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妇科的临床实践中,产后爱出汗这一现象极为常见,中医将其命名为“产后自汗”或“产后盗汗”。这一症状看似寻常,实则蕴含着人体阴阳气血的深刻变化,关乎产妇产后的康复与健康。
产后自汗与盗汗,虽同为出汗异常,但在症状表现、病因病机及治法上却各有特点。气虚证者,产后汗出较多,难以自止,稍一活动便汗出加剧。观其全身,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恶露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舌象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象虚弱。此乃分娩过程中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固摄津液,致使汗液外泄。治疗当以益气固表、和营止汗为法,使气充而津固。
阴虚证则表现为产后睡中汗出,甚则湿透衣衫,醒后即止。患者面色潮红,头晕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恶露量少,色红质稠。舌红少苔,脉细数。产时失血过多,阴血亏虚,虚热内生,迫津外泄,故而盗汗。治法当滋阴养血、生津敛汗,以补阴血之不足,制虚热之妄动。
营卫不和证,产后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恶露正常或量少。舌淡苔薄白,脉缓。产后气血虚弱,营卫失调,卫外不固,营阴失守,故汗出恶风。调和营卫之法,可使营卫和谐,汗出自止。
血瘀证者,产后汗出不止,恶露不下或下亦甚少,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涩。产后瘀血内阻,气机不畅,影响津液的正常输布,导致汗出异常。活血化瘀、理气止汗之法,可祛瘀通络,使气机通畅,津液输布正常。
从崇文中方大阴阳理论能量学说的角度来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阴阳强调的是能量的强弱。产后爱出汗这一症状,实则是人体大阴阳失衡的表现。在人体中,肾为先天之本,藏有元阴元阳,是人体能量的源泉。若肾没有足够的能量打开命门,气便如同游离的日光,四处游荡,形成浮阳。浮阳所到之处,烘烤着体内的津液,导致津液外泄,从而出现产后爱出汗的症状。
要从根本上解决产后爱出汗的问题,必须从大阴阳的视角出发,让肾的能量充沛,打开命门,引火归元,引导气归其位。如此,才能使精化气、气化精的循环恢复正常。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在补肾的同时,还需肝肾同补,生精生血,以恢复身体的健康。
产后爱出汗虽为常见症状,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医理论。通过辨证论治,结合大阴阳理论能量学说,从整体出发,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可使产妇身体逐渐恢复健康,避免产后诸多疾病的发生。作为中医从业者,我们应深入研究这一病症,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为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