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中式养生局限时回归。
去年大家还在晒背、泡脚、八段锦,今年直接从这些小打小闹的养生小习惯过度到了内服食疗的阶段。
退休遥遥无期,养生刻不容缓。想要在65岁之后还能健步如飞地享受生活,从现在就要开始布局自己的健康大业。
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养生routine,这不就来了?
能吃苦的年轻人,发明了中药美式
成为健康中国宝宝的第一天,从早C开始。
曾经抱怨美式咖啡堪比喝中药,现在中药还真跟咖啡来了个梦幻联动。
走进一家中药咖啡店,装修风格十分小众,整面墙的中药药材、连排的暖壶保温杯,俨然就是一个中医馆的陈设。
感觉很快喝咖啡就可以刷医保卡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枸杞人参美式、陈皮红豆拿铁、五指毛桃美式…想到这些搭配的人要么就是天才药剂师,要么就是真的太能吃苦了。
放眼整个工作台,知道的这是在调配“药咖”,不知道的还是以为在抓什么十全大补方子,忍不住唱起周董那首歌:山药当归枸杞go~
哈尔滨的一家咖啡店更是直接走起望闻问切的流程,中医把脉开药方,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对症下咖”。
清热解毒的、醒脾和胃的、活血止疼的、滋肾润肺的…喝了这杯咖啡,真的能感觉到神秘的东方力量和西方饮品在肚子里水乳交融吧。
不过,这猎奇的口味也带来了次抛的顾客。
有人一次点了两杯。其中一杯像加了很多水的藿香正气液,另一杯像带点酸味的中药。
口感复杂到很难评。
养不养生不知道,味蕾受到的严重暴击到底是没地方伸冤了。
有人呲牙咧嘴地喝了一杯之后,留下一句“嘻嘻,难喝”,再也不会尝试第二次。
也有出身中医世家的朋友,对这一口苦涩可是情有独钟。
这也算是一种“专业对口”了吧。
中药咖啡多少有点魔幻,讲究适口性的年轻人不见得能把它当成长期的口粮。
但奶茶就不一样了。
奶茶加糖不健康,不加糖又喝了没劲,那么,加了半糖半中药的奶茶就恰好平衡了这种健康和口感。
瑞幸库迪打了这么久、各大奶茶店也为了联名抢破了头,饮品届的老大哥们可能做梦也没想到,打败自己的很可能是一个跨界选手。
从祛湿到护肝,从下火到养胃,从防脱发到护大姨妈,都市丽人和都市小帅最在意的健康问题中药奶茶都能统统解决。
(就是谁能来解释一下那杯“当代腰王”具体是补哪一块的?)
突然就悟了。
等到65岁在办公室跟同事拼单下午茶的时候,中药+奶茶的搭配绝对是老几位的不二选择啊。
一站式养生打卡,就在医院食堂
咖啡奶茶是喝了,肚子里还得来点“硬货”。
听过全麦吐司、杂粮吐司、碱水吐司,还以为老外们已经把健康烘焙做到了极致。
但是中式养生告诉大家——远远没够。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烘焙坊门口,排满了前来抢购养生面包的年轻人,但凡没赶上新鲜出炉的时间,你根本买不到热门款。
麦冬清润吐司、阿胶软欧包、黄芪养生包、荷叶消暑包、当归罗汉果吐司…熟悉的面包品类加上很陌生的中药食材,
面包脑袋看到以后惊呆了,这又苦又甜的搭配,不就是在隐喻自己的人生吗?
明明都是熟悉的面包品类,加上了药材之后瞬间变成了不得了的“宫廷御膳”。
就像对甜品最高评价是“不甜”一样,对中药面包的好评是:好吃,没什么中药味。
没什么中药味,但是有中药劲。
以后熬夜饥肠辘辘的时候再也不怕了,拿起一个库库炫嘴里,不仅毫无罪恶感,甚至还有点为自己的养生小举动而骄傲。
从小就听说,吃中药要忌辛辣、忌寒凉,但黑龙江中医院研发了一款中药冰淇淋,主打的疗效还是暖身驱寒,让贪凉和喜热的人都沉默了。
一口下去,满口的姜辣味直通全身,据说里面还加了西洋参、姜黄等多种中药材,足以驱赶冰淇淋温度带来的寒气。
外地网友立刻计划下一次尔滨之行,而本地人这回又看懵了:尔滨,你怎么到了夏天还是让人这么陌生?
