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958年,在上海住了几年的贺子珍,对组织上提出,想回江西住一段时间,毕竟江西是她的故乡,这里也有很回忆。
江西省委把贺子珍安排到三纬路的一个小院居住,同时还从一个医院调来一个小护士卢泮云照顾贺子珍。
日后卢泮云回忆,贺子珍对她十分喜欢。因为李敏不在身边,所以贺子珍把卢泮云当成女儿看待,并称呼卢泮云为“小卢”。
小卢年轻,称呼贺子珍为“姨妈”,刚开始卢泮云不知道贺子珍是毛主席的夫人身份,后来贺子珍给她讲故事后才知道。
一年后,中共中央要在庐山开会,更多领导都来,当时贺子珍的老战友曾志去看望她,看到她已经50岁,鬓角有了白发,二人怀念起在井冈山的日子,感叹岁月不饶人。
到了庐山后,曾志直接去了毛主席的住所,向毛主席汇报了这件事。
毛主席得知贺子珍就在南昌,感觉很诧异,他激动地说:“子珍现在怎么样?哎,我们是十年的夫妻啊。”
曾志也为他们的婚姻感到无限的惋惜,不过看得出来,毛主席很想见见贺子珍,便深沉地说:“我很想见见她。”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安排下,贺子珍被秘密接到庐山,由于贺子珍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22年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接贺子珍上山的水静同志回忆,贺子珍见到毛主席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不停地哭。
两个人谈了一个多小时,贺子珍走出房间后,眼睛通红,像是哭了很久。
两个人谈了什么,无人知道,贺子珍日后回忆,毛主席曾问她,当年为什么非要走呢,贺子珍说:“当年是我太年轻,不懂事。”
这次庐山重逢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但对于贺子珍的影响是巨大的,据说这次重逢后,贺子珍回家就大病一场。
加上女儿刚刚结婚,贺子珍想念毛主席,也想念女儿,这些思念之情都一直藏在内心。
1960年,贺子珍打算去上海,听说林彪夫妇在庐山,贺子珍突然改变了行程,想去庐山。
其实外人都可以看出来,贺子珍想去看看毛主席在不在庐山。
林彪和叶群住在180别墅,听到一声“接两位女士上楼”的声音后,林彪赶紧下楼,他一眼认出了贺子珍。
叶群看到贺子珍后,朝着林彪喊:“你快看看谁来了。”林彪赶紧上去握住贺子珍的手说:“大姐啊,您多会来庐山的?”
贺子珍说:“小林啊,我听说你在庐山,就来看看,你身体还好?”林彪赶紧让贺子珍坐下,他说:“还是那样,每天也看不了几本书,就是精神好点了。”
卢泮云叫林彪“林总”,林彪也笑着招呼孩子们出来,他说:“快让孩子们来见见贺娘娘。”这句“贺娘娘”显得亲切无比。
贺子珍问林彪:“小林,主席在不在庐山?”
林彪说:“主席不在。”贺子珍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很客气地和林彪聊了很久。
或许是因为1959年和毛主席在庐山重逢的原因,贺子珍对庐山情有独钟。
其实毛主席也很喜欢庐山,他也多次上庐山,1970年,毛泽东第三次上庐山,在和工作人员聊天时主动谈起贺子珍,他说:“三任妻子中,贺子珍对我最好,长得也最漂亮。”
但遗憾的是,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贺子珍期间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
在毛主席逝世三年后,贺子珍去过一次北京,还去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
对于贺子珍来说,她已经是一个花甲老人,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和最爱的人“再见一面”此生无憾了。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
小姑娘脾气,太强势了,说跑就走了。也怨不了主席。
老红军都尊重
贺子珍补实无华,长得漂亮,比江好得多。
这个“娘娘”读音应该重一些,是武汉方言,父亲妹妹的意思!
永新一枝花,向老红军致敬!
贺子珍比林彪小两岁,叫林彪小林?
贺子真的一生,真的是不平凡的一生。
小林比大姐大
林总很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