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警探”林宇辉:画出被拐儿童的大人模样,给寻亲家长希望

剥洋葱people 2025-01-10 14:20:47

有的家长偶尔会想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在了,但当看到孩子“长大后的样子”,他们会觉得孩子还活着,还有希望。

文丨新京报记者 赵敏 实习生 武亮亮

编辑 丨彭冲

校对 丨杨许丽

本文6430字 阅读12分钟 1月8日一大早,林宇辉接到河南新乡寻亲家属杨军的电话。 上次见面是在四年前,杨军找到林宇辉,为他在4岁时走丢的侄女杨圆圆画一张长大后的人像。当年拍摄的一段视频中,杨圆圆的奶奶拿着孙女的画像,看了又看,舍不得离手。 几年过去,杨圆圆的样子或许又有了变化,这次打来电话,杨军希望林宇辉把画像“再调整一下”。 林宇辉今年66岁,退休前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首席模拟画像专家,2017年6月,他根据美国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视频,绘出了章莹颖被害一案的凶手画像,此后又画出人贩“梅姨”的画像。热播网剧《猎罪图鉴》就是以他为故事原型。 那之后,更多人知道了这位“神笔警探”,找上门来请他为失去的亲人画像。2018年,退休后的林宇辉为自己制定了“双百计划”——免费为一百位烈士和一百位被拐儿童画像。 林宇辉就画出的烈士模拟画像与烈士家属沟通。受访者供图 杨圆圆就是林宇辉“双百计划”中的一位。给被拐儿童画像的技术,专业叫法是“跨年龄模拟画像”。“三岁画老”,林宇辉得通过一张孩子小时候的照片,画出他们长大后的样子,甚至有时候,他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如何完成这项在别人看来高难度的工作?林宇辉说,这需要深厚的人像绘画功底,也得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强大的推理能力。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林宇辉的对话。

模拟画像,脸型很重要

新京报:你第一次为被拐儿童画像的过程是怎样的? 林宇辉: 最早接触的寻亲家长,是四川成都的出租车司机王明清。1994年,王明清两口子在成都九眼桥卖水果时,不到3岁的女儿凤娃子突然失踪。孩子从出生到被拐,没留下一张照片。 王明清为了找孩子吃尽了苦头,早先,他给成都各个小区送蜂窝煤,见人就问有没有见过他的孩子。后来开出租,车上每上来一个人,他都给对方一张寻人卡片。 几年后,他又有了小女儿和儿子。找我时,他拿着一张全家的团圆照给我看,中间的位置空着,说要等女儿回来时,补上这个空位。 没照片我怎么画呢?他开始描述,说凤娃子和小女儿长得很像,两个孩子都像母亲,大眼睛、双眼皮、方圆脸,我就参照这个来画像。 过了半年没什么消息,他又找到我,让我再给改改,我就又调整了一下。王明清把调整后的画像发到各个寻亲网站上,不到一年的时间,画像起了作用。凤娃子看到了那张画像,觉得和自己很像,就按照王明清留下的电话拨过去,一家人因此团聚。这是国内首个通过模拟画像找回来的孩子。 新京报:画这样一张画像需要多长时间?要注意哪些方面? 林宇辉: 一般一两天,快的话一天,关键要看资料是否丰富,这些资料包括父母的照片,以及家里其他孩子、舅舅、姑姑、姨等亲戚的照片。我需要从他们的多个特征中,选取有价值的部分。 先了解被拐儿童长得更像父亲还是母亲,从父母身上找特征。还要考虑到地域特征,比如四川人方圆脸多、长脸较少,鼻子也相对短;山东人长脸较多,尤其在胶东半岛;东北人则是长脸高鼻梁,鼻梁挺拔。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比如王明清女儿凤娃子,我画的第一幅稍微洋气了点,后来我也调整思路,一般女孩子被拐后,送到农村的比较多一些,所以我又把她画得稍微“乡村”一些。 另外,脸型很重要,是基本框架,圆脸、方脸、长方脸等要把握得准。当时看到凤娃子本人,我觉得自己在抓脸型特征这方面做得很好。 新京报:跨年龄模拟画像的难点在哪里? 林宇辉: 说实话,孩子在没发育成熟之前,模样都差不多,一般人是看不出脸型的。我们得考虑发育之后,孩子脸型和骨骼的变化,这就需要结合父母的样子来判断孩子的面部结构。所以,跨年龄段模拟画像不会百分百像,谁都没这个本事,但是得抓住其主要基本特征。 林宇辉在画室里。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AI(人工智能)技术能否应用在跨年龄模拟画像上? 林宇辉: 我也尝试过使用AI,但仍有一些人的特征是目前的AI画不出来的。不过AI技术可以和模拟画像结合,先用模拟画像的技术画出大致的模样,再通过AI生成人的照片。

发起“双百计划”,用技术帮助寻亲家长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画像的? 林宇辉: 我5岁开始学画画,爷爷是个画家,画人物画。他画画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看。他看我感兴趣,就给我张纸,让我在旁边画。 后来“上山下乡”期间,我给很多农民画了像。当交警后,我在宣传部门画油画。1987年,我被调到山东省公安厅做美术编辑,给《山东公安》杂志画连环画、插图,画了十几年。这些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2004年,《山东公安》停刊后,我被领导安排到刑警队做现场拍照的工作。后来,我偶然看到一个电视节目,讲河南开封有个文物盗窃案,警方抓捕嫌犯前进行了模拟画像。 我像是被点醒了,也想研究模拟画像。领导也支持,他觉得我做这个工作能填补山东省公安厅的空白。 我在家练习,后来又去火车站、农贸市场等人多的地方画人像。两年时间,我画了几万张,把画人像的规律掌握了,还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每次有人经过都多看两眼,把对方特征记在脑中。 现在,我画像速度比较快,也得益于当时的苦练。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给被拐儿童画像? 林宇辉: 退休之前,我一直做刑侦领域的模拟画像工作。2017年,我参加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第一次为一位革命烈士画像。那位烈士的遗孀已经83岁,两人没合影,烈士生前也没留照片。我根据烈士战友们的描述,画了一张模拟画像,老人看了后觉得很像。 节目播出后,很多人给我写信、打电话,有烈士的家属,也有寻亲家长。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经历骨肉分离,这对父母来说太残忍了,听着他们的故事,我常常会落泪。很多家长拿着孩子一两岁的照片去找,我觉得不现实,孩子长大后相貌变化太大了。 我是警察出身,想用自己的技术为被拐儿童家庭做一些工作,帮帮他们。2018年,我就搞了个“双百计划”。我的女儿在网上看到王明清的报道后,很受触动,跟我说了这件事。然后我就和王明清联系上了。之后,我也帮“梅姨案”中寻亲的申军良画了像,来找我画像的家长就越来越多了。 不到五年的时间,“双百计划”已经完成了。但目前能找到的被拐儿童只有十几个人,不多。 林宇辉为部分被拐儿童画过的跨年龄模拟画像。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跨年龄模拟画像在寻找被拐儿童的过程中能起到多大作用? 林宇辉: 其实,模拟画像在公安刑侦工作中,起的都是辅助作用,不能作为证据,但能提供一个方向,缩小范围。在拐卖案中也一样,有了画像,还得靠公安机关庞大的数据库,进行相关工作。 对寻亲家长来说,除了这种辅助作用,更多的时候,画像能给他们信心,在精神上给他们支持。很多家长拿到画像后就挂在家里的墙上,或者放在孩子的房间里。有的家长偶尔会想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在了,但当看到孩子“长大后的样子”,他们会觉得孩子还活着,还有希望。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剥洋葱people”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