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给日本2座岛屿,也不肯归还中国的海参崴,俄国这是唱哪出

小洗爱娱乐 2025-01-02 11:57:57

海参崴(俄罗斯称“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北端,临近日本海,现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港口及军事基地。它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中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因其从清朝时期被迫割让,成为中俄之间复杂历史的代表。而近来,随着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的不断合作,特别是中国重新获得使用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境外中转港口的权利,这座城市在中俄关系中再次成为焦点。

二战后的历史背景与领土分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当时的苏联)依据《雅尔塔协定》占领了整个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这一协议是在苏联对日宣战的背景下签订的,作为战胜国,苏联依据协定获取了这些领土。而日本作为战败国,失去了对千岛群岛的控制,但仍对南千岛群岛(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色丹岛,日称“北方四岛”)提出主权要求。日本认为,根据1855年签订的日俄条约,北方四岛应该归属日本。

1860年11月14日,清朝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被迫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海参崴在内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此举导致中国失去了对日本海的出海权。海参崴自此成为沙俄的重要领土,清朝因内忧外患和列强压迫,被迫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而《北京条约》尤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时,海参崴是一个以海参为名的城市,这座濒临日本海的小城原是中国渔民的生活区域。它不仅象征着中国失去的领土,也标志着中国与日本海彻底隔绝。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的领土意识和海权观念造成了深刻影响,为日后中国关于收复海参崴的民间讨论提供了历史依据。

1860年后,沙俄迅速将海参崴纳入其版图,命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统治东方”。沙俄不仅在此设立了军事基地,还逐渐将其建设为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枢纽。符拉迪沃斯托克作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港口,一直承担着太平洋出口的功能,并成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俄罗斯利用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断向远东扩张,巩固其在东北亚的存在,海参崴的角色从边远小城转变为军事重地和贸易枢纽。在这个过程中,沙俄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逐步清除当地的中国居民,并在19世纪末爆发了“海兰泡惨案”,大量中国居民在俄军驱赶下溺亡于黑龙江。这种压迫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沙俄对该地区的控制,导致当地中国人的影响力迅速消失。

1891年,未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到访符拉迪沃斯托克,标志着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沙俄借助西伯利亚铁路将大量资源和兵力投向远东地区,同时促进了远东港口的繁荣。

在《北京条约》及其后续条约中,清政府不仅失去了海参崴,还失去了东北至日本海的出海权。吉林省珲春市距离图们江出海口仅15公里,但因为海参崴属于俄罗斯,导致中国东北的物资无法通过最直接的路线进入日本海,只能绕道国内其他港口。这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长期的阻碍,也成为中国在边境地区寻求重新获取出海权的动力。

这一问题的象征意义远超经济层面,反映了中国对领土和海洋权益的深切关切。在国家经济振兴政策中,东北的出海权始终是讨论的焦点之一,而最近符拉迪沃斯托克成为中国内贸中转港口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这一长期困局。

斯大林的强硬态度与俄国在领土问题上的不妥协

苏联时期,斯大林对待领土问题表现得极其强硬,尤其是在南千岛群岛的问题上。斯大林曾明确表示,这些岛屿是苏联红军在战斗中以鲜血换来的,因此无论日本如何要求,苏联绝不会在领土问题上作出妥协。这种坚决的立场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得到继承。俄罗斯历届政府都明确表示,北方四岛属于俄国,领土主权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

而在对待中国领土问题上,俄罗斯同样采取了强硬的立场。尽管中俄两国在苏联解体后通过边界谈判解决了一些领土争议,但诸如海参崴这样的重要战略区域,俄罗斯一直坚决保留,并通过军事、经济和人口迁移等手段巩固其控制。

然而,历史上俄国对日本却曾表现出过一定的灵活性。1956年苏日签署《苏日共同宣言》后,苏联曾表示愿意归还北方四岛中的两座较小的岛屿(齿舞岛和色丹岛),作为推动苏日关系正常化的举措。尽管这两座岛屿面积较小,仅占北方四岛总面积的7%左右,但这一举动仍然被视为苏联在领土问题上的少见让步。

俄国此举主要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长达十年的“休克疗法”中遭遇严重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几近崩溃。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亟需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展开合作,而日本作为世界上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之一,成为俄国想要拉拢的对象。通过归还两座岛屿,俄国希望换取日本在经济上对其的支持,尤其是在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尽管俄方表示愿意归还部分领土,日本政府却选择了拒绝。这是因为日本的最终目标是收复整个北方四岛,而不仅仅是其中一部分。接受部分领土意味着日本在法理上承认俄国对剩余两座较大岛屿的主权,这与日本长期以来的领土诉求相悖。此后,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逐渐回归强硬立场,停止了对日的任何进一步让步。

为什么俄罗斯讨好日本却不归还中国领土?

许多人不解,既然俄罗斯愿意归还两座岛屿给日本,为什么对中国领土问题却表现得如此强硬?

海参崴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太平洋舰队的重要基地,也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唯一一个不冻港口。这一地区在军事、经济和战略层面上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失去海参崴将削弱俄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使其在面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大国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而相比之下,北方四岛虽具有一定战略位置,但它们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相对较小,尤其是较小的两座岛屿(齿舞岛和色丹岛)。因此,俄罗斯在与日本的博弈中,愿意通过归还这些次要岛屿换取经济利益,但绝不会轻易放弃其在太平洋的关键门户——海参崴。

当时的俄罗斯处于经济低迷状态,而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是俄罗斯希望拉拢的重要对象之一。归还部分北方四岛,俄罗斯不仅可以缓解与日本的领土争端,还可能促进日俄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吸引日本的资本和技术支持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相反,尽管中国在近年来经济快速崛起,成为俄罗斯重要的经济伙伴,但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军工等领域。俄罗斯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已经获得了大量利益,无需通过领土交换来进一步增强双边关系。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也让俄罗斯在某些方面产生警惕心理,尤其是在远东地区,俄罗斯对中国的经济、人口扩张抱有一定戒心。因此,俄罗斯并不愿意通过归还领土来增加中国在远东的影响力。

俄罗斯对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差异也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找到答案。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在此战中击败了沙俄,极大削弱了俄国在远东的势力,最终引发了沙俄内部的政治动荡。这场战争至今对俄罗斯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导致其在与日本打交道时保持一定的忌惮心理。

相比之下,中俄之间尽管在历史上也爆发过冲突,但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历次冲突中,最终均维持了其领土优势。加之中国在现代历史上未曾对俄国构成直接军事威胁,俄罗斯对中国的领土主张显得更加强硬。

当前,中俄两国在全球事务中保持着高度的战略协作,尤其在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双方都视对方为重要伙伴。然而,这种合作关系并不意味着领土争端问题已经消失。对于像海参崴这样具有极高战略价值的地区,俄罗斯不会轻易让步。中俄未来的关系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是否能够继续平衡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