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3年、失业6年,无公司敢用他,饺子靠“哪吒”逆天改命?

我娱我乐 2025-02-12 21:29:30

在娱乐界的浩瀚星河里,饺子与哪吒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划过国产动画的长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 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一句 “我命由我不由天” 点燃了全国观众的热情,斩获 50 亿票房,登顶中国动画电影票房之巅,导演饺子也由此声名远扬。2025 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度来袭,好评如潮,让饺子又一次成为娱乐焦点。

饺子的动画之路,始于一次大胆且艰难的抉择。2002 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的优等生杨宇,在毕业前夕向母亲宣告自己要投身动画行业。在那个医生职业备受尊崇的年代,他的决定无疑引发了诸多质疑。但母亲那句 “你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给了他力量。辞职后的他,靠着母亲每月 1000 元退休金,在老宅里一待就是三年半。

生活极度拮据,他自学盗版软件,独自承担动画制作的所有环节。即便面对亲戚的讥讽和邻居的议论,他也未曾放弃。终于,2008 年,16 分钟的反战动画《打,打个大西瓜》横空出世,斩获 30 多个国际奖项,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才华,可当时的国产动画寒冬,让他依旧求职无门。

《打,打个大西瓜》走红后,杨宇成立个人工作室,后来更名为 “饺子”。2015 年,彩条屋总裁易巧看中了他的才华,两人一拍即合,饺子成立新公司,投身新剧本创作,开启了《哪吒》系列的征程。

《哪吒》系列的制作,是一场与困难的艰苦较量。《哪吒 1》立项时,国内动画电影制作流程不成熟,好莱坞两周能完成的特效,国内却要从头搭建。但饺子和团队凭借顽强的毅力,在全国 20 多个特效团队、1600 多人的努力下完成了这部包含 1400 多个特效镜头的作品。到了《哪吒 2》,面临 “续作魔咒” 和制作难度大幅提升的挑战,全片 1900 多个特效镜头、10000 多个特效元素,诸多宏大场面要求极高。为实现这些特效,影片集结全国 138 家动画公司,4000 多名制作人员,核心工作由国内团队承担。饺子对特效精益求精,一个镜头常常反复修改几十版,最终实现了全面的技术突破。

如今 45 岁的饺子,头发白了近半,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动画的热爱与执着。从决定转行到如今的成就,他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饺子和哪吒一样,不认命,凭借努力逆天改命,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在娱乐行业中拼搏奋斗的追梦人 。

0 阅读:21

我娱我乐

简介:感谢关注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