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关了8个黄埔一期生,最终7人特赦,唯有1人被枪决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8 00:26:59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功德林一号战犯管理所忙碌起来,大门缓缓开启,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包括在解放战争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众多被关押在功德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有8个是黄埔一期毕业的,最终7人获得特赦,1人被枪毙了。

功德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最开始它是北京德胜门外的一座佛寺,清朝时期,为帮助贫困孤苦的人群,当地执政者将它变成一个免费施粥的地方。

1902年,山西巡抚向光绪帝提出建议,要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获得光绪帝的认可,功德林成为犯人习艺所,旨在进行劳动改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功德林继续作为监狱使用,改名为河北第二监狱。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接管了这所监狱,“功德林”成为“北京战犯管理所”的一称号,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多数被关押于此。

功德林里,曾经关押过8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黄埔军校名声远扬,关押的这8位将领,结局如何?

被关押的8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有7位获得我国政府的特赦,重新回归社会,服务人民。

第一位是杜聿明,国民党的抗日名将,曾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被俘后,他在功德林表现积极,成为第一批获得特赦的战犯,出狱后积极致力于促进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第二位是黄维,曾是陈赓的同窗,淮海战役中被俘。刚到功德林,黄维被检查出结核,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他改造认错时间晚,直到1975年才获得特赦。

第三位是李仙洲,莱芜战役中被俘,在功德林关押期间,积极接受改造。1960年,黄维获得特赦,回到山东老家,和妻儿团聚,晚年过得幸福安乐。

第四位是范汉杰,锦州战役中被俘,被关押后改造态度很良好,获得特赦后撰写回忆录,揭露国民党的一些丑恶嘴脸。

第五位是宋希濂,曾听老蒋的手令,杀害瞿秋白。改造期间,宋希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出狱后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第六位是周振强,1949年被俘,在功德林期间改造积极,获得特殊,80年代,担任全国的政协委员。

第七位是曾扩情,国军政训系统负责人,特务头子,黄埔系骨干成员,1949年在重庆被俘,在功德林期间积极改造,承认错误,1959年获得特赦。

改造期间,黄埔一期学生中有1个人冥顽不灵,拒绝改变,最终被枪毙。

邓子超是老蒋的亲信,1924年入读黄埔军校,表现优异,获蒋介石重用。

抗日战争期间,邓子超在庐山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一战成名。

邓子超坚定追随蒋介石,被俘后拒绝改造,我党试图用思想教育感化他,收获无几。

邓子超拒绝改造,越来越过分,经常挑衅守卫,秘密筹谋,打算越狱,1951年,在镇反中被枪毙。

2 阅读:149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