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多家老字号持续一周大排长龙,北京人就这么喜欢元宵吗

北京戯言顽主 2025-02-12 10:35:03

今儿个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今天,这个‘年’就算落下帷幕了,为了营造出,春节最后一个节日氛围,不少媒体提前一个礼拜就开启了‘预热模式’有人鼓吹各地的旅游景点儿,有人解析元宵节的历史起源,有人为了蹭取热度,甚至还拿‘元宵’中的馅料大做文章,生怕大伙儿不知道,马上就要过‘正月十五’了。

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正月十五’就是个出门儿比赛消费的日子,哪儿的人多就去哪儿,白天上故宫,王府井儿,南锣鼓巷,夜里逛灯会,泡酒吧,主打一个‘我行我素’但北京人不一样,尽管在‘除夕’这段时间,已经和家人团聚过了,可按照老理儿来讲,元宵节还是要跟亲人聚在一起的。

简单来说,元宵节和‘除夕夜’大年三十儿一样,全家人都得到齐,一大家子整整齐齐,一个不落,围坐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除夕必吃的是老家儿包的饺子,而‘正月十五’北京人必吃的是传统‘元宵’。

于是在‘正月十五’的前四五天,京城各大老字号的门前,就排起了长龙,有网友还特意在网上发帖提问,这么多老字号都卖元宵,到底谁家的最好吃,性价比高呢,这个问题,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好回答是因为它就是个‘元宵’里面无非就是揣了个糖块儿,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山楂,黑芝麻,核桃仁儿,玫瑰等等。

它不像北京其他吃食,比如门钉肉饼,炸酱面,糊饼一样,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馅料不骗人,肯定不会到难吃的程度,不好回答的则是因人而异,有人吃惯了南城的手摇‘元宵’就觉得这儿的地道,但也有人觉得跟超市里买袋儿装‘元宵’更容易储存一些,所以这就得因人而异了。

不过,在老北京人眼中,确实有这么几家老店,每年一到这个时候,都会准时上它家买些元宵,提溜儿回去,第一个是老崇文·磁器口的锦芳小吃,从早晨开始一直到晚么晌儿,见天儿的排队,除了各类老北京小吃,豆汁儿,焦圈儿,炸糕,艾窝窝外,纯手工的现摇元宵同样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开业这么些年来,确实没走过样儿,尤其针对于老崇文,一到正月十五,甭问,吃的准是它家的元宵,这几天,咱北京城的天气,一直都没回升,出门儿还像除夕那时候一样,要多冷有多冷,可即便迎着十级寒风,也照样阻挡不住老北京人排队去买元宵。

价格方面,还跟过去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什锦=36,黑芝麻,可可,山楂,桂花,蓝莓,五仁儿,散装均为40一袋,只有低糖的是42,家里人不多的话,买上一袋儿足够吃了,除此之外,交通也很方便,坐地铁也好,公交车也好,基本就是下车就到,常年被老北京人推上榜首,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家,宣武牛街,满恒记,前不久跟多个美食平台上,满恒记的元宵霸榜全网第一,一时间,可谓刷爆了北京人的朋友圈儿,现场的排队盛况,丝毫不逊色于锦芳,不同的是满恒记今年玩儿的是特质元宵,所有口味,三十颗一律48,装进礼盒儿的话,也只是收十块钱的成本费。

价格方面确实做到了‘亲民’本身就是宣武牛街,口碑非常棒的涮肉馆子,所以买它家的元宵,肯定错不了,不过从身边儿朋友口中得知,从昨天开始,很多口味就已经都卖完了,建议您去之前,还真得提前问清楚,不然的话,排队不说,还白跑一趟,侧面也说明了满恒记家的元宵,做的确实像样儿。

第三家,鸦儿李记,它家店现在可以说是遍布京城,甭看分店一家一家地开,但人家在品质上从未翻过车,不然的话,北京人是不会数十年如一日,上它家买元宵的,跟牛街和和平里两家店,同样也得排队,只不过用不着您排十几分钟那么夸张。

价格为38元30个,10元半斤,15个,只有爆浆的更贵一些,这样的定价真正做到了为老街坊着想,因为有的家庭,老人吃不多,孩子上班儿忙,没法回来,买多了属实吃不完,来上半斤,老两口儿尝个鲜儿就行了,值得一提的是看到北京人排队买元宵的名场面后,有京黑恶意吐槽,来了一句,为什么北京人这么爱凑热闹,不就是个元宵,至于吗?

很难想象说这句话的人,出于什么心态,骂您两句,您又不愿意,不骂您吧,是真为您的无知感到着急,要知道,北京人排队买元宵,并不是瞎凑热闹,过什么节,吃什么,这是老北京人一直以来的传统,用老话来说,元宵象征着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小时候,家大人常说‘吃了元宵会长智慧’长大后听,感觉就是老家儿的一句话玩笑话。

但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元宵长得饱满,像极了脑袋,再者说今儿个正是天官赐福的好日子,吃口元宵,讨个吉利,北京人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现如今已经没有年味儿了,北京人只能在‘吃’这方面找回些曾经的美好记忆,所以冒着寒风大排长队,完全是情理之中,并不是网红口中所讲的那样,北京人只是单纯的为了凑热闹。

话说到这儿,春节期间一直没有发文儿,在这里,给屏幕前的各位老街坊拜个晚年,吃上一碗元宵,愿您生活香甜,香在嘴里甜在心间,吃上一碗元宵,幸福团圆美满,祝您开心永远,这是我的心愿!祝您元宵节快乐!

0 阅读:0

北京戯言顽主

简介:北京人北京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