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是清乾嘉年间一股以学术、文化和政治为主题的思潮。它起源于明朝的江右人李贽,并在清代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一流派提倡“格物致知”,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感觉经验,从根本上去看这个世界。另外它在接受、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学思想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虽然在历史上,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和现象上,仍然存在着深刻的影响。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发展,“乾嘉”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史上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这段时间里,清代的社会、经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三个阶段中,乾隆朝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嘉庆朝“从盛极而衰”的“关键期”。
乾隆时期,由于对外经贸的兴旺,清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青海和新疆等新兴城市的出现,打破了中原地域的局限,成为推动了地域间商贸往来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工业、农业领域,矿产等经济领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兴旺。
但至嘉靖时期,却出现了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其兴盛局面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国内,由于人口增长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农户增加了房租,从而使农村出现了经济下滑。对外如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公平的协议,以换取外国的利益,这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这一阶段,清王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内外各种原因,清王朝的经济表现出了起伏不定的态势。
乾嘉派产生于明朝江右人李贽的思想,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其突出特征为:重视感觉观测,重视实证性思维,崇尚人格发展与实用主义。乾嘉学派的思想崇尚实用主义,把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术研究朝着更加实际、更接近实际、更具操作性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这样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不少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