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天尺抗风加固,支撑结构计算,台风等级对应,沿海实践案例

我是刘晓彤 2025-02-23 08:47:59

量天尺抗风加固、支撑结构计算、台风等级对应及沿海实践案例

在种植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观赏体验,其中量天尺就是这样一种比较特别的绿植。量天尺,也有叫它火龙果的茎,因为它和火龙果植株是同属的。它的茎是三棱柱状的,长得长长的,一节一节的,而且特别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

在一些沿海地区,大家都知道台风经常来串门,这对种植的植物可是个不小的考验,量天尺也不例外。很多种植量天尺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痛点,比如说在台风季节,没做好防护的量天尺很容易就被吹倒或者吹断,那可就白种了。就像我有个朋友在广东沿海地区种量天尺,之前没重视抗风加固这事儿,有一年台风来的特别猛,他种了好几年的几株量天尺就被台风霍霍得不成样子,心里那个难受啊。

那我们先说说量天尺在不同场景中的种植情况。在居家阳台种量天尺的人不少,把它养在那里,看着它一点点长,开花还挺美的。在办公室里呢,量天尺也能给单调的办公环境增添一份绿意。在咖啡厅等休闲场所,如果有量天尺点缀,会显得很有热带风情。在不同的地域、地形和地貌下,种植量天尺也有不同的讲究。

在华北地区,气候比较干燥,种量天尺就要特别注意保湿。我听说有个河北的网友分享他种量天尺的经历,因为干燥的问题,量天尺生长得特别慢,叶片都有点发黄。后来他就每天给它喷水,还在周围环境里放了加湿器,情况才好点。

再说说量天尺的品种对比吧。除了我们常见的那种比较常见的量天尺品种,还有一些冷门的品种。比如说金盏银盘量天尺,它的茎部颜色就和普通的量天尺不太一样,有点发黄的感觉,花朵也比较特殊,颜色更浅一点。还有白瓷量天尺,茎的颜色白白的,特别好看,但是这种在适应环境方面可能和普通量天尺也有区别。另外,火龙果原种量天尺,它的藤蔓长得更粗壮一些,花朵也更大。还有单刺量天尺,它的刺比较少,在修剪的时候比普通的量天尺方便很多。

那为什么量天尺在台风天气容易被损坏呢?这就要从它的植株结构找原因了。量天尺是三棱柱状的茎,虽然有一定的韧性,但是整体比较细长,在强风的吹拂下就容易晃动。而且量天尺的根系相对来说不是很发达,尤其是在一些排水性比较好的土壤里种的,根系扎得不是特别深。就像我在福建沿海认识的一个种植户,他说他在种植园里选的地土壤很疏松,量天尺在里面长得倒是不缺水,但是根系就像盘在浅层土壤里的小蛇一样,不够牢固。

那怎么计算量天尺抗风的支撑结构呢?其实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说台风的等级,不同等级的台风风力是不一样的。像我们常说的7级风,风速大概在13.9 - 17.1米/秒,这个时候一般的支撑可能就很危险了。如果是10级风,24.5 - 28.4米/秒的风速,那对量天尺来说简直就是巨大的考验。在设计支撑结构的时候,要考虑到量天尺的高度、粗细,还有它种植的土壤类型。如果量天尺种在沙质土壤里,那支撑结构就要更牢固一些,因为它扎根不牢靠。如果种在黏土里,土壤本身有一定的束缚力,支撑结构可以相对简单一点。比如我在广西的一个亲戚,他在自己的小果园里种量天尺,因为土壤比较黏重,他只是简单地用几根木棍绑在量天尺上,在当地没有特别强台风的时候,基本可以保证量天尺不被吹倒。但是他听说在一些海边砂地种植量天尺的时候,要用钢管或者更粗更结实的木杆来做支撑,而且支撑的角度和绑扎的位置都有讲究。

关于量天尺的抗风加固和支撑结构,我们可以这样想。对于一些比较高的量天尺,最好能在距离地面三分之一处开始,用支撑物固定。如果是3 - 5天的短时期台风预警,可以用比较轻便的支撑,比如用几股尼龙绳捆绑在有牢固固定点的柱子上,像那种小区健身器材旁边的柱子就很合适。如果是7天左右可能有台风,就要考虑用更粗一点的木杆,大概直径在5 - 8厘米左右,用麻绳或者铁丝把量天尺和木杆绑扎好。绑扎的位置要选择在量天尺的棱角比较平的地方,这样受力更均匀。要是15天左右可能有台风,而且台风等级可能达到10级或者更高,那就得用钢管做支撑了。钢管的粗细可以选择直径8 - 12厘米的,除了底部的绑扎,在量天尺离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也要做个横向的支撑,防止量天尺弯曲。

我记得在海南有个种植园,在建造量天尺种植区的时候,设计师就特别考虑到了台风的问题。他们在每个种植行的量天尺两侧都设置了钢管支撑,支撑的角度大概是45度,这样的角度可以让量天尺在台风来临时更好地分散受力。而且他们用的钢管长度根据量天尺的高度做了调整,最高的量天尺搭配两米高的钢管,最矮的搭配一米五的钢管。这个种植园在海南这个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这么多年很少有量天尺因为台风受损。

