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超联赛的局面可谓是一波三折,眼看着大部分俱乐部还在绞尽脑汁“活下去”,某些俱乐部的困境和管理层的崩溃,简直让人看了不禁摇头。
尤其是沧州队,最近那一堆乱七八糟的事儿,简直可以当成足球圈的“负面教材”了。
更别提一些球队的欠薪问题,搞得整个中国足球圈像是个不太靠谱的打工场,球员、教练员、甚至是管理层,都已经到了“一个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地步。
首先说沧州队的事情。
你看,俱乐部原本和广州队一样,算是勉强完成了准入资格,大家也都以为能喘口气。
结果,没多久,球员们就跑到社交媒体上开始“讨薪”,真的是让人觉得这场闹剧越来越像一场“翻版的闹剧”。
其中有个特别出名的球员——韦世豪,直接就在微博上喊话足协“我要钱”,就差没直接来个“我马上去打工”的表情包了。
结果这一下,足协的面子直接被撕了个底朝天,整个足坛又陷入了更大的尴尬局面。
更让人惊讶的是,沧州队的球员,像郑凯木、王鹏、么旭辰这些球员都站出来,联合发声讨要薪水。
咱们都知道,球员心态最不好就是“钱没了,未来没了”。
你说,比赛没踢好,结果还得忍受工资拖欠,真心让人替他们心疼。
但是更戏剧性的是什么呢?外援们也不打算“忍气吞声”了。
比如奥斯卡,大家都知道他曾经是中超联赛里的大牌外援,整天在球场上跑得飞快,结果如今反倒是被拖欠工资。
眼看着自己的辛苦钱一分都没见着,他最后竟然选择把沧州队告到国际足联,足协为了给他“找个说法”,只好引入了中超新军云南玉昆来接手这个棘手的问题。
这一操作让外界看的简直是目瞪口呆——这些俱乐部管理层到底在想什么?都到这种地步了,居然还是没能把这些基本的财政问题给解决好。
有网友评论道:“中超到底在干什么?这些球队的财务管理问题真的是一环套一环,乱得让人头疼。球员迟迟收不到工资,主帅和总经理也开始“跑路”,这哪还有半点职业联赛的样子?如果再这么拖下去,整个联赛恐怕会变得名存实亡。
至于沧州队的教练,李霄鹏,这几年也真是“命运多舛”。
他本来在2018和2019年都获得过中超最佳教练奖,算得上是本土的“足球名帅”,可谁知道,命运却让他在国足折戟沉沙,球迷对他口诛笔伐,直到现在的沧州队,也没能撑起局面。
工资都没有着落,李霄鹏这次又陷入了“工资无着”的困境,简直可以说是“风头正劲”时,命运却给了他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而沧州队的总经理肇俊哲,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家记得他曾是中国足球的国脚,走到今天,他都已经是沧州队的总经理了,但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原本想靠着转型去改变俱乐部的命运,结果也像掉进了“深坑”。
他的工资也一直没有着落,眼看着球队四面楚歌,肇俊哲也终于宣布,自己可能要卸任了,告别绿茵场的日子来临。
实话说,肇俊哲的下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超当前的尴尬现实:无论你是教练还是总经理,哪怕有再强的能力,也难以改变一个俱乐部在困境中的无力感。
除了沧州队,梅州的情况也是扑朔迷离。
梅州队这个赛季一直在下滑,大家曾经对它充满期待,结果现在却仿佛进入了“退无可退”的状态。
从联赛倒数第二的位置来看,这支球队的处境也很不妙。
它甚至被认为是“中甲汉堡”,原本预期能有个大飞跃,但如今也只剩下“涣散的势头”。
而梅州队到底能不能成功递补,也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资金短缺,梅州市政府虽然为球队拉来了一些赞助,但能不能用这些有限的资金来填补球队的窟窿,依然没有确定。
能不能通过这些资源“活下来”,可能还是个谜。
再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超联赛的整体问题,也绝不仅仅是一个俱乐部的问题。
中国足球的经济结构和经营模式本身就是个“怪圈”。
各家俱乐部的财务状况普遍不稳定,背后依赖着那些企业或者是政府“输血”才能维持运营。
像一些俱乐部靠着有钱的老板,日子过得舒坦;而另外一些“穷困潦倒”的球队,只能靠政府和各种赞助商来勉强维持生计。
这样的局面,造成了中超各队在资金分配上的极不平衡,更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老大哥”在捧着小弟的局面。
就目前来看,中超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
到底能否在这片“烂摊子”中找到一条生路,实在是让人很难预测。
像沧州队和梅州队这种“焦头烂额”的局面,反映了当前联赛内外各种深层次问题的冰山一角。
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经济模式,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这样的“乱局”恐怕会继续下去,越来越多的俱乐部会陷入类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