会整活的中医院不只尔滨才有,柳州市中医院,直接把整个食堂变成了中药,从中餐到西餐、从主食到面店,一站式养生打卡。
这里的菜单就跟说明书一样,从功能到食材清晰明了,光是看一眼就觉得安心。
一碗汤底浓郁的牛肉面,汤是由黄精、葛根、肉桂等多种药膳熬制而成,连汤喝掉绝对的补气益气。
卤蛋,也是牛肉汤的汤底煮出来的,吃起来就跟一般街边卖的茶叶蛋完全不同。
吃完主食,再打包几个五行馒头,金木水火土,哪里缺就补哪里。
别家的奶茶喝了会失眠,这里的奶茶加了桑葚和益智仁,喝了甚至还能安神助眠。
甜度默认也就是外面奶茶店的三分糖,喝下去一杯完全没负担。
饭后甜品还可以再来点法式甜点。
平时吃烘焙食品总担心厨师为了口感好食材用量过猛,中医院出品的蛋糕,这下能放心吃了。
凡是去体验过的人,无一不感叹柳州市中医院食堂的魅力。
清淡、药香、入口微甜、满嘴都是养生的味道…药食同源,本来就是咱们的老传统了。
探店博主没想到,有一天会带着摄影机走进医院的大门;柳州市的市民们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把医院当食堂。
能让人没病也要来医院走两圈的,只有柳州市中医院的食堂了。
看得网友是在家急得团团转:赶紧全国推广,我没开玩笑。
中式养生的尽头:中医夜市
奶茶助眠、冰淇淋祛寒、面包甜品吃了不长胖…中式养生一出手,直接给脆皮年轻人的健康常识来了个倒反天罡。
如果觉得这一天到晚的食补还不到位,现在还有一种最city的行为,就是在饭后散步到中医夜市,让真正的中医为自己把脉问诊。
刚刚看到“中医夜市”这几个大字的时候,挖酱还以为是一群学中医的00后搞出来的抽象行为艺术。
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真的在摆摊号脉抓药针灸按摩啊。
印象中的夜市:老板随便坐,点哪家都能送过来;
现在的中医夜市:你去2号摊吃,你去5号摊吃。
一听中医连连摇头,再一听中医夜市,年轻人的DNA就狠狠动了。
当年看到天桥下面的零散游医你扭头就走,现在中医集体出来夜市摆摊你是一步也挪不动道儿。
放眼望去,全都是咱多少有点大小病的当代年轻人。
可不是么,退了休的老年人有大把的时间去医院看病疗养,咱白天还要打工的牛马,只能趁着晚上遛弯的时候照顾一下日渐衰弱的病体了。
除了咱们上面提到的药膳包子、养生点心,中医夜市最抽象的就是,它还真像年轻人常去的集市一样,可以集章打卡、参加游戏活动、购买文创。
一些轻松有趣的小流程走完,你就可以去各个医生的摊位把脉了,不同科室的医生会有不同的摊位,关键还是纯义诊不收费。
但是要记得提前瞄准好摊位,想拿到热门专家的排号不比医院里容易。
号好了脉,医生还会根据你的症状现场开始治疗。
艾灸、针灸、拔罐、刮痧…中医治疗四件套,为打工人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立下汗马功劳。
临走的时候,可以让医生简单开个方子,回家自己熬点中药喝一喝,这一趟中医夜市才算是没有白来。
连吃带拿、连玩带治,中医夜市的出现,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纷纷召唤自己的城市赶紧操办起来。
挖酱大胆预测,这可能是未来各地文旅吸引旅游的另一个大杀器了。
从啤酒泡枸杞到站桩八段锦,这几年养生的浪潮不断迭代,现在的年轻人更是和中式养生来了个双向奔赴。
中药面包和养生咖啡真的会让身体变得更好吗?可能并不绝对。
但这看似微小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年轻人越来越关照自己个人感受的一种投射。
不管为了生活奔波使我遭受了多少委屈,这颗心不能被辜负,这疲惫的身体更加不能被怠慢。
中药虽苦,加点糖浆便可苦中作乐;黄油奶酪虽不健康,但是配上黄芪和阿胶就能让我的罪恶被正负抵消。
无论如何,快乐就好。
坑已挖好,就等无脑的打工族自己跳了。吹得再神的奶茶都不如一壶陈年普洱来得实在[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