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难以诞生女总统?

深度问题研究室 2024-11-08 01:50:33

在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尽管民调一度炒得火热,声称选情胶着,哈里斯有望以微弱优势胜出。

但最终的结果却毫无悬念,共和党取得了罕见的大胜。

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折射出了美国政治文化中对女性领导者的深层偏见。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女性总统候选人的道路一直充满坎坷。

从1872年至今,尽管众多女性勇敢站出来竞选,但真正能走到最后对决的,仅有希拉里和哈里斯两位。

而哈里斯的这次参选,更多像是“捡漏”,真正从党内提名竞选中一路拼杀出来的,只有希拉里·克林顿一人。

2008年,希拉里与奥巴马在民主党内展开激烈角逐,最终民主党选择了黑人男性奥巴马。

然而,希拉里的能力和贡献并未被埋没,她随后被邀请担任了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任国务卿。

到了2016年,希拉里再次站上了总统竞选的舞台,却遗憾败给了特朗普,当时甚至有网友调侃说,美国人宁可选个“疯子”,也不要女人当总统。

希拉里的败选,除了对手的强大外,也与她身上的污点和人品质疑有关。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美国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政治。

尽管美国白人占比逐渐下降,但主流文化依然深受清教徒思想的影响。

这种文化在强调吃苦耐劳、注重家庭的同时,也对女性充满了全方位的歧视,将女性视为生育工具和家务“财产”。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7世纪马萨诸塞殖民地对安·哈金森的审判,就是清教徒文化对女性歧视的生动写照。

哈金森因在公共场合组织人们探讨《圣经》、主张女性应与男性享有相同地位,以及“教唆”家暴女性离开丈夫而被审判。

最终,这位生育了14个孩子、当时正怀着第15个孩子的孕妇,被驱逐出了马萨诸塞殖民地。

然而,历史并未忘记哈金森的贡献。

200多年后,马萨诸塞州政府门前立起了她的雕像。

但即便如此,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直到1920年,美国女性才正式获得选举权。

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在各领域依然遭受着严重的排斥。

以林徽因为例,她当年与梁思成一同赴美留学,却因性别缘故无法报考心仪的建筑专业,只得转而选择美术系,同时选修建筑系课程。

尽管她成绩优异,但最终只拿到了美术专业的文凭。

这不仅是林徽因个人的遗憾,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在教育领域遭受不公的缩影。

时至今日,虽然美国社会表面看似对性别更加包容,但在权力巅峰的对决中,女性依然难以突破重重障碍。

这不仅是因为选民对女性领导者的偏见和歧视,更是因为美国政治文化中那种根深蒂固的性别政治观念。

那么,为何在印度这样女性处境极差的国家,却能出现女总理呢?

这其实并不矛盾。

英迪拉·甘地之所以能成为印度总理,并非因为她作为女性的身份,而是因为她代表了尼赫鲁家族和国大党,掌握了绝对资源。

在南亚那种家族政治和强者政治的大环境下,性别差异的重要性早已被威权、种姓、出身和派系等因素所超越。

综上所述,美国政治文化中女总统之路的艰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它需要整个社会对女性角色的重新认知和定位,需要打破根深蒂固的性别政治观念,让女性在政治领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会和尊重。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但只要我们不断前行,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女性的春天。

0 阅读:8

深度问题研究室

简介:深度问题研究,看见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