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刻板印象合集:程序员都秃头,运营就是玩手机的

鸟哥笔记 2019-10-05 15:21:22

本文1590字

互联网公司,可能是存在刻板印象最多的地方;

不管是来自外部的,还是内部的。

人们对互联网公司里的每个工种都有自己“ 心里的那个模样” ;

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却不是想的那样...

-正文开始-

技术部

刻板印象:

程序员都会修电脑。

实际上 : 他们大多数时候也只是让你“ 重启试试 ”。

刻板印象: 程序员=黑客

实际上: 技术部门有前端、后端,还有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测试, 有的时候连自己写的代码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刻板印象: 搞技术的都 容易脱发,秃顶率高 。

实际上 :

现在, 全社会都面临着脱发和秃顶问题 。

刻板印象 :

一个“ 不穿格子衬衫不舒服 ”的群体。

实际上: 自从被”吓脑湿“ 变成一个梗后, 穿格子衫的程序员少多了 。

刻板印象 : 都是单身,加班加到没时间谈恋爱, 完全不懂浪漫。

实际上 : 不少都结婚有孩子了, 其实是感情生活最稳定的一群人, 只是 有独特的浪漫表达方式 。

产品部

刻板印象 : 人人都能当产品经理。

实际上: 你现在就给我当一个试试?

刻板印象: 经常和程序员打架。

实际上 : 很多时候工作中出现不同意见是正常的, 一团和气的公司都倒闭了 , 真 正打起来的都上热搜了。

刻板印象 : 和老板是一伙的。

实际上: 其实很多时候 帮技术团队挡了老板的不合理需求 。

内容/运营部

刻板印象:

玩手机的。

实际上:

要不是追热点谁愿意随时都盯着手机。

— 刻板印象: 打杂的。

实际上: 要全面发展,得跟上时代,所以没办法什么都得会一点。

— 刻板印象: 不就是写写字,到处复制粘贴一下吗? 很容易的。

实际上:

备选标题就有6个,能纠结一整天。

— 刻板印象: 可以随便写出爆款10W+, 凭借一己之力 ,让运营的全平台账号红红火火。

实际上: 上次写出10w+是运气好,下次10W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 没有一个完整和成熟的运营团队,就做梦吧。

刻板印象: 文案全部都学杜蕾斯,形式全部都学GQ实验室。

实际上:

老板要求的。

市场部

刻板印象:

全公司最能花钱的部门。

实际上:

想花钱得先有钱。 (很多时候预算根本不够,要求却还挺多)

刻板印象 :

擅长以小博大,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实际上: 求求你们不要再做白日大梦了!

刻板印象:

市场部全是美女。

实际上:

她们可能不拿自己当女人,甚至没把自己当人。

刻板印象:

满嘴跑火车。

实际上:

只有聊工作的时候能滔滔不绝 ,生活中是个死宅 (或者社恐)。

公关部

刻板印象:

都特别能喝酒、会应酬。

实际上 :

在这个行业, 喝咖啡的机会比喝酒多多了 。

— 刻板印象 : 夜晚工作居多。

实际上 : ???????? 此公关非彼“公关”, 不过 确实夜晚都在工作——做PPT。 — 刻板印象: 运筹帷幄,周旋在各种关系之间。

实际上: 每天被三件事折磨得焦头烂额: 写稿、改稿、删稿。

设计部

刻板印象 :

改一下画面很简单的,动动手指就好了。

实际上 :

你听说过” 牵一发而动全身 “吗?

刻板印象:

接了很多私活。

实际上:

很多时候自己的工作都改不完。

刻板印象 :

大触!化腐朽为神奇!

实际上 :

还有...

刻板印象:

互联网公司个个都是大牛。

实际上:

真正的大牛万里挑一,大多数人做着螺丝钉的工作,

只是在不断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为大牛。

— 刻板印象: 互联网公司里的工资特别高。 (特别是每年传的BAT年薪)

实际上: 那个只是平均数而已,许多互联网人拿的只是一份辛苦钱,体面也是自己挣来的; 再说了, 互联网公司加班也多呀。 — 就像内蒙古人都会骑马,云南人都会下蛊,广东人爱吃福建人等一样... 很多时候,这些只是为了 让一类人群更具辨识度,而调侃的”梗“。 每个互联网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他们很普通 ; 每个互联网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他 们很特别 。 实际上,根本不是分几次类或者几篇文章能说得清楚的。 对待上面这些调侃,我们互联网人可以笑笑就过去了。毕竟几天假期,要保持心情愉快呀~

-END-

作者:吓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