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来的博士,惊艳出圈

人易相知不相忘 2024-12-30 23:20:45

在民乐的浩瀚星空中,刘雯雯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手持唢呐,吹奏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旋律。她的人生,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剧本,充满了无数的精彩与波折。

唢呐也要有国际范儿

刘雯雯出生于唢呐世家,父母皆是唢呐技艺的传承者,父亲刘宝斌是山东鲁西南小铜唢呐第七代传人,母亲刘红梅是唢呐咔戏第十二代传人。

可以说,她的成长伴随着唢呐的音符,连胎教音乐都是唢呐乐曲。然而,童年的她却对唢呐充满了排斥。

初学唢呐时,那是一段充满艰辛的时光。

在家练习,隔音不佳引得邻居频繁投诉,无奈之下,母亲带着她每日凌晨四点便起身,赶赴植物园。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刺骨,夏日的蚊虫肆意叮咬,可母女俩从未放弃。

有一次,练习中的刘雯雯被毒虫蛰手,疼痛难忍,母亲却要求她吹完再哭。在学校的演出经历更是让她的心灵遭受重创,同学们的嘲笑让她对唢呐避之不及,觉得这 “土气” 的乐器不该是女孩该干的行当。

但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15 岁的刘雯雯在父母的陪伴下从山东来到上海,为刘英吹奏了一曲《怀乡曲》,刘英慧眼识珠,认定她是可造之材,甚至愿意资助她的学业,从此刘英成为了她人生路上的恩师与指引者。

2017 年,刘雯雯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她受著名指挥家谭盾之邀,登上了悉尼歌剧院的舞台,成为在此独奏的唯一一位唢呐演奏家。

谭盾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她,让她明白唢呐发展需要国际化。从上台的步伐到演出服装的选择,她都经历了一次全新的蜕变。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上,她用祖传的唢呐咔戏演绎《百鸟朝凤》,台下 2000 多名外国观众被深深震撼,那一刻,她心中涌起无限自豪,小小的唢呐也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2020 年,上海音乐学院首次招收唢呐表演艺术研究类博士,刘英鼓励刘雯雯报考。

尽管考博之路充满艰难,要求考生连续吹奏 60 分钟,这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但刘雯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启了魔鬼训练,每天吹奏 12 小时以上,汗水湿透了一套又一套衣服,甚至练出了腹肌,最终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网络上的流量汹涌而来,既有无数的点赞,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人嘲讽 “吹唢呐的博士?那是不是搓澡的也能当博士?”

但刘雯雯却以温柔而豁达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在她眼中,唢呐于她有着 “传承、传播、传授” 的重要意义,那些负面声音也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唢呐,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传到我这代,只剩我一人”

刘雯雯深知传承唢呐的重任在肩。

曾经,唢呐在家族中传承有序,父母的兄弟姐妹大多以唢呐为生,可到了她这一代,传承人数急剧下降,只剩她一人坚守。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她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尝试与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等跨界合作,虽然起初内心忐忑,但秉持着 “创新不离根” 的信念,她勇敢前行。

近两年,上海学唢呐的小朋友逐渐增多,人们对唢呐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从曾经只在红白喜事出现的 “土气” 乐器,变成了如今的国潮代表。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开始重新审视和重视传统民族乐器,唢呐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乐器,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和喜爱。相对一些大型乐器,唢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小朋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和表演。

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或成立民乐团,为小朋友提供了接触和学习唢呐的机会。

粉丝们的支持更是让刘雯雯倍感温暖,元旦收到的那幅描绘她悉尼歌剧院演出的油画,上面 “唢呐登场,非同凡响” 的字迹,仿佛是对她坚守初心的最好回馈。

刘雯雯,这位唢呐界的 “天选之女”,用她的坚持、勇气与创新,在传承唢呐的道路上不断书写着新的篇章。

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唢呐演奏者,更是一位无畏的文化传承者,让我们期待她在未来能为唢呐艺术带来更多的惊喜与辉煌,让唢呐之声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久久回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