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羽绒骗局”,热卖的廉价羽绒服,背刺打工人

秋蝶评娱乐 2024-12-05 06:40:33

“不用998,不用198,只用两位数,98上车!”近日,多地温度首次降至零度,羽绒服瞬间成为香饽饽,主播们在镜头前声嘶力竭地卖力吆喝着。

你是否心动了呢?

但是,如果你知道“羽绒骗局”,还敢买吗?

近日,江苏湖州警方查获七万多件儿童羽绒服里,羽绒含量全都为零。

老婆饼里没老婆,这个梗曾逗乐了许多人,但羽绒服里没羽绒,任谁也笑不出来。

挂羊头卖狗肉,羽绒服里填充的是飞丝,甚至掺杂着鸡毛、猪毛、狗毛......

这些假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差,还危及人体健康。

而且,做假、收假、卖假,已经形成了一条羽绒产业链。

每年冬天,羽绒服都会成为热门话题,近日央视曝光的“羽绒骗局”,更是让羽绒服冲上了热搜。

今年的羽绒原材料不断上涨,最高涨幅达50%,90%鹅绒每公斤成本在千元以上,那么一件充绒量两百克的羽绒服,仅原材料成本就超过两百块。

按照行业常规,在羽绒服的出厂成本里,原材料成本最低占三成,最高不超过七成,换而言之,一件200克的90%羽绒服售价在285-600元不等。

但是,许多商家却在售卖号称“质量上佳,售价低廉”的羽绒产品,百元羽绒服比比皆是。

亏本赚吆喝的事,商家可从来不会干。

所以,事出反常必有妖。

央视记者暗访江苏南通和江西九江的羽绒厂家和电商公司,伪装成采购员进入一些电商的羽绒仓库,摸清了直播套路。

在取得工作人员的信任后,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疑惑,直播间里那些90绒的衣服,卖得这么低价,不亏本吗?

工作人员笑了,他说:“那都是套路,消费者收到的货和直播间展示的产品根本就不一样。“

工作人员以羽绒被为例,有消费者在直播间指定检查哪个格的羽绒,这肯定哪个格都是填充羽绒,但有什么意义呢?反正卖给消费者的又不是直播间里展示被子。

而且消费者收到货后,但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手感,都难以辨认真假羽绒,以次充好就是商家控制成本的秘密。

也有消费者根据衣服上的标识来辨认,殊不知那些标识甚至包括检测报告都是虚假的,不过是商家花一两块钱从辅料店买来的。

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地说:“直播,不就是通过一个镜头吹个牛皮嘛。”

同样是羽绒被,一些细心的消费者收到货后,会从最后一格挖些羽绒来确认,可他们想不到的是,商家在最后一格填充羽绒,其他格都是填充“丝”。

商家的花招太多,让人防不胜防。

先骗取消费者的信任,再来一招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就是羽绒销售环节的套路。

2022年,国家出了羽绒服的新标准,绒子含量超过50%的才是合格的羽绒服。

但是,在生产厂家,工作人员却说:“我们很灵活的,能按照你报的价格做出相应匹配的羽绒服。”

据工作人员介绍,无论是羽绒服还是羽绒被,他们都是以“飞丝”代“绒”,说得直白点就是假羽绒,狸猫换太子。

而且厂家心知肚明,他们生产出来的羽绒被和羽绒服,不符合国家标准。

但为了牟取利益,他们不以为然。

像同一款羽绒被,填充90绒,成本要八百块,但如果填充“飞丝”,成本减少一半。

填充物、水洗标、合格证,甚至是检验检测报告全套造假,厂家与商家联手欺骗消费者。

那么,那些违规填充到羽绒服里的“飞丝”究竟是什么?

所谓“飞丝”,也叫粉碎毛,就是把鸭毛、鸡毛的边角料通过粉碎后,变成丝绒的形状,由于缺少高温消毒环节,极可能暗藏病菌,长时间穿着会引发疾病。

由于这些“飞丝”价格只有每斤10到40不等,价格非常低廉,不良商家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益,不惜知假造假。

为了逃避监管,诡计多端的商家会生产小部分符合标准的羽绒服,对于像杭州等监管严的城市,就发正品羽绒服,监管不严的地方都是发“充丝羽绒服”。

一些自称是服装业内人士透漏,羽绒成本上涨,厂家掺杂飞丝、猪毛、狗毛,以50白鸭绒冒充90白鸭绒、白鹅绒,而且这样的厂家不是少数,至少有几千,包括一些知名品牌。

今年羽绒原材料高涨,与猪价下跌因素是分不开的。猪肉便宜,大家都选择吃猪肉,对鸡鸭鹅的需求自然降低,这就造成了鸭鹅的出栏量下降。

当出现僧多粥少,绒少商家多的情况时,绒的价格就会上涨。

另外,这两年大家都进行消费降级,买东西大家都喜欢找平替,羽绒服也不例外。

羽绒服的中低端市场需求量最大,但价格也是最卷。

各品牌商家为了获客,纷纷打起价格战,一个比一个便宜。但羊毛总归出在羊身上,售价便宜了,压缩成本是必然的。

于是,劣质羽绒服充斥着市场。

对此,有消费者表示,一两百的羽绒服是假的也就认了,问题是现在高价羽绒服也掺假。

那么,如何挑选一件质量好的羽绒服呢?

记住口诀“一按二摸三拍四揉五闻”:

把衣服平铺,快速按压后放手,如果衣服快速恢复原状,说明蓬松度不错,反之就说明填充物有问题;

用手去感觉填充物里,有没有类似羽毛梗或羽毛片;

拍打羽绒服看有没有粉尘溢出,有粉尘也说明填充物掺杂了“飞丝”;

双手揉搓的目的是检查面料是否防绒,因为面料走绒的话,时间长了,就是填充物是真羽绒,保暖效果也会大大下降;

最后就是闻,如果闻到刺鼻的异味,也说明填充物有问题。

“假羽绒”的泛滥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些坚守品质、诚信经营的商家,可能会因为“假羽绒”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而遭受损失。

长此以往,整个市场的秩序将被打乱,优质的产品可能会被挤出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断上演。

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让“假羽绒”无处遁形,还市场一片清明。

在这凛冽寒冷的冬日,不要让假羽绒寒身又寒心。

0 阅读:8

秋蝶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