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性生活就是打麻将,揭露中国2000多个县城中,普通人的生活

面包飞满天 2024-09-29 14:24:01

文 | L

编辑 | 面包飞满天

前言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小县城。”

这句话在网上很火,很多人把它当成段子看,但也有人把它奉为人生信条,在经历过大城市的“毒打”后,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考公考编,过上了稳定安逸的生活。

很多人嫌弃小县城节奏慢得像老牛拉破车,娱乐活动少得可怜,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未来,让人提不起一点劲儿。

不像大城市,高楼林立,灯红酒绿,充满了机遇。

但真的是这样吗?与高速发展的大城市相比,小县城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烟火气的小城

我想大部分人对于小县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慢”。

街道上车流稀疏,行人步履悠闲,就连街边小店的老板,也都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大多数县城居民还在睡梦中,街角的早餐摊已经升起了第一缕炊烟,宣告着新的一天开始。

“老板,来碗豆腐脑,两个肉包子!”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早餐摊老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热气腾腾的包子、滋滋作响的油条、清爽可口的豆腐脑……

简单却充满诱惑的早餐,唤醒了沉睡了一夜的城市,也开启了县城人悠闲的一天。

与大城市拥挤的地铁和令人抓狂的早高峰形成鲜明对比,县城的上班路显得格外轻松。

街道上车流不多,也很少出现交通拥堵,即使偶尔遇到红灯,也只需等待短短几十秒。

电动自行车是县城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又经济实惠。

毕竟上班地方离得近,甚至溜达着就过去了。

数据不会骗人,几年前,一个地图软件的出行报告显示,县城居民每天平均比大城市上班族多出两个小时的闲暇时间。

原因很简单:县城的晚高峰来得更早,结束得更快。

五点下班,路上最多堵个一刻钟就能到家,不像大城市,动辄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硬生生地把人变成了“地铁干饭人”。

更让人羡慕的是,县城人很少加班,更别提隐形加班了。

他们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能准点下班陪家人吃顿饭,才是正经事。

而都市中的人,为了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只能加班加点,每天披星戴月地回家。

这种“慢节奏”的背后,是县城独特的社会生态。

体制内的稳定工作是很多人的首选,是长辈眼中理想的“铁饭碗”,主打一个安稳。

而那些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则在县城的各个角落经营着小店,满足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而那些被称为“二流子的无业人群,则过着一种看似“无所事事”的生活。

他们白天睡觉,晚上“蹦迪”。

所有人就像是小县城的毛细血管,当它开始更新时,县城也就迎来了生机。

下午五点左右,当大城市CBD的写字楼依然灯火通明,大多数县城居民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

他们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共进晚餐,或是在街边小店点上几串烧烤,与朋友谈天说地,生活节奏明显慢于大城市,也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顺便约个周末去周边自驾游,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有些人当然想过回老家发展,那里有熟悉的环境和亲切的方言。

可是,一想到县城里那张由人情关系编织的网,就犹豫了。

在县城,人就是“关系”。

在这里,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家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明天就能收到隔壁阿姨送来的“回礼”。

谁家有个大事小情,街坊邻居都会热心帮忙,这种人与人之间亲密互助的关系,是大城市里难以感受到的,住在对门一年多,可能连招呼都没打过。

但“熟人社会”也有令人头疼的点。

买房装修要找熟人,孩子上学要找熟人,就连去医院看病都要先托人打听哪个医生医术高。

这种“人情社会”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就是人际关系的“负担”,让人喘不过气。

夸张一点说,在县城,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你的工资、你的恋爱、你家的家长里短,都会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今天你在商场跟人吵了一架,明天就能传遍整个朋友圈。

“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这句很经典的话在县城中似乎就不太适用了。

前几天,家族群里疯传“吃香椿能抗癌”,家人信以为真,天天逼你吃香椿炒鸡蛋。

你试图解释这是谣言,却被一句“专家的话能信吗?”怼了回来。

当然,县城并非只有家长里短和无休止的八卦。

还有麻将。

小城的娱乐

说到娱乐,麻将几乎成了小县城不可或缺的“社交货币”。

茶余饭后,约上三五好友,搓几圈麻将, 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联络感情。

虽然娱乐方式相对单一,但麻将馆里的“碰”“杠”声也别有一番韵味。

“今天运气不错啊,又赢了不少吧?”

“哪里哪里,运气好而已。”他一边洗牌,一边和牌友聊着家长里短,从孩子的教育问题,到最近的热门电视剧,无所不包。

对他们来说,麻将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情世故的体现。

而麻将本身的社交属性,也让它成为了人情社会中的“润滑剂”。

“三缺一快来!”很多人串着门就把麻将给打了,打着打着也都熟络了,感情这不就好起来了。

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小城生活或许有些“土”。

除了打麻将,就是跳广场舞,再不然就是去网吧、KTV、剧本杀,跟大城市的丰富多彩相比,简直是乏善可陈。

精神文化生活,除了每年春节期间的庙会,几乎没有什么大型的文化活动,图书馆、博物馆更是门可罗雀,年轻人只能通过网络来获取精神食粮。

“快帮我砍一刀”,拼多多一些类似的购物软件,是很多人诟病小城市关系的重点。

不帮忙砍天天不见抬头见的,关系人情可能有点瑕疵,帮忙砍了又感觉很烦人,浪费时间。

它就像是人际关系的“试金石”,考验友情。

尽管说了很多小城的不好,但很多人总结起来,最后还是留下了答案。

“安逸”,只有这两个字便够了。

我曾经问过一个回县城创业的大学同学,为什么放弃大城市的机会。

他说:“在大城市,我感觉自己像个机器,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回到县城,我能感受到生活的温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真实,生活节奏也更舒服。”

他的话,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县城生活。

也许,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和机遇,但这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和安逸的生活节奏。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小城的生活虽然安逸,却缺乏挑战和机遇。

他们渴望的,只有大城市才能给予。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曾经激励了无数年轻人来深奋斗的口号,如今听来却多了几分辛酸和无奈。

“加班、内卷、996”,这些互联网黑话很真实,压力和焦虑是很多人的代名词。

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让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为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不得不背负几十年的房贷,成为“房奴”。

大城市的人际关系,也远比小城复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彼此之间充满了疏离感和冷漠。

很多在城市里的人是家里人的骄傲,“谁谁谁在北京工作,谁在上海开了公司很厉害”,说起来很有面子,但想按时回家吃顿饭都没时间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逃离”还是“回归”?这道选择题,困扰着无数在小城和大城市之间徘徊的年轻人。

最终的选择,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小城和大城,就像人生的AB面,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无奈。

我们没有必要去评判哪种生活方式更好,重要的是“合适”。

总结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要用心去经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如果你选择留在小城,那就享受小城的宁静和安逸,钱包虽然不鼓,但也有自己的“滋味”。

如果你选择去大城市打拼,那就勇敢追梦,努力向前。

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自己想要去哪里,并为之努力。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2024-4-18 《选择回到县城的大学生:有人收入超7000,有人看重小城市的稳定生活》

人民网 2015-7-30 《人民日报今日谈:农村那么大,只能打麻将?》

华夏气候 2023-2-1 《除了性生活就是打麻将 -- 中国2000多个县城生活实录》

金融时报 2024-6-18 《小县城,这次赢在了哪儿?》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