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发达的殖民铁路网,竟是人民苦难的根源?真相惊人!

天降神话 2025-03-30 02:05:00

声明:

尊敬的读者

本文是通过查找相关权威文献和资料,梳理成的专业、可靠的内容,全文的数据都是有据可依。

本文旨在用中立态度,客观事实,来描述事件,不涉及任何激进偏颇的观点。图片、素材都是来自真实的素材,本人承诺真实有效。

殖民铁路究竟是发展的阶梯呢,还是被利用的工具呢?在多哥兰的历史之中,德国耗费千万马克所打造的铁路基建,竟成了英法闪电战的跳板。这一让人慨叹的事件,生动且形象地展现出了殖民时代的残酷以及荒诞。

1884年,德国取得了多哥兰这片殖民地之后,便开始大力地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意图打造出一个能够为其持续不断地输送资源的“近乎完美的殖民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投入1500万马克,修建了三条,从首都洛美向内陆延伸的铁路线。最长的洛美-布利塔铁路,长达280公里,除此之外,还修筑了超过1000公里的道路。

这些铁路,不仅将可可、咖啡以及棉花等种植园,与沿海港口紧密地相连,以便于资源的掠夺,这个时候,也把卡米纳的无线电发射台与外界连通起来,为德国海军的远洋作战提供了通信保障。

凭借铁路网络,多哥兰迅速地,一举成为了非洲基础设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每年都给德国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收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多哥兰瞬间成为英法眼中的战略要地。8月6日,英法联军向德国殖民当局发出投降通牒,随后迅速从东西两个方向对多哥兰发起进攻。

由于铁路的存在,联军得以快速地部署兵力。仅用一天,英法军队便轻轻松松地、没有耗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洛美。紧接着英军的下士阿尔哈吉·格伦希打响了那决定性的一枪,这一枪开启了后续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德国殖民军队,因实力相差悬殊,被迫放弃沿海省份,而后向内陆撤退。英法联军则顺着德国所修建的铁路以及公路,以每天达15公里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

在两周的时间里,联军沿铁路线推进,超过200公里,尽管德军在阿格贝卢沃和克拉试图阻击,但是凭借铁路所带来的运输优势,联军势不可挡,于8月26日迫使德军投降。多哥兰就此被英法联军占领。

1916年,英法两国对多哥兰进行了临时划分,1922年7月,英属多哥兰和法属多哥兰正式成为国联托管地。法国获得了约60%的殖民地,包括沿海富庶地区,英国则得到了相对贫瘠的西部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多哥兰当地的居民,陷入了像深渊一般的困苦当中。在德国统治时期,人们被强制去做那些,格外繁重的铁路建设工作,他们的身心都遭受到了,极大的折磨。

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的推进,致使农田被破坏,生活物资被掠夺,无数人陷入饥饿与贫困,他们的命运在殖民者的争夺之中,被随意地摆弄着。

多哥兰的这段历史,清楚地呈现出了殖民铁路具备的双重特性。它不单是,殖民者获取资源,非常高效的办法,并且也为区域的发展,打下了一些基础。

不过其设计初衷,严重地制约了,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后的经济整合与发展。多哥战役,虽规模不大,却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展现出了,殖民争夺的本质,与此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参考资料:

《前线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记、信件和新闻,1914-1919》,英国国家档案馆

《基于康泽恩城市形态学方法的殖民城市空间演化研究》,华中建筑,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23年12月4日

《地獄之行:1914-1949》,Ian Kershew著、林华译,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2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