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全国二手房库存冲破天际,新房市场也是成交量惨淡,可还是有许多韭菜们,正拿着毕生积蓄,傻乎乎地胡乱选房。
醒醒吧!
如今面对风云变幻的楼市,今明两年买房,到底该如何抉择,才能不踩坑、稳赚安心呢?
别急,房产中介不小心说漏了嘴,给出了一个超实用的买房口诀,就7个字:买旧、买大、不买三。
短短7字,能帮你巧妙避开诸多购房陷阱,无论是规避房屋烂尾风险,还是提升居住舒适度,又或是保障房产未来的增值空间,都有着关键作用。
大家一直都在强调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买房一定要买城市中心的房子,哪怕是旧房,也要比郊区的新房强。
因为市中心拥有便捷的交通、便利的生活、更拥有投资的属性和升值的潜力。
比如在北京东四胡同,一套1972年的红砖老破小敢叫价15万/㎡,凭啥?就凭它的地段,出门就是协和医院,拐个弯就是史家小学的围墙。
大城市中心区的房子,这三组数据就是王牌:
①便利性:
500米生活圈中,地铁+商超+医院全覆盖,这种社区模式的便利性真的让人惊叹,无论是购物、健身、上学还是社交,都能在住所附近轻松搞定。
②抗跌:2024 年,北京二环内的老破小成交周期比五环新房快17天,房屋平均价格逆势上涨2%。
反观郊区的新房,情况却不容乐观,价格一路走低,跌幅高达 8%。
现在,核心区域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稀缺,这些城市心脏的老破小,就像陈年茅台——越老越金贵。
不管房地产市场是狂风骤雨还是暗流涌动,处于城市核心地段的那些老房子,价值被牢牢钉住一样,始终保持着稳定态势,极少受到外界因素的过多干扰。
③有可能会拆迁:广州越秀区30年房龄的老住宅,拆迁补偿价是当年购入价的42倍。
今年,住建部已经明确提出要“留改拆”三者并行推进,随着这一政策落地,预计 2025 年城市核心区域的改造工作将会全面提速。
如此一来,老房子迎来拆迁机遇的概率也随之大幅增加,对于这些大城市核心区域的老房子的业主们而言,说不定哪天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家要拆迁了,收获一笔意想不到的巨额财富,这种惊喜并非遥不可及。
房子买大不买小,一次选择,终身受益,许多刚需买房的朋友,总想着先买小户型过渡一下,这种想法真要不得,不如一步到位买大房,买大不买小的策略更具前瞻性。
为什么买大不买小?
小房换大房代价惊人,置换成本高,我们来算笔账,假设首套房总价200万,5年后置换400万大房。
卖房成本:中介费(2%)+税费≈10万;
买房成本:二套首付比例提高(如60%多付80万)、利率上浮(多还利息超50万);
装修折旧:小房装修投入20万,5年后残值不足5万。
这样算下来,综合成本可能超过百万,远超直接购买大房的价差。
我姐5年前也是贪便宜买了89㎡的小三居,后面生了二胎+父母来带娃,家里住不下了,只得给父母在同小区租了一套房。
现在被迫二次置换时发现同小区大户型涨了,自家小户型倒跌了。
要是置换的话,这隐形成本就大了,如果当初一步到位,就没后面这些事了。
①三四线城市的超高层
超高层终将是未来的贫民窟。
高层最怕电梯罢工,电梯寿命约20年,维修基金用完就得自掏腰包,但住户意见难统一,尤其租户多的楼更难,早高峰等3趟电梯是常态,高楼层爬楼梯直接崩溃。
再说这种小区人员密度高,人挤人=低质量生活,噪音、隐私全无,停车位靠抢,广场舞大妈占领唯一空地。
还有高层火灾逃生难,消防云梯最高只到18层,最上面的着火后只能听天由命。
等房子老了,修不起更拆不掉,物业摆烂,住户只能自认倒霉。
②远郊盘
武汉前几年的好几个远郊大盘,开发商承诺的学校现在还停留在PPT,周边配套荒芜得像无人区,公交地铁影子都见不着,上学上班通勤问题难解决。
开盘时锣鼓喧天,三年后维权群消息999+,随着新产品的不断背刺和大环境的下行,非核心区的楼盘泡沫被渐渐戳破了,房价腰斩都无人问津。
③海景房、度假房、小城市养老房等概念盘
这类房子谁买谁后悔。
当初买海景房的时候只是考虑周末和寒暑假有个地方玩,买完才知道海边真的不适合住人。
潮湿,风大,还时不时刮台风,不用多久,家具发霉,阳台栏杆摇摇欲坠,有些人买了海景房空置在那里几年,房子不住人都烂成什么样了。
买度假房的,年轻人只想满世界跑,怎么会每年都去同一个地方度假?
买养老房的话,老人刚开始可能愿意去住,但后面老人就不愿意去住了,小地方的养老房只适合旅居住一段时间,不适合长期居住,因为医疗配套,人文都跟不上,最终会闲置。
如果说买这些房产自己不住可以用来收租的,你想想一个月那点租金,租几年还不够装修费的。
所以,买房还得谨慎啊,牢记:买旧、买大、不买三。
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