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家长想不到,孩子的焦虑很可能来源于你

十七小谭 2024-12-05 18:50:01

父母的态度对儿童发展

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门诊,我遇到一对父子。他们进诊室后,孩子并没有像大多数儿童一样,被诊室中的玩具所吸引。他安静地坐在凳子上,用眼角余光瞟了几眼玩具。我告诉他,可以挑选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但他仍坐着不动,轻轻摇了摇头,默默地听我和他父亲说话。他只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今年9月上了一年级。

我问孩子是否知道来医院干什么,他说不知道,同时用寻求答案的目光看向父亲。他父亲则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机,让我看上面的内容。手机上记录的是对孩子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的描述,看上去跟一般孩子的任性没有太大区别。

在看手机的过程中,孩子绕过诊桌走到我身边,想要看手机上的内容。这时,他父亲显得有些紧张,我则大方地给孩子展示手机上的内容,询问他是否能够看懂,一边观察孩子的表现,一边了解孩子的认知程度。孩子说他看不懂。可能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想要隐瞒”的动作,他不再执着于猜测手机上的内容。

孩子的父亲说,最近孩子一直拒绝上幼儿园,并且一到幼儿园就紧张、干呕。他觉得孩子只是有些任性,而老师却建议他带孩子看看心理科。

我初步判断孩子有焦虑症,并且最近有一些事情困扰着他,但这位父亲不能接受。他带孩子来医院,本是打算消除老师的疑虑。他问:“如果孩子有心事,为什么不跟父母说?”

这个孩子的问题很典型。孩子承认有紧张、干呕的情况,但说不清楚为什么。受限于年龄,孩子有焦虑等情绪问题时,往往先表现为一些查不出原因的身体不舒服。特别是这个阶段的男孩,还没有发展出特别好的语言能力。相对于女孩,男孩“共情”和“讲故事”的能力较弱。当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时,他们会怎么办呢?假如是婴儿,他们常用的方式就是哭,不管是饿、渴、想大小便,还是衣服穿得不合适,他们都用哭来提醒照料者。当发展出语言后,幼儿会用简单的“要”或“不要”来表达基本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开始出现。而孩子对这种情绪或者感觉非常陌生,茫然无措,所以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这时,他们会采用原始的表达方式,如哭闹、发脾气。当这种情绪被压抑在潜意识里时,孩子就会以身体不舒服的形式表现出来。儿童青少年因躯体不适来院就诊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无原因的剧烈头痛、不能控制的反复呕吐、体温升高达到发热标准、无法正常排便等。这些孩子在疾病初期基本不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所体察,而一直困在身体不适中。躯体不适大约持续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后,孩子才开始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这时,孩子会出现无原因的烦躁。年龄稍大的孩子随着病理情绪的出现,身体的不适感会渐渐消失。但小年龄的儿童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仍长时间陷在身体不适的痛苦中。

首先要考虑

家庭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及国内社会越来越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精神心理健康。2021年,一项6~16岁在校人群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其患病率为17.5%。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的就诊人数从1980年代的12000人次,增加到现在的45000人次。其中,抑郁焦虑障碍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门诊更是一号难求。

从疾病角度来讲,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因素均对孩子的情绪起一定的作用。如果孩子在比较小的年龄段发病,除了考虑先天遗传因素,也要想到后天的环境因素对其有巨大影响。对孩子来说,外部环境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家庭的影响。

在问诊儿童时,医生往往会询问父母对于儿童的期望和父母的职业,这是为了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养育环境。有的孩子会说父母没有给他设定目标,也并不在意他的学习成绩,只是自我要求比较高,或者老师对自己的期待比较高。但当对这个家庭进行深入了解后,医生还是会发现孩子的压力更多来自父母。

比如开头提到的这位父亲,在短短的门诊时间里,我就能感觉到他的担心。有些父母本就很焦虑,其中一部分是由于代际遗传,还有一部分是某些事件导致他们的焦虑水平升高。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感知都源于家庭。如果父母是焦虑的人,就会对孩子表现出过度保护。这种过度保护会让孩子认为:“此时不安全,所以,我的爸爸(或妈妈)才会紧张。”他的直觉是父母投射给自己的“危险感受”。所以,心理专家持有这样一个观点:父母行为是导致儿童焦虑症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  李玉龙

文章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