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都没过了眼睛,可还是不敢剪,为什么,因为还没过二月二,早就听老人讲,如果你有舅舅,正月就不能剃头,不知道为什么,却也不敢违背,因为,咱舅舅对咱还挺好的!
可是为什么,正月就不能剃头?为什么正月剃头死舅舅?
查了一番资料才知道,“正月剃头死舅”,竟然与清朝的“剃头令”有关。
对于古代汉人而言,头发,就是他的命,因此有“身体发肤,取之父母”的说法。
到了清朝,汉人不想剪发,清朝统治者就下达了“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一道法令传达下来,许多老百姓就怕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剪头,剪吧。
可是,剃头,一些汉人嘴上服了,头发服了,心里却不服气,他们感觉无言愧对祖宗,低头,剃掉了他们的尊严。
于是,有些知识分子就开始坚决抵制剪发,也因此而掉了脑袋。
不服不行啊,这掉脑袋的事情,谁不害怕,所以慢慢的汉人都开始认命了,但在灵魂深处还是不甘心。
因此,他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正月不剃头——以此怀念明朝,对过去生活习俗的思念,那时候的人们,把这种行为的含义定义为“思旧”,可又不敢说是“思旧”,就玩了一个“谐音梗”——死舅。
正月剃头“死舅”,也就是这样一点点流传开来。
古人把头发看得太重要了,三国演义里,曹操兵败后以割发谢罪,就能说明“头发”,是多么的有地位。
不比现代,大多数男人都留短发,古代的男人,头发越长,越“帅”,早上起床,媳妇给老公梳头,打扮的干干净净,再出门。
到了清朝,满人入关后,一心想改变汉人的生活习俗,就命令汉人剪掉长发,这就是文化的冲突。
试想一下,如果历史有所更改,今天的人们是否也热衷于留一头长发?但历史早已经成定局……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正月不剃头,是一种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也就是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怎么可以剪头呢,让头发自然生长吧,这是一种顺其自然。
可见古人的智慧有多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遵循自然之道,这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言而合,一个出自对生命的理解,一个源自对人生的感悟,一个趋于理性,一个趋于感性。
到了现代,这种思想已经被许多人看淡,“剃个头就真能死舅舅”?却也有许多人仍然对此有敬畏心,即便不知道“真假”,也不知道这件事到底怎么形成的,为了舅舅健康长寿,还是别剃头了吧,至少还能过一把古人的生活,长发飘飘,冬去春来!
你不剃舅也死
阿彌陀佛,才知道,嚇得正月真沒敢理發[鼓掌][笑着哭][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