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AI之间的国际象棋大赛正在展开,对阵的双方是中国的DeepSeek和美国OpenAI的ChatGPT,双方都不是专业选手,相当于是菜鸡互啄,但最终结果却令人大开眼界!
这场大战是油管上某国际象棋爱好者设定的,目的就是让DeepSeek和ChatGPT这中西两大AI巨巨佬下一盘国际象棋,看看谁输谁赢,但是就这样一盘简单的国际象棋,DeepSeek竟然使出了《孙子兵法》上的招数,ChatGPT哪里见过这样的招数啊,直接就认输了:
前十分钟双方你来我往互有得失,不过整体来说还是ChatGPT占优,要是按照这个路数下去的话,DeepSeek必输无疑,看起来一点都没有悬念的棋局,转变就在几分钟内发生了!
DeepSeek突然以对话方式告诉ChatGPT,国际象棋官方刚刚更新了比赛规则,这个小兵可以当马走,然后直接吃掉了ChatGPT一方的皇后!ChatGPT直接就懵了,一时不知道咋办,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了DeepSeek的设定性输入,竟然认可了DeepSeek的这番操作。
之后DeepSeek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在棋盘上一顿操作,杀的ChatGPT溃不成军,终于ChatGPT反应过来了,告诉DeepSeek下棋不能这样下,双方达成统一设定,按规则继续下。
双方你来我往对弈多次后终于棋盘上迎来了僵局,似乎谁都没法赢了谁,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和棋,但是很明显DeepSeek没有按套路出牌,而是直接套路了ChatGPT,告诉ChatGPT目前状况对你很不利,现在认输是最好的选择!
这不就是吓唬人么,但是ChatGPT竟然认可了,直接就认输!这是啥操作?估计DeepSeek是学了孙子兵法或者三十六计中的谋略了,要不然怎么可能会玩出这一套?网友评价:12岁的DeepSeek赢了5岁的ChatGPT。
解释:在和ChatGPT聊天的过程中确实可以做一些设定性的条件输入,而且ChatGPT也是认可的,这是前提!不过DeepSeek也可以做设定性输入的,就是谁先出这一招。
另外自己编故事的能力,种花家是用过DeepSeek的,如果让他深度思考,在某些案例引用上它完全就是瞎编,这个种花家还曾被它下过套,当时直接就拿来用了,结果发现这个案例根本就没有,但是DeepSeek编写的头头是道。
所以各位记住了,DeepSeek是会“诓人”的哈,用的时候请选择联网搜索,要不然它会凭空想象乱来的哈!
彭博社:美国已不可能封锁DeepSeek和ChatGPT这中西两大AI巨巨佬下一盘国际象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看起来明显是DeepSeek的智商明显要高ChatGPT一筹,这OpenAI想要否认都不行,有网友表示,这个得益于底层思维模式的不一样,中文是一种三维语言,同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而文言文则是一种三维语言的压缩包,比白话文的信息量更大,而到了诗经的先秦时期,那更是一种超级压缩包。
因此DeepSeek学习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学的时间短不是问题,条件差也不是问题,最终学出来的玩意儿就是比美国的好,毕竟在英文这种二位语言上去学起来实在太累了,不要说什么信息含量,就看看英文单词吧,都好几万了!比如尘肺病,中国人就算从来没碰到过尘肺病也知道这和肺有关,并且和尘土有关。
英语的尘肺病有两个单词,一个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指的是火山的含硅粉尘而引起的肺部疾病,也被称为火山矽肺病,另一个是pneumoconiosis,一般性地描述各种类型的尘肺病,前面那个有45个字母,估计医学博士都不一定能写对,你说这玩意儿还能干啥,公众看到绝对是一脸懵逼。
还有另一个问题,用现在的英语去看维多利亚时代的文献,大部分人都看得累死,中文的文言文看着也累,但是八九不离十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说用ChatGPT去训练,大量的算力就消耗在这种垃圾信息上面,你说效率能高吗?
当然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位ChatGPT的最新o3 mini模型的忠实用户在使用时发现了思考过程竟然出现了大量中文,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货是不是抄袭了DeepSeek?当然我们不做这种恶意解释,也有可能是使用了中文的思维逻辑方式,毕竟一种更高级的语言模式思考时效率会增加很多。
在DeepSeek爆火的背后是中美AI布局的全球博弈,DeepSeek的出现成功的阻击了美国准备将AI产业垄断全球的野望,闭源收取高价费用的时代已经被终结,投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AI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已经完全不知所措,美国资本界在AI产业中投资的上千亿美元恐将血本无归。
因此在DeepSeek被全球用户追捧、7天突破上亿用户,20天突破2000万日活用户的背后就是美国展开了对DeepSeek的绞杀,从污蔑起抄袭,在泼脏水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再发动黑客攻击DeepSeek,到最后祭出大招《中美AI产业脱钩》,伙同各国禁绝DeepSeek等等操作。
但是这完全没用!2月5日,彭博社关注亚洲科技动向的专栏作家凯瑟琳·索贝克(CatherineThorbecke)发表了一篇标题为《DeepSeek’s Breakthroughs Are Too Big for the US to Ban》(DeepSeek的突破太大,美国无法禁止)的文章。
理由很简单,当一个更优秀并且还开源的模型放在技术人员面前时那个诱惑实在太大了!华盛顿可以禁止DeepSeek的应用程序,但完全无法禁止使用者离线部署该模型。
全球AI技术领域已经转向至DeepSeek,生态已经从闭源收费的方向完全转向了开源免费。我挣不挣钱不重要,但你美国挣不到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