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年评分最高的电影,甚至连当时站在顶峰的《绿皮书》都要稍逊一筹。
不知道有多少网友看过后会有窒息般的感受。
这部电影就是《何以为家》,一部根据真实电影改编而成的电影,甚至连主角都是本人出演。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让无数网友如此揪心?
如果没有能力养育,生育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我想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这句看似平静的控诉,出自一个12岁男孩之口,却足以震碎任何一颗麻木的心。
电影《何以为家》(原名《迦百农》)以这句石破天惊的开场白,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残酷、绝望,却又无比真实的世界。
赞恩,这个生活在黎巴嫩贫民窟的叙利亚难民男孩,用他的经历,叩问:究竟什么才是“家”?当生存本身都成为一种奢望,家的意义又在哪里?
赞恩的故事,并非个例。和他一样,拉希尔,一个来自非洲的偷渡者,也在这片土地上挣扎求生。
他们身份不同,肤色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困境:没有合法的身份,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如同漂浮在茫茫大海上的浮萍,无根无依。
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战争难民,例如俄乌冲突中逃往邻国的乌克兰平民。
他们被迫离开故土,在异国他乡寻求庇护,却往往面临着歧视、排斥和生存的挑战。
赞恩、拉希尔,以及那些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难民,他们的命运,都深深刻上了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和平,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存在。然而,正如历史所昭示,和平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人的牺牲和奋斗。
中国的和平,是经历了百年战乱才换来的;当年那些被迫下南洋、去美洲淘金的中国人,不也是在绝境中求生吗?
赞恩一家所生活的黎巴嫩贫民窟,就是一个残酷的例证。逼仄的出租屋,拥挤的床铺,没有户籍,没有身份证,没有正当职业,甚至连维持基本生存都举步维艰。
这不仅仅是赞恩一家的悲剧,更是整个中东难民群体的缩影。
然而,外部环境的恶劣,并不足以成为父母逃避责任的借口。赞恩的父母,在贫困面前,选择了生育,却无力承担养育的责任。
他们生了六个孩子,却无法提供给他们基本的教育、医疗和关爱。赞恩小小年纪就不得不辍学打工,搬运货物,推着比自己还高的煤气罐,补贴家用。
回到家中,他还得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妹。11岁的妹妹萨哈初潮,是赞恩发现并细心照料;面对杂货店老板对妹妹的觊觎,也是赞恩挺身而出,保护妹妹的尊严。
他敏感、早熟,被迫承担了本不该属于他的责任,却从未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关爱。
当萨哈最终被父母“卖”给杂货店老板做妻子时,赞恩的绝望达到了顶峰。他试图带妹妹逃跑,却失败了;他拼命阻止,却换来父母的毒打。
眼睁睁看着妹妹被带走,赞恩选择了离家出走。这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反抗,更是对命运的抗争。他渴望逃离这个没有爱、没有希望的“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讽刺的是,当赞恩再次回到家中,是为了寻找出生证明,办理偷渡证件,却得知妹妹因为难产大出血,由于没有身份证明而被医院拒收,最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得知妹妹的死讯,赞恩的愤怒再也无法抑制,他拿起菜刀,刺伤了“妹夫”,最终锒铛入狱。
在监狱里,母亲来探望他,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她又怀孕了。她甚至满怀期待地说,希望是个女孩,还要给她起名叫萨哈。
这种近乎麻木的生育观,让赞恩彻底心寒。他冷冷地回应母亲的“好消息”,拒绝再见父母,直到他决定控告他们。
赞恩的父母,或许会为女儿的死感到悲伤,为儿子的入狱感到难过。但他们似乎从未反思过自己的行为,从未意识到,如果没有能力养育,生育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我希望那些无力养育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了。”赞恩在法庭上的这句控诉,振聋发聩。
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呐喊,更是对整个社会,对所有父母的拷问:生育的权利,是否应该以承担责任为前提?
当“家”成为一种奢望“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赞恩的这句绝望的独白,道出了无数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孩子的辛酸。
我们常常将贫困与亲情匮乏、责任缺失联系在一起,似乎贫穷就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的确,贫困会加剧家庭的压力,让父母无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教育。
但爱,真的与金钱无关。
拉希尔,一个没有合法身份的非洲偷渡者,独自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生活举步维艰。
她靠着伪造的证件,在商场做清洁工,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移民局的追捕。
她没有稳定的住所,只能租住在贫民窟的铁皮屋里;她没有足够的奶粉,只能偷偷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在没人的厕所里喂奶。
拉希尔的生活,比赞恩的父母更加艰难,但她对孩子的爱,却从未缺席。她用尽全力保护孩子,给予他所能给予的一切。
与拉希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赞恩的父母。他们虽然也生活在贫困之中,但却从未真正关心过孩子的需求。
他们把孩子当作赚钱的工具,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却从未将他们视为独立的生命个体。
这种对孩子漠不关心的态度,在赞恩的父母与拉希尔的父母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拉希尔在走投无路时,曾打电话向父母求助,却只得到几句空洞的安慰和对金钱的索取。
她的父母根本不了解,也不关心女儿的真实处境,更不知道她已经有了孩子,正在为生存苦苦挣扎。
这种对子女漠不关心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一些父母,在孩子成名后,突然出现,索要钱财,全然不顾曾经的抛弃和伤害。
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亲人,而是一棵摇钱树,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
赞恩在离家出走后,遇到了拉希尔母子。他帮助拉希尔照顾孩子,感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快乐。
那是他12年人生中,少有的快乐时光,感受到了被需要、被关心的滋味。
然而,好景不长。拉希尔因为身份问题被移民局抓走,留下赞恩和年幼的约纳斯相依为命。赞恩没有钱,没有住所,没有食物,只能带着约纳斯在街头流浪。
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卖饮料,捡垃圾,甚至想过丢弃约纳斯,但最终还是不忍心。一个孩子,带着另一个更小的孩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弱小无助。
“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赞恩的这句话,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他渴望被爱,渴望被接纳,却一次次被现实击碎梦想。拉希尔被抓后,每天以泪洗面,却不敢提及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被送人领养,永远分离。
在法庭上,拉希尔和赞恩重逢。她说,她从未责怪过赞恩。她理解赞恩的绝望,也理解他为了生存所做出的选择。
幸运的是,约纳斯最终被解救,拉希尔母子得以团聚。而赞恩一家,也因为电影的上映,获得了挪威的移民资格,开始了新的生活。
《何以为家》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黎巴嫩,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它反映了战争、贫困、难民等全球性问题,也揭示了家庭责任、儿童权益等普世价值。
结语“家”,不仅仅是一栋房子,更是一个充满爱、安全和希望的地方。当“家”成为一种奢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真正的“家”。
正如导演所说,《何以为家》更像是一部纪录片,它记录了真实发生的故事,也记录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