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迎来高潮。在上午的开幕大会结束后,下午主题为“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的重磅分论坛登场。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谈到变局,就绕不开美国外交政策这一话题,实际上,近几天的采访中,这也是嘉宾们都会谈及的议题。
就在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政策愈加突出的当下,大家都想知道,与会嘉宾如何看待这一话题。
现场氛围有多热烈?这场分论坛不分坐席,开始前十几分钟,能容纳100多人的会场已经座无虚席。与会嘉宾、媒体记者穿插而坐,不少“卡点”到场的人只能站在过道里、音响后听会,有人干脆席地而坐。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将座位让给了尼泊尔驻华大使,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原副部长在会场绕了一圈,最后跟知事站在一块儿听会……

讨论开始后,分论坛主持人、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原驻美大使张业遂介绍了参与讨论的嘉宾,阵容可谓豪华——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
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驻美国大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周文重;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
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的银河帝国》作者约翰·基恩;
《经济学人》国际执行主编帕特里克·福利斯。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整场分论坛是轻松、直接且务实的。主题发言阶段,每位嘉宾仅5分钟时间,但内容信息量很大。与会嘉宾字字珠玑,有的罗列了详实数据,有的言简意赅说明论点。
周文重在会上说,过去这8年来,中国政府得到的结论是我们要更深入地把我们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能力扎根于世界主要的区域市场,所以我们和东盟的贸易迅速增加。他列举了中国和东盟、欧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数据,并表示中国出口市场已经是多元化的了,美国人应该看到这点。
“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到了6883亿美元,这就说明中国的出口对美国来讲很多是刚需,不从中国进口从哪进口呢?所以特朗普政府应该很好地考虑这个问题,不要甩锅,不要打贸易战、关税战,这是损人不利己的。”周文重说。
谈到美国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崔天凯打趣道:“我在外交部工作的时候更多是参与多边和区域合作的,包括联合国、APEC、东盟峰会、10+1、10+3等我都参加过。我记得二三十年以前做这些工作的时候,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自由贸易有多好,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是多么美好,现在想想恍若隔世,当初跟我们说教的这些人,现在自己不相信这套了。”
萨克斯则以他一贯的风趣幽默、直截了当赢得现场掌声。“我不想太费劲去理解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因为这个政策纯属是无能的表现,它的基础是很多错误的认知,是非常原始的。”萨克斯随后一一驳斥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动机。
中国如何应对?萨克斯给出了4点建议:无视美国;别指望打开或依赖美国市场,外面还有广阔的世界;面向其他市场,世界需要绿色、数字技术,而中国在这些方面是领先的;维护多边主义。

崔天凯就萨克斯所提的“应不应该忽略美国”的问题补充说,我们几位外交官经常会告诉美国,管好你们自己的事情,不要管我们的事情。我们不是希望忽略美国,我太希望美国能忽略中国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应该包括美国,不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1,而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1。
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直言,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两方面是被严重误导的,一是军事层面,另一个就是制裁,而制裁是美国的主要政策工具。但是实施制裁会带来什么结果?十年前美国对中国高科技芯片领域施加制裁,结果中国如今已成为更加强大的科技大国,这些制裁反而产生了美国意料之外的结果,“希望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会有所改变。”
会后,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对知事说,这场分论坛的话题非常有趣且重要。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国政治体系发生了变化,民族主义抬头,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多边主义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现有国际机构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命运将会如何,人们渴望聆听智者对这些问题的见解,这也正是现场一座难求的原因。
地球降温创新论坛(ICEF)运营委员会委员长、国际能源署原署长田中伸男对知事说,摩肩接踵的会场恰恰说明,博鳌这场分论坛选对了议题。当前特朗普政府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叠加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问题,让所有参与者都对未来走向感到焦虑,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交流,了解各方想法。
“正因如此,我要特别赞赏中国主办这样的大型论坛,广邀各界人士共商大计。这种开放对话的平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珍贵。”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李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