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亲王杰书,是礼亲王代善的孙辈,父亲是代善的八子祜塞,后来被追封为和硕惠亲王。杰书是祜塞的三子,也是嫡次子。顺治六年,袭爵多罗郡王,赐号为康。顺治十六年,承袭祖父的爵位,由礼亲王改为康亲王。
康熙年间,爱新觉罗杰书曾担任奉命大将军,奉旨平叛,立下了功勋,得胜还朝后,在朝中担任议政大臣。

到杰书的曾孙辈时,人数已经多达52人。其中,有13人被朝廷封爵授官。今天来看一看这13个曾孙辈的仕途怎么样?
【礼亲王永恩(1727-1805)】永恩是雍正五年出生,8岁被赏封为多罗贝勒,很多近支宗室都没有这个待遇。乾隆十八年,80岁高龄的伯祖父巴尔图去世后,朝廷选择永恩来袭爵和硕康亲王。次年,永恩奉旨在八旗中掌管正黄旗觉罗学事务。乾隆四十三年,原礼亲王在战场上牺牲后,加恩让永恩承袭了和硕礼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嘉庆十年,79岁高龄的永恩去世。
【礼亲王永㥣(1729-1790)】21岁,乾隆帝下旨恩封永㥣为二等镇国将军。后来,没有晋爵了。乾隆五十五年,62岁的永㥣走完一生。嘉庆二十一年,朝廷下旨追封永㥣为和硕礼亲王。

33岁有幸进入宗人府中,委任为宗学副管,是正八品。十三年后,已经46岁的容耀,可以说在宗室中属于老者了,升了一级,担任宗人府宗学总管,为正七品官职。54岁因病退出官职。
【奉恩将军德明(1739-1791)】14岁父亲去世后,德明降袭奉恩将军。40岁入朝为官,授予正五品三等侍卫。52岁因病辞去了侍卫一职,后赋闲在家养病。
【三品城守尉善通(1742-1802)】26岁入宫担任三等侍卫,34岁擢升为二等侍卫,41岁再次升为正三品一等侍卫。十年后,乾隆帝外放这位族侄担任城守尉,官居正三品。但是,这个官职是地方大员,权力地位都要明显高于一等侍卫。

18岁承袭父亲的爵位,降为奉恩将军。后一直没有在朝中当官。
【奉恩将军善存(1747-1773)】17岁承袭父亲的爵位,递降至奉恩将军。27岁,英年早逝,膝下无嗣。
【辅国将军崇敬(1751-1801)】14岁袭爵三等辅国将军,后未入仕为官。
【奉国将军崇林(1752-1804)】24岁被恩封一等奉国将军,崇林娶了遏必隆的曾孙女,与乾隆皇十七子都是果毅公阿里衮的女婿。

22岁被恩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后无任职。
【奉国将军善永(1765-1791)】善永是遗腹子,父亲辅国将军谟广是乾隆三十年二月去世,善永是十月出生。次年,2岁的善永降袭奉国将军。乾隆五十六年走完一生,年仅27岁。

6岁袭爵奉恩将军,18岁担任副护军参领,官居四品。27岁擢升为正护军参领,位居三品。36岁,嘉庆帝让他外放,担任三品城守尉。次年,因病辞去了城守尉职务,在家养病。
【辅国将军良凤(1773-1826)】23岁父亲去世后,良凤承袭了爵位,由镇国将军递降至辅国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