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汽车
文|小泡芙
编辑|沐言体育
前言4月初刚开始,美国就世界范围内的国家都增加了关税,这一行为震惊了世界,很多国家都纷纷反对。
面对他们这样无理取闹的行为,中方也第一时间展开反制,相关部门表示将会对美国货进行加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美关税战争
没想到,deepseek的一个预测引发了众人的讨论,它表示在此之后将会有7类商品涨价。
那么,将会涨价的7种商品都是什么?这预测又代表了什么?

deepseek
涨价压力显著的七类商品在deepseek的预测中,大豆及相关农产品排在第一位。
要知道,中方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是第二大大豆供应国,占中方进口总量的约30%。
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上升,直接影响食用油、饲料及养殖业成本,最终可能推高猪肉、鸡肉等肉类价格。

大豆出口
不过,中方已提前布局进口多元化,增加从巴西、阿根廷等国的采购,并投放储备大豆平抑价格。
除了农副产品之外,还有芯片。
虽然中方在14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实现部分国产化,但部分关键芯片仍需从美国进口,像英特尔、德州仪器的工业控制芯片和汽车芯片都是无法避免的情况。

中国芯片
加征关税后,这些芯片的采购成本可能上升,进而影响电子制造、汽车等行业。
不过,国产替代正在加速,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企业已能提供部分替代方案。
台积电等代工厂也可能成为缓冲,帮助中方企业绕过美国关税限制。

中芯科技
科技芯片可是重中之重,现在我们热卖的新能源汽车业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排量进口汽车及零部件也会涨价。
美国生产的高端燃油车及部分零部件将因关税增加而涨价。
在这之前,中方已对美系汽车加征10%-25%关税,要再加34%话,可能导致部分车型价格大幅攀升。

美国燃油汽车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欧洲豪华车品牌宝马、奔驰等也可能受益,成为美系车的替代选择。
除了汽车零部件,还有一些化工产品,因为美国是全球重要的化工产品出口国,聚乙烯、丙烯等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纺织等行业。
加征关税后,这些化工原料的进口成本上升,可能传导至下游消费品价格。

化工原料聚乙烯
中方已通过扩大中东、东南亚的进口来降低对美国化工产品的依赖,同时国内石化企业也在提升产能,以缓解供应压力。
液化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美国是中方液化天然气的重要供应国之一,加征关税后,短期内进口成本可能上升,影响能源价格。
中方近年来已大幅增加从俄罗斯、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的进口,因此整体能源供应仍较稳定。

液化天然气设备
在石油方面,中方主要依赖中东和俄罗斯,美国石油占比不高,因此影响相对有限。
还有一些高端医疗设备,尽管中方在部分医疗设备上已实现国产突破,但高端设备仍依赖进口,尤其是美国GE医疗的部分产品。

美国石油出口
为何部分商品影响较小?不过,欧洲品牌西门子、飞利浦等也可能成为替代选择,同时国产医疗设备企业也在加速抢占市场。
最主要的就是航空航天器,波音飞机及零部件原本就面临较高的进口关税,此次再加34%,将进一步推高航空公司采购成本。
不过,中方已大幅减少波音订单,转而增加空客飞机的采购,同时国产C919客机也开始商业运营,未来可能逐步替代部分进口需求。

西门子医疗设备
并非所有美国进口商品都会大幅涨价,部分行业因本土化程度高或替代渠道丰富,受关税影响较小。
就拿智能手机来说,虽然部分芯片来自美国,但主要依赖台积电代工,关税影响有限。
还有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原料生产已本土化,终端价格波动不大。

美国可口可乐
我国也可以通过消费券、购机补贴等方式稳定市场价格,降低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
对大豆、能源等关键商品,中方已建立储备体系,可随时投放市场稳定价格,增加从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进口,减少对美国供应链的依赖。
芯片、医疗设备、航空制造等领域也已经加速国产化,减少对外依赖,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未来可能进一步替代进口产品。

美国提升关税的一系列影响
关税战短期内可能推高部分商品价格,但长期来看,全球供应链正在重塑。
中方通过多元化进口和自主创新,逐步降低对美国商品的依赖,而美国企业也可能调整出口策略,寻求新的市场。
面对部分进口商品可能出现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采取更加理性和灵活的应对策略,从短期调整到长期规划,尽可能减少关税政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贸易港口
消费者该如何应对?对于直接受关税影响的商品,消费者可以考虑替代品牌或替代产品。
如果大豆油因进口成本上升而涨价,可以转向菜籽油、花生油等替代油种,在肉类消费上,可以适当增加禽类、水产品摄入,平衡因猪肉可能涨价带来的支出增加。
若美国芯片相关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可以关注采用国产芯片或欧洲、日韩供应链的产品,部分国产品牌在性价比上已具备优势。

加征关税是让消费者买单
计划购买进口燃油车的消费者,可以对比美系、欧系及国产新能源车的价格变化,国产电动车在性能和价格上已具备较强竞争力。
在关税调整初期,部分行业可能通过促销或政策补贴缓冲价格上涨压力,消费者可以留意,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相关部门可能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或消费券,降低购买成本。

以旧换新
食用油、猪肉等,部分地区可能通过储备投放稳定价格,适时囤货可节省开支。
关税政策的影响具有动态性,消费者也要关注官方发布的物价调控措施,留意行业协会的价格走势分析,通过比价工具追踪目标商品的历史价格。
通过理性调整消费结构、把握政策红利,完全可以化解大部分涨价压力,同时这一过程也可能推动更多高性价比的国产品牌进入大众视野。

涨价通知
结语这次的关税提升也是对美国行为的一次反制,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国际规则,也不将本国的民生放在眼里,这样做只会加剧他们内部的混乱与矛盾。
只希望美国不要一错再错,将事情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这样对我们来说也有点好处,那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的中国制造将会进一步进军世界,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特朗普签署关税条约

信息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 2025-04-04 中方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 2025-04-04 我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信息来源:deepseek 2025-04-06 中方加征关税后,预测一下七类涨价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