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重庆迅速传开:军统巨头戴笠因飞机失事而离世。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让蒋介石如遭雷击,戴笠在其统治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位“军统第一人”的突然离去,无疑是对他的一大打击。
为了表达哀悼与敬意,蒋介石在重庆亲自为戴笠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悼念活动,他声泪俱下,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戴笠的功绩,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无尽的悲痛与不舍。当然,在这悲痛背后,也隐藏着蒋介石对自身统治稳固性的深深担忧。
戴笠的离世,不仅让蒋介石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也让戴笠之子戴藏宜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戴藏宜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母亲毛秀丛虽出身名门,却未能给予他正确的引导与约束。戴笠常年忙于军统事务,对儿子的宠溺更多体现在物质的满足与地位的赐予上。这使得戴藏宜自小就习惯了高高在上,周围人的阿谀奉承更是让他越发骄横。
戴藏宜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对知识毫无渴望,他眼中只有父亲的权势和地位。戴笠曾为他谋得多个职位,但他只是当作玩乐的资本,从未认真对待。他在上海大同大学的短暂经历,更是将他的不学无术暴露无遗。回到老家后,戴藏宜更是肆意妄为,对待学校女教师如同玩物,强抢民女更是家常便饭。他完全不顾及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似乎认为自己的身份就是免罪金牌。
1941年6月19日,戴藏宜接到了戴笠的指令,要他暗杀华春荣。华春荣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工人领袖,积极投身正义事业,却因触动了戴笠等人的利益而惨遭毒手。戴藏宜精心谋划,带领特务暗中埋伏,将毫无防备的华春荣残忍杀害。这一恶行不仅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也让戴藏宜的罪恶之路越走越远。
戴笠的离世让戴藏宜瞬间失去了依靠,他知道自己过往的恶行一旦被清算,必将面临灭顶之灾。于是,他急于转移戴笠留下的遗产,妄图以此为资本开启新的生活。只是,毛人凤等军统内部势力怎会轻易让他得逞,遗产被扣押,他的计划一开始就遭受重创。在慌乱与绝望之中,他瞅准局势混乱的时机,匆忙踏上逃往宝岛的路途。
命运并未眷顾这个作恶多端之人。在福建蒲城,戴藏宜被解放军发现并押解。虽然后来他寻机潜回老家浙江江山县,但此时的他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四处躲藏,依靠欺骗和伪装来暂时保全自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49年,一个不识字的老汉在买报纸时,无意间透露了戴藏宜的踪迹。这位老汉本是戴藏宜的小学老师祝先生的邻居,他见祝先生常读报纸,便请祝先生为他买一份。祝先生心生警觉,因为戴藏宜正在潜逃,而这老汉口中的“少爷”很可能就是戴藏宜。祝先生立即向县政府报告了此事,县公安局局长迅速行动,将戴藏宜成功抓捕。
戴藏宜被关进监狱后,面对审讯,他不得不供认自己曾经的累累恶行。他参与军统局的那些见不得光的工作,双手沾满了革命志士的鲜血;在乡里肆意骚扰女教师,毁掉了多少女子的清白与安宁;更甚者强占母女,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这些罪行一桩桩、一件件被揭露,他再也无法凭借谎言与伪装逃避。
1951年1月30日,戴藏宜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个曾经不可一世、凭借家族权势为非作歹的恶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戴藏宜被处决后,他的妻儿陷入了孤苦无依的境地。郑锡英,这个曾经在戴藏宜庇护下生活的女子,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的重压。她带着孩子们在风雨飘摇中艰难求生。而蒋介石出于对戴笠的某种“情义”或政治考量,指示毛人凤将戴藏宜的妻儿接走。
仓促之间,郑锡英只来得及带走两个儿子,年幼的戴以宏被遗留在原地,无奈进入了宋庆龄孤儿院;女儿戴眉曼则被戴笠的厨娘收留抚养。戴以宏在孤儿院中或许经历着生活的困苦与心灵的孤寂;戴眉曼虽在厨娘的照料下有一丝温暖,却也缺失了完整家庭的关爱。这些孩子本应在富足与关爱中成长,却因戴藏宜的罪行而被迫承受着家庭破碎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