再从时间维度看看量天尺的生长和抗风加固的关系。在它刚种下的一个月内,这个时候的量天尺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脆弱,根系还不发达,所以我们给它做支撑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能用太大的力气绑扎,不然容易伤到植株本身。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用那种很细的竹竿就可以了,主要是起到一个简单的引导作用。等过了一个月到三个月,量天尺的根系开始生长,茎干也粗壮了一些,这个时候可以把竹竿换掉,换成更合适的木杆或者钢管,重新加固支撑结构。如果种植的是量天尺幼苗,等它生长三个月到半年的时候,就要开始经常检查支撑结构的稳固性了,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

从地域差异来看,在南方温暖湿润的沿海地区,像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台风频率高,强度大,量天尺的抗风加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北方的沿海地区,比如山东、辽宁等地,虽然也会受到一些台风或者强风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风力强度和频率都要低很多。我在山东寿光认识一个搞种植的朋友,他说他那虽然不是风调雨顺,但是一般遇到的风没有南方那么猛,他种量天尺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张旗鼓地搞抗风加固,只是简单地给它搭了个简易的架子。

在一些咖啡厅等休闲场所种植量天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抗风的问题,还要考虑美观和游客的安全。比如在南方的沿海城市的咖啡厅,如果量天尺种在露天阳台或者窗边,那就要选择合适的支撑结构,既能保护量天尺,又不会让游客在进出或者活动的时候被绊倒或者刮到。有个海南的咖啡厅老板就跟我说,他在种植量天尺的时候,特别选择了那种木质的花架来做支撑,花架的造型也很独特,和量天尺的生长形态很搭配,既达到了抗风的目的,又成了咖啡厅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阳台种植量天尺也有不少讲究。如果是住在高层住宅的阳台,风力可能比较大,而且空间有限。我就见过一个小伙子在深圳的十几层高楼的阳台种量天尺,他把量天尺种在一个大花盆里,然后找了一根很细的铝条,用特制的夹子固定在阳台的栏杆上,这样可以防止量天尺倒伏。这种创意的方法既简单又能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的量天尺品种在抗风方面可能也有细微的差别。像金盏银盘量天尺,因为它茎部的颜色比较浅,可能在强光下茎部相对比较脆弱一点,在抗风加固的时候可能就需要更小心地考虑支撑的角度和支撑物的材质。比如在广东的一个种植户,他种金盏银盘量天尺的时候就发现,之前用普通木杆支撑,木杆有点粗糙,在绑扎金盏银盘量天尺的时候,茎部容易被划伤,伤口在台风环境下容易感染,后来就用了一层厚一点的麻绳包裹一下木杆再用细绳绑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量天尺的生长速度也会影响它的抗风能力。一般来说,如果量天尺在一个月内生长迅速,它的茎部比较幼嫩,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强风来袭,就很可能被吹倒。就像在我老家河南的一个种植户,他尝试在温度比较合适的季节让量天尺快速生长,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突然遇到了一场较大的风,当时量天尺还没有长出很多发达的根系,就被吹得东倒西歪。不过经过这次教训,他以后在种植量天尺的时候就更加注重循序渐进地让它生长,并且提前做好抗风加固措施。

在考虑量天尺抗风支撑结构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当地的地形地貌。如果是地势比较开阔的沿海沙滩地,风没有太多的阻挡,风力会更加强劲,量天尺的抗风支撑就要做得非常牢固。而如果在城市里,周围有很多建筑物挡风的话,那在建筑物的边缘或者背风面种植量天尺,支撑结构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比如说在上海的一个沿海的高层公寓下面,种植的量天尺因为有建筑物挡风,种植者就用比较普通的PVC管和绳子做了一个简易的支撑结构,这么多年也能应对偶尔的强风。

对于量天尺抗风加固的支撑结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重点关注的地方。3天的短时间预警,我们主要是快速检查已经有的支撑结构有没有松动的地方。7天的时候,除了检查,要考虑补充一些小的加固措施,比如在原有的绑扎点再加一道绳子。15天左右长时间预警的时候,就要全面评估支撑结构,可能需要更换一些受损或者不够牢固的支撑部件。

再看看和量天尺抗风加固类似的植物情况。比如说竹子,在南方很多地方也很常见。竹子在台风天气也很容易倒伏。有个云南西双版纳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当地的竹子种植成林,以前没有重视抗风的问题,一到台风季节就损失惨重。后来他们借鉴了量天尺的支撑结构,在竹林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了木桩,用绳子把竹子分层固定在木桩上,有效地减少了台风对竹子的破坏。

还有三角梅,在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也广泛种植。三角梅虽然根系比较发达,但是如果遇到强风,它的花枝也很容易折断。在台风季节,很多当地的种植者会给三角梅搭建简易的藤架,一方面可以让三角梅更好地生长,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抗风作用。这和量天尺的支撑结构思考方向是很相似的。

量天尺抗风加固和支撑结构的计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好多的因素,像它的生长高度、当地的台风强度、土壤类型、种植场景等等。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不然在台风来袭的时候就可能功亏一篑。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当地的种植环境下,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因素是在量天尺抗风加固的时候容易被忽略的呢?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