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上》这部剧里,周海阔和江小卉长达七年的感情最终走向破裂,这背后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激烈碰撞的结果。周海阔这个人,从小受母亲罗之梅的影响特别深。罗之梅就是追求自由随性生活的人,这种观念就像一颗种子,在周海阔心里生根发芽。周海阔长大后,就甘愿一直租房生活,他觉得房子不是束缚自己的东西,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他还重情义,追随发小谢望和去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享受热血拼搏的感觉。每天和谢望和一起为了梦想努力奋斗,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觉得特别带劲。他觉得人生就应该这样,充满激情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江小卉,全然秉持着另一种想法。她渴望稳定的生活,在她看来,物质保障是生活的基础。她希望周海阔能买一套房子,有一个安稳的家。她特别反感周海阔依附他人的状态,觉得他没有自己独立的事业,以后生活没有保障。她每天都为这些事情操心,和周海阔沟通,周海阔觉得她不理解自己,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这么一点点积累起来了。

有一次,周海阔在工作的时候,组长故意刁难他,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周海阔的脾气,哪受得了这个,当场就怒怼了组长,直接辞职不干了。他觉得自己不能受这种委屈,大不了重新找一份工作。

江小卉对周海阔的行事方式深感费解。她觉得工作哪有不受委屈的,忍一忍就过去了,为了这点事就辞职,太冲动了。她自己在工作上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忍辱负重,就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她认为唯有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方可获取稳定的收入,如此生活才有保障。

在择业观念方面,二人的分歧亦颇为巨大。周海阔特别支持谢望和创业,他觉得谢望和有想法、有能力,跟着他一起干肯定能成功。他愿意为了这份事业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哪怕失败了,他也不后悔。

江小卉不这么看。在她眼中,谢望和的创业计划可靠性匮乏,蕴含的风险过高。她希望周海阔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再去折腾不切实际的东西。她觉得创业成功的几率太小了,万一失败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两个人这些事,经常吵架,感情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变得越来越淡。

与周海阔、江小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夏凤华。夏凤华深爱着谢望和,这一点毋庸置疑。她未选择加入谢望和的创业团队。她宁可独自苦苦支撑着濒临破产的华子快递,也不愿依附谢望和。她觉得只有自己的事业独立了,才能在感情中和谢望和平等相处。

她每日于华子快递忙碌不休,尽管生意愈发难做,她从未萌生放弃之念。她知道,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坚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精神同频的基础上,如果一方总是依附另一方,这段感情迟早会出问题。

她看着周海阔和江小卉的感情走向破裂,心里也很感慨。她觉得江小卉逼迫周海阔分手,方式可能有些偏激,其实也是清醒地认识到了两个人精神不同频的问题。勉强相伴,不过是对彼此感情的消耗,终会令众人皆陷入痛苦的泥沼。她自己拒绝依附谢望和,也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她希望能在独立中找到与谢望和真正的共鸣。

从周海阔和江小卉的感情破裂,夏凤华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部剧想要揭示的情感本质。江小卉逼迫周海阔分手,她清楚地知道,两个人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无法调和的。她选择放手,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一种坚守。

夏凤华拒绝依附谢望和,也是同样的道理。她深明,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同等重要。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才能在感情中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她相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像周海阔和江小卉、夏凤华和谢望和这样的情感抉择。是应该像江小卉一样,在发现彼此不合适的时候,果断选择放手,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还是应该像夏凤华一样,坚守自己的独立,等待和另一半在精神上达到同频?这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有人以为,果决地放手堪称一种勇敢之举。如果两个人在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勉强在一起只会让彼此都痛苦。在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中消耗自己,不如早点放手,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就像江小卉,她经历了感情的痛苦,她也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也有人认为,坚守独立,等待精神同频才是明智的选择。感情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两个人在一起难免会有矛盾和分歧。如果一点小问题就选择放弃,可能永远都找不到真正合适的人。夏凤华的做法看似有些固执,她是在为自己的幸福努力。她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强大,总有一天会和谢望和在精神上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