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开一人AI公司,真能月入10万?这碗鸡汤我劝你谨慎喝!

老杨AI进化论 2025-03-02 23:05:21

家人们!今天咱来聊个扎心话题——「辞职单干AI,月入十万不是梦」,这种标题你是不是刷到过八百回了?先别急着热血沸腾,我给你们讲个真实故事:

有个叫林晨的前广告人,2022年抱着PPT熬夜改方案时,偶然用AI生成了一张图,结果客户当场拍板:「这创意绝了!」。后来他直接辞职,靠5台电脑接单,给麦当劳做「青铜器汉堡」「青花瓷可乐」,一条作品报价六位数,彻底实现「一人公司自由」。

是不是听得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但真相是——林晨这样的成功者,凤毛麟角。数据显示,2024年靠AI月入10万的人不到5%,超过70%的「一人AI公司」活不过半年。那些教你「用AI躺赚」的课程,就像告诉你「只要买彩票就能中奖」——他们赚的不是AI的钱,而是你的焦虑钱。

一、你以为的AI创业:风口上的猪都能飞实际上的AI创业:99%的人都在裸泳

「用AI画图接单月入3万」「AI写小说周入过万」……刷到这些案例,你是不是觉得「我上我也行」?但没人告诉你,这些「成功者」背后全是血泪:

大三学生ZayG用AI给可口可乐做设计,前期被品牌方拒了47次,理由就一句:「你这AI味太冲」;

综艺导演陈坤转型做AI影视,为了接单直接住进客户公司,三个月没见老婆孩子;

就连林晨这种「顶流」,也为了AI作品的版权和客户打官司,差点赔光家底。

AI创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技术+商业+流量的三重绞杀战。你以为会敲几个提示词就能赚钱?醒醒吧!现在甲方比猴都精:「用Midjourney生成的图?这玩意我助理也能做,凭啥给你高价?」

二、月入10万的「一人AI公司」,到底做对了什么?反常识真相:他们卖的不是AI,而是「人设」

看透本质的人早就悟了——在AI赛道,技术只值30%,剩下70%全靠「包装」:

1. 立人设:林晨自称「数字艺术家」,给作品打上「AI+国潮」标签,奢侈品客户排队送钱;

2. 造稀缺:学妹娜娜用AI做宠物头像,专攻「萌宠+赛博朋克」小众赛道,客单价敢喊到500;

3. 玩心理:阿米拍AI悬疑短片《潘多拉的红灯笼》,故意留「穿帮镜头」让网友找茬,播放量暴涨百万。

记住:AI是工具,人才是IP。就像咪蒙当年写文章,重点从来不是文笔多好,而是「精准戳中读者G点」。

三、普通人想靠AI翻身?记住这3条保命法则别信「零门槛暴富」,要信「刀刀见血」

1. 技术不够,场景来凑:别和程序员卷代码!学娜娜用AI做「宠物生日写真」,抓住宝妈和猫奴的仪式感需求;

2. 流量在哪,钱就在哪:小红书接单、抖音卖课、视频号引流……ZayG靠发AI作品涨粉10万,后台私信挤爆品牌方;

3. 别当「AI工人」,要当「AI导演」:陈坤给张艺谋做AI特效,一句「成本砍到十分之一」,客户当场签单。

最后说句大实话:如果你连Excel函数都用不利索,却指望靠AI逆天改命——这和买不起自行车却想开火箭有什么区别?

行动指南:从「韭菜」到「大佬」只需三步

1. 测试: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100张图发小红书,数据最好的方向就是你的钱路;

2. 变现:接单报价遵循「成本×3」原则(时间+电费+软件费),别当廉价劳动力;

3. 放大:客户夸你「效率高」?立刻开发「AI+行业」课程,知识付费才是暴利。

家人们!AI不是金矿,而是铁锹——能挖到宝的,永远是那些看清地图、磨利工具、还敢对自己下狠手的人。记住这句话:「在AI时代,蠢人用技术,聪明人用人心。」

0 阅读:5

老杨AI进化论

简介:不止于AI,赋能认知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