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上海“后窗”里少年王锵
改编自任晓雯同名小说的《阳台上》,讲的是上海弄堂少年张英雄在遭遇拆迁、父亲离世后预谋着一场复仇,却因为遇到了天真的陆珊珊而改变执念的故事。作为海派文学的《阳台上》,它不似王安忆深重的历史笔法,透过上海小市民仓皇应对生活方式变化,书写时代乐观情怀的《考工记》,也不像金宇澄道尽上海生活绵里藏针的《繁花》,更不同于刚刚成名的王占黑所观察到的弄堂琐碎日常的《空响炮》。《阳台上》的上海,没有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拿腔拿调,反而从一开始弥漫着难以纾解的愤怒。
新人王锵饰演剧中的张英雄。他的父亲因为拆迁款意外去世了,整个夏天,他都穿着短裤T恤,混迹在人群和网吧中,悄然地把愤怒和脆弱隐藏起来。他时常想象着一场成功的复仇,却始终因为胆怯而没有举起那把短刀。为了接近仇人,他在一家米粉店里当起了服务员,不干活的时候,便等候着仇人出现在对面的阳台上,张英雄从此躲进了“后窗”。
王锵在剧中表演的空间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一个是面对近在咫尺却无法触碰的陆珊珊。在她身上,王锵的情绪是暧昧抽象的,写意而不求实。另一个则是复仇路上的“邪恶”帮凶沈重,沈重的痞子气一开始给张英雄沉闷的生活带来一点亮光,后来却因为沈的毫无底线让张英雄彻底失望了。沈重是张英雄在电影中直接有情感交流的男性角色,所以在他们两人的友情中,王锵的表演则充满了张力。亦虚亦实的人际关系,让王锵的表演能够突破以往青春片符号化的人物设定,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虽然《阳台上》的故事融合了基耶斯诺夫斯基的《爱情短片》和希区柯克的《后窗》的精神气质,但是飞速发展的上海给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更加悲情的时空背景。作为成长记忆的弄堂即将被拔地而起的高楼所取替,脆弱的家庭关系也因为金钱而变得难以维系。王锵在剧中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跟李沧东在《燃烧》里描述差不多,亲情的缺失与社会地位的卑微,都让身处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少年,在资本高歌猛进,物质至上的时代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危机。剧中的张英雄因此将自己无处言说的痛苦,寄托在了更加无助可怜的弱智陆珊珊身上。透着粉红色玻璃里望远镜的凝视,让张英雄的情感危机通过镜像想象性的解决了。我们无法预知这场过早降临的青春阵痛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会成为他人生的创伤,此后的选择他是否也必须反复跳接到过去的特定时刻,才能有勇气有新的开始。
王锵初登大银幕就能拥有出演如此复杂人物的机会,一方面是选角导演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也是王锵自身的气质很贴合张英雄,颓丧中带有一些希望,灰暗中有闪耀着一些光芒。王锵外形硬朗阳光,眼神又有几分忧郁,一个好演员的进击之路,因为《阳台上》而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他还有会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