刘青山于1916年在河北省安国县南章村诞生,出身于一个租种他人土地的农民家庭。1931年,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次年,他加入了红军的游击队伍,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1941年3月起,刘青山担任大城县中共县委书记一职,他指挥队伍成功抵御了日军的“清剿”行动,促使大城县的抗日力量和根据地持续壮大。到了次年的5月1日,日军在汉奸与叛徒的指引下,对晋察冀边区发动了第三次夏季“大扫荡”,此次行动极为严酷,意在逐步削弱根据地力量。

时年26岁的刘青山,担任大城县与河间县两地县委书记之职。他每日与日军斗智斗勇,在那段时期,仅有赵明利这位村党支部书记知晓刘青山的真实身份。因此,刘青山起初选择在赵明利家中安顿下来。

随后,因为日军严密搜查,刘青山的身份难以继续隐匿,为了避免暴露,赵明利决定将其转移至地下室藏匿。地下室环境阴冷潮湿,加之雨水频繁,条件极为艰苦。然而,刘青山并未因这些恶劣环境而退缩,他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不分昼夜地努力工作。最终,因过度劳累,刘青山病倒了。

赵明利迅速前往县城的药店,购买了几剂药物,并吩咐妻子煎煮后给刘青山服用。此外,他还从邻里那里借来了面粉和鸡蛋,提供给刘青山补充营养。

在赵明利的关怀与帮助下,刘青山的状况逐渐改善。离别之际,刘青山满怀感激地表达道:

老赵,我这次又从死神手里逃脱了。

在1932年的秋季,年仅16岁的刘青山首次参与了一次起义行动。然而,起义不幸失败,敌人捕获了19名游击队员,并将他们全部带到县城南关的广场上,准备执行残酷的处决。当轮到刘青山时,敌军的副团长注意到他年纪尚幼,产生了疑虑,认为可能是抓错了人。于是,这位副团长只是狠狠地踢了他一脚,随后便释放了他。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刘青山侥幸逃脱了这次劫难。

获释后的刘青山,一边务工为长工,一边坚持参与革命事务,先后担任了大城县委的首任组织部长、大城县委书记、任河县委书记、天津地委书记以及石家庄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在大城县后背曹村区域进行抗日活动时,他于晚间召集村里的党员及抗日积极分子,共同商讨对抗敌人的方法,并着手扩大组织规模。而到了白天,他便藏身于村子西北角赵家坟地旁边的一个隐蔽地窖中。

随后,他动员村民将这个形似“蛙丘”的地坑改造为连接村庄的地道,兼具进攻与防御功能,抗日队伍因此逐渐增强。

刘青山具备商业头脑,某次在高阳县遇到危急情况,日军与伪军重重包围了县城,挨家挨户进行搜查。他机敏地在一家民居购得一篮鸡蛋,迅速煮熟后,提着篮子走上街头,假扮成商贩混出封锁线。他向守城门的哨兵递上鸡蛋,展现出商人特有的热络,随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县城。刘青山常向地下党员传授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策略,同时也教导村民们如何从事商业活动。

刘青山与民众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情感联系。1944年10月,刘青山告别了后北曹村,奔赴前线。抗战结束后,他被任命为分区党委书记。

解放战争结束后,刘青山被任命为天津地区党委书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勇敢地面对敌人的炮火,历经重重困难与挑战。然而,随着革命的胜利,他逐渐陷入了“金钱的泥沼”……

他们非但私取了国家援助的粮食,还削减了公共储备粮。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天津地委机关的交通工具仅有一辆在战争中俘获的美国吉普,那时的干部们下乡均步行,进城处理事务则需搭乘公共汽车。而这唯一的一辆吉普车,被刘青山独自占用。

在那个夏天,他对汽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私自挪用资金,从香港购置了两台最新的美国豪华轿车。其中一台,他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天津市的一位领导,而另一台,则被他独自占有。

刘青山在寒冬时节偏要品尝新鲜的韭菜饺子,然而他又觉得韭菜刺激性强,不易消化。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厨师不得已前往北京郊区的四季青温室采购韭菜。在制作饺子时,厨师特意将韭菜的根部留出,待饺子煮熟后,再将这部分韭菜剔除。如此一来,饺子仅保留了韭菜的鲜美。刘青山就是在这样的纵容下,逐渐变质,由一位昔日的战斗英雄堕落成为党和国家所无法宽恕的罪犯。

1952年2月9日晚,刘青山面临最终的命运判决。在法官向他正式通告其被开除党籍,并被判处即刻执行死刑的消息时,他未做过多抗辩,仅提出一项请求:

我另外想说一点,关于我孩子接受教育的事情。

主审人回应道:

你无需担忧,孩子的归属是国家考虑的事情。你的考虑或许没有集体安排得细致,请安心,即便你触犯了法律,孩子并未涉及违法。

悔恨的泪水在刘青山的脸颊滑落,他向主审人员坦露心声:

请转告我的弟弟,把我的遗体领回去……

1952年2月10日午后一时,河北省保定市东关的大型操场上,传出了震撼人心的两声枪响,随后,两口预先备好的深红色棺材成为了刘青山与张子善的最终安息之处。

刘青山遭处决之时,留下三名年幼的儿子:长子刘铁骑年仅七岁,次子刘铁甲四岁,幼子刘铁兵尚在襁褓之中。随后,这三兄弟相继在叔父刘恒山的照料下,于故乡安国县南章村定居。刘铁骑、刘铁甲与刘铁兵,在叔叔的抚养下,于该村共同成长。

根据刘青山的配偶范勇的叙述,刘青山被执行死刑后,河北省相关部门通过石家庄市人事部门向她正式通报了省委的决定,内容是通过电话传达的:

经过中央、华北局及省委三级领导共同商议并发布联合通知,决定自即日起,刘青山的两位年长儿子将由国家提供生活补助,每人每月生活费为15元,而最年幼的儿子则由刘青山的妻子负责抚养。

1952年间,15元足以支撑起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开销。由此可以推断,刘青山后人的生计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深切关怀。此外,他的妻子范勇于1954年再婚。

刘青山被枪决后,其弟弟负责将其遗体安葬,让他最终魂归故土。这一事件在40年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当刘青山的弟弟首次公开发表对毛主席决策的看法时,他深情地评价道:“尽管他犯下了诸多罪行,但毛主席当初对他处以极刑是正确的决定……”

刘青山内心深切期盼他的儿子们未来能够身披战甲,纵横战场,为国家效力。战马奔腾,盔甲闪亮,士兵英勇,这一切宛如一曲豪迈壮阔的军事乐章。

时光匆匆流逝,然而那枪声的轰鸣却穿透了时间的屏障,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长久地在人们心中回响不绝。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