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的亲身经历,成了清华大学问答题?正确答案彰显大格局

辞言生涯 2024-11-19 13:47:20

姜萍,这位来自江苏涟水中专的女生,妥妥的小镇做题家,凭借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第12名的好成绩,一举成名。

她的排名,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位普通的中专生,竟然在众多世界名校的学生中脱颖而出,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灰姑娘”!

可以说,她真的蝉联热搜半年之久。

没想到,就在11月3日,官方发布通告,因违反了“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姜萍师生二人双双落选。

可是,就在通报公布之前,在清华大学训练营中,姜萍的经历成了讨论对象……

问答题显示:“JP参加阿里的比赛成绩如果是真的,她可不可以到清华来学数学?”

这一问题,虽然用“JP”做了指代,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那就是姜萍!

有学生认为:学校应该“不屈一格降人才”!

有学生觉得:姜萍这样的中专生,不配进入清华。

作为清华大学的考题,只是这么简单的观点碰撞显然不合理。能够用合理的理由,佐证你的观点,才是老师真正想要的答案。

随后,老师给了正确答案,总结下来:甭管她成绩真假,清华都不可能录取她。

为啥呢?

因为,姜萍曾坦言,她的A计划是服装设计,B计划才是数学,我们得尊重她个人的决定!或许会有人批评我们,不懂得珍惜人才,不愿为杰出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但我认为,尊重人才的个人选择,就是为她提供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

其实,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过是清华对姜萍的态度:我们不会录取姜萍,不论她的成绩是真是假。

就好比高考志愿,你的第一志愿不是对方,对方就可能以尊重你个人选择为理由,拒绝你。

说实话,姜萍的预赛成绩,不论真假,都不够格上清华,可能训练营都进不去!

而如今,真相浮出水面:借用身份、刻意隐瞒、帮助指导……一个精心编织的故事,在大众的质疑声里坍塌了。

网友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讨论:

这到底是谁的错?

为什么要把一个普通学生,推向风口浪尖?

流量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

姜萍的家人选择了搬离,曾经热闹的家门口,如今冷清得像一张旧照片。

母亲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选择了沉默。

姜萍本人,更是不知道身在何方?

不少曾经支持姜萍的教授和学者,不得已出面道歉。

其实,这个故事远没有结束。

回看这半年的风波,像极了一场无声的狂欢。

人们在追逐“励志”的时候,是否想过:为何我们如此渴望“平民英雄”的出现?

有人说,姜萍是时代的产物。

在这个全民追逐"上岸"的时代,一个小镇女孩的数学天才故事,不就是最完美的励志范本吗?

可惜,完美的故事总是经不起推敲。

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这么多人推波助澜,如果没有那么多媒体的跟进报道,如果没有那些所谓的"专家"背书,故事会走向何方?

记得当时有个教授说:“天才,是不分出身的。”

没错,可问题是:我们真的在寻找天才吗?还是只是在寻找一个,能让大家都相信"努力就会成功"的故事?

最为讽刺的是,当事情被揭露之后,那些先前大声呼喊“寒门出贵子”的声音,即刻转变为对姜萍的批评。

仿佛一夜之间,人们忘记了自己曾经有多热衷于传播这个故事。

而那些道歉的专家学者们,又何尝不是这场狂欢的参与者?

他们在未经严格考证的情况下,就急于站台背书,难道不也是在追逐热点吗?

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个真实的姜萍。

一个普通的中专女生,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又猝不及防地跌入谷底。

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是多大的打击?

她的母亲注销社交账号,选择搬家,这些无声的举动,比任何道歉声明都更让人心痛。

一个本该安静成长的少年,因为这场闹剧,不得不提前面对世界的残酷。

其实,清华大学的答案里藏着一个更深层的智慧:尊重个人选择。

在这个标签漫天飞舞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给年轻人多留出一些选择的空间呢,而不是急于将他们推向某个我们自认为“更优”的方向?

回到那个问答题,清华的态度不是拒绝,而是尊重。这份大格局,不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吗?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为什么总是急于把一个普通人变成"标杆"?为什么总是要把一个平凡的故事,包装成励志的传奇?

真正的教育,不是造就多少个"标杆",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就像姜萍说的那样,她最想学的是服装设计,这有什么不好呢?

毕竟,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自己的人生剧本,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励志故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