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评蒋介石

阳了了 2024-05-23 21:10:49

评蒋介石先生诗二首

南怀瑾先生

(一)

海上争传走一龙

从来图谶总朦胧

毕生度德难容物

天下何人真负公

漫道扶馀堪立国

可怜后主不英雄

师王友霸千秋法

自负高明万事空

(二)

故园西去犹江东

陌上花开路未通

海外人闻望帝哭

钱塘归梦杜鹃红

师传王学迷心法

徒习山呼误乃翁

臣术无方君德薄

敢将成败论英雄

【评注】

(一)

海上争传走一龙,

从来图谶总朦胧。

毕生度德难容物,

天下何人真负公。

漫道扶馀堪立国,

可怜后主不英雄。

师王友霸千秋法,

自负高明万事空。

这首诗,对我们受当代中国教育出身的,先要了解三个比较重要的“典故”,才容易体会诗句中的内涵。第一、“图谶”,是中国文化中的专有名辞,这是指历代的国运预言学,古称图谶,它是阴阳气运的学说和各种神秘学的总称,例如童谣、谚语,以及《推背图》、《烧饼歌》等。第二、“扶馀”,是中古时代的国名,属于中国的附庸国,位于东北海外的岛国,一说是高丽(韩国)。而在唐代,唐人笔记的“风尘三侠”,虯髯公看过李世民之后,便鼓励李靖和红拂夫妻去帮助李世民创业,他自己便转到“扶馀”国,拥兵称王于海外。第三、“师王友霸”,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对历史哲学所说的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这首诗首联是说当年清明节的夜里,蒋先生逝世的那种突变的天象。一般民间都在传说,蒋先生本来是东海上的一个龙种投生,清明夜里,天变震动,是召他去归位了。所以怀师的诗句,便有“从来图谶总朦胧”的用语,他既不承认图谶之说的真实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它的想像性。第二联是说蒋先生自大陆撤退后,一直大骂部属与学生们无耻、自私、不负责,对领袖不忠……等等,尤其在台北草山(阳明山)创办革命实践研究院时,对第一、二期的学员们,多数属于黄埔老同学的将校,对他们的讲训,极为严厉。然而,背地里大家都在埋怨蒋先生的度量狭小,刚愎自用,不能容人容物,真正对不起他的人并不多,大半都是他自己在人事上处置失当,迫得无奈而起反抗的。第三联是说,不要认为远处海外孤岛,便可以像虯髯客一样在扶馀立国了。至于末联,见文知义,不必另作解说了。

(二)

故园西去犹江东,

陌上花开路未通。

海外人闻望帝哭,

钱塘归梦杜鹃红。

师传王学迷心法,

徒习山呼误乃翁。

臣术无方君德薄,

敢将成败论英雄。

第一个是历史故事,便是五代时代在浙江崛起称王的越王钱鏐,他少年失学,对文学的修养,当然不及他同一时代的南唐李后主父子。但他在出征的时候,寄家书给他的妃子,却有“陌上花开,则缓缓归矣”的华丽词句。后来到了宋朝苏东坡出守杭州,便拿钱王的这句话,演绎成三首名诗。

其一:“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还歌缓缓归”。

其二:“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微来。若为留得堂堂去,且更从教缓缓归。”

其三:“生前富贵草头露,死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第二典故,“望帝与杜鹃”。这是中国古代逸史上说秦代的时期,蜀国被逼而灭亡,帝子心有不甘,死而化身为鸟,昼夜啼哭,哭到泪尽血出,滴上杜鹃花上,所以后世另一种品种的杜鹃花,都变成红色了。鸟名望帝,花名杜鹃,乃至子规、鶗鴃都是这个三春鸣鸟的别称。唐人李商隐的诗便有“望帝春心託杜鹃”的名句,也是从这个故典脱化出来的。

怀师平时尝说蒋先生才度,不足以号令天下,然如钱鏐一样,据地称尊,或可为一世诸侯。不料怀师于美回国时,在香港购得孙中山先生亲笔书写,改残唐五代时贯休和尚送钱王一联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如有前谶。唯贯休原句乃“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此亦是历史以外偶合之事,岂非怪哉!

第三典故,“王学”是指蒋先生少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时,受到日本当年崇敬王阳明学说的影响,一生大谈心性之学。其实,他对心性真诠实在不通,而却用此来对人处事,作为从政治军的韬略,因而失败的一塌糊涂。这不是王学对与不对的问题,而只是在他的通与不通问题。

第四典故,“山呼与乃翁”。山呼,是指古代帝王政体,臣子上朝,向皇帝行跪拜礼,高呼皇上圣明,陛下万岁等呼声,犹如山鸣谷响一样,所以叫做山呼。蒋先生在北伐以后,采用义大利式、希特勒式、列宁式的搞个人崇拜,到处挂他的肖像,军公教人员以及民间一见,即要立正、敬礼喊万岁。中国人对个人崇拜的英雄主义真是根深柢固,积习难除。“乃翁”,是刘邦当了汉代的开国高祖,喜欢谩骂,“乃翁”是他的乡土话,口头语,等于现代人的“格老子”一样的口语。刘邦对陆贾说:“乃翁天下,在马上得之。”陆贾立刻反驳他说:“天下在马上得之,不能在马上治之。”陆贾、陈平等等敢于反对,就是臣道臣术的正确。汉高祖和唐太宗的肯接受别人意见,便是君道君德的成功。

0 阅读:26

阳了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