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本斋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英勇抗日将领,他率领着回民支队,在河北献县一带进行了顽强抗日斗争。在他的坚定领导下,回民支队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中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为抗击日本侵略军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本斋在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后,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他的家乡河北献县的烧杀淫掠,决心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抵抗。随后,他率队加入河北游击军,成为冀中回民教导队的一员,并于1938年成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的总队长。马本斋始终心系回族解放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大业,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于1938年10月正式入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担任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回民支队战斗力不断提高,快速发展到2000多人,并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野战化较早的一支精锐部队。他们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及其他部队协同作战,成功消灭了土匪武装第六路,为抵抗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展开了多次战斗,其中一次特别引人注目。1940年5月,他们在康庄附近设伏,仅用了40分钟就歼灭了150余名日伪军,同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而回民支队自身却没有一人伤亡。这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受到了晋察冀军司令员聂荣臻的高度赞扬,展示了回民支队的优秀战斗力。
同年秋天,马本斋在彭德怀总司令的指挥下,参与了百团大战。回民支队在深南、深北一带频繁出击,破坏了日军的交通要道,摧毁了日、伪军的据点和伪政权组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拖住日军对石家庄的进攻,马本斋于1940年11月14日深夜突袭了石家庄附近的深泽县城。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回民支队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杀伤,并成功完成了策应东线战役的任务后,主动撤出阵地。回民支队的勇敢表现使他们获得了冀中军区颁发的一面锦旗,赞誉他们是“打不垮、拖不烂、攻无不克的铁军”。
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在抗日战争中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作战能力,为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