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吃辣的日本人,为何对麻婆豆腐爱得深沉

澹奕 2024-12-17 16:17:00

2007年,中国结束对日本大米为期四年的进口禁令之时,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亲自担任日本大米的宣传大使,他坦言:中国的麻婆豆腐配上日本的大米饭,无论多少都吃得下。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日本人饮食比较清淡,对于重口味尤其偏辣的食物并不感兴趣,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向来以麻辣见长的川菜却相当受欢迎,而其中最受欢迎的菜式就是麻婆豆腐。

日剧当中的麻婆豆腐

日本有很多不同菜系的中餐馆,但几乎所有的中式料理店都提供麻婆豆腐这道菜,日本曾评选最受欢迎的十大中华料理,麻婆豆腐高居榜首,其次是青椒肉丝跟回锅肉。

说起四川菜,麻婆豆腐算是经典代表,这道起源于晚清时期的四川名菜距今不过两百年,但却可谓家喻户晓,而麻婆豆腐传入日本则跟一个川菜厨子有关,此人叫陈建民。

陈建民与儿子陈建一

1952年,有个叫陈建民是四川厨师前往日本横滨谋职,陈建民出生在四川,从小就在酒楼饭店里做学徒,练得一手好厨艺,他还曾做过著名大画家张大千的家庭私厨。

因为手艺好,通过熟人的介绍陈建民很快就在日本站稳脚跟,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日本外务次长的奥村胜藏举办宴会,请了陈建民掌勺,结果做出来的菜大受好评,大受震撼的奥村胜藏亲自出面帮助陈建民搞定了工作签证的问题,还做起了他的推荐人。

日本NHK大楼

在奥村胜藏的帮助下,当时日本不少的显贵之人都成了陈建民的座上宾,其中就包括日本战后首位首相吉田茂,那时候的日本,能吃到陈建民做的宴席几乎成了身份的象征,陈建民做一桌宴席的标准大概是6万日元,相当于同一时期一个日本普通上班族小半年的工资。

很快,陈建民就有了不少的积蓄[头条号澹奕],1958年他在日本NHK总部附近开了属于自己的饭店,陈建民不再主打宴席菜,而是做起了以上班族打工族为目标客户的江湖菜,主要特色就是物美价廉,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麻婆豆腐跟回锅肉这类菜。

麻婆豆腐

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而工业化浪潮之下,打工人平常能够吃口热乎的也很难得,别看日本人似乎总是吃冷饭吃清淡的[头条号澹奕],他们也喜欢吃热食。

而陈建民饭店里的菜肴,就是完美选择,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味道好,打工人结束工作后吃上一餐真的能够去除不少的疲惫,当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麻婆豆腐。

陈建民的儿子陈建一

豆腐传入日本的时间比较早,不过最开始只有贵族与寺庙中人能吃得上,江户时代开始,豆腐在日本走进千家万户,也是日本人那时候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摄入来源。

因为物产匮乏加上“禁肉令”的存在,日本人那时候能吃得上的好东西也不多,豆腐自然显得更加不可多得,所以日本人变着法吃豆腐,在民间,豆腐的接受度也相当高。

京都豆腐料理

但仅仅如此并不够,毕竟麻婆豆腐这种麻辣的外来食物,在日本还是有点“奇怪”,而需要开门做生意的陈建民,就想办法将麻婆豆腐按照日本人的口味习惯进行了改进。

用八丁味增代替豆瓣酱,削减辣度,陈建民慢慢摸索,最终做出了能够让日本人接受的麻婆豆腐,现在日本人吃的麻婆豆腐,其实跟四川麻婆豆腐比起来,味道已经淡了很多。

麻婆豆腐就是要麻辣

陈建民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手艺,也在于当时的时机,上世纪六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视,而碰巧陈建民饭店隔壁就是NHK。

恰逢东京奥运会举办在即,电视台为了造势,就请了陈建民去做“异国料理”的宣传,陈建民出色的手艺加上一口四川口音的日语,相当有综艺效果,而他做的麻婆豆腐食材很容易获得,料理方法也不复杂,很多主妇看了电视就能自己动手,于是麻婆豆腐在日本彻底火了。

陈建一去年去世

当然,陈建民的目标远不止于此,那时候日本虽然有不少中餐馆,但大部分都是广东菜,其次就是鲁菜跟淮扬菜,至于川菜非常少见,他就是希望川菜也能在海外发扬光大。

一个人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力量就大了,于是陈建民在日本创办了中华料理学院,先后培养出了上万名川菜厨师,他本人也被誉为“日本川菜鼻祖”。

日本有大量麻婆豆腐的调味料

现在的川菜在日本发展的势头,完全不逊于粤菜,甚至有后来居上的感觉,在日漫《中华小当家》当中,所设定的中华料理四大派系就有川菜,主角小当家也出身四川,而小当家的原型其实就是陈建民的儿子陈建一。

《中华小当家》的作者小川悦司就是在综艺中看到了陈建一做麻婆豆腐的画面,所以创作出了《中华小当家》,这也是为什么主角老是在做麻婆豆腐的原因。

日本人以为“麻婆”是一种酱料的名字

说白了,日本人不是不爱吃辣,是没吃到好吃的辣,川菜经过多年的发展,能够在日本大行其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麻婆豆腐能够在日本成为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离不开陈建民与陈建一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他们将传统的家乡特色带到海外,根据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完成了适口性的修改,而这才是麻婆豆腐能够在不以吃辣为主流的日本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

0 阅读:0

澹奕

简介:把精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