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字:绥

风中摇曳课程 2024-07-22 06:02:38

「精选」探索一场古老文字的神秘之旅!这些生僻字集结了多少文学巨匠的智慧

一、“绥”字怎么读:

绥,(拼音suí),是汉字通用规范二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二、“绥”字的基本释义:

⒈ 安抚:绥抚。绥远。绥集(安抚和笼络)。绥靖(安抚使平静)。

⒉ 安好:顺颂台绥(旧时书信用语)。

⒊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⒋ 古代的旌旗和旒。

三、“绥”字的古汉语解释:

suí

1.名词 车上的绳子,登车时作拉手用。《庄子·让王》:“王子叜援绥登车。”

2.动词 安;安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

3.动词 临阵退却。曹操《败军令》:“将军死绥。”

四、“绥”字国语辞典解释:

suī

名词

上車時用以拉引的繩索。《論語.鄉黨》:「升車,必正立執綏。」 《史記.卷七〇.張儀傳》:「張儀至秦,洋失綏墮車,不朝三月。」

动词

1.安撫。《書經.武成》:「肆予東征,綏厥士女。」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2.退卻。《左傳.文公十二年》:「秦以勝歸,我何以報,乃皆出戰,交綏。」 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臣聞將軍死綏,咫步無卻。」

3.制止。《國語.齊語》:「使民以勸,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

整句 :

”君若以德绥诸侯,淮敢不服“出自《左传·僖公四年》中的《齐桓公伐楚》。

《齐桓公伐楚》

公元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打败蔡国之后,又联合诸侯国军队大举进犯楚国。

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楚成王先派使者到齐军中质问齐桓公为何要侵犯楚国,随后又派屈完到齐军中进行交涉,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

文章精练的语言描绘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激烈场面,将齐桓公、管仲、屈完等人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

3 阅读: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