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位于中轴线最南端,隋代初名为建国门,唐代更名为定鼎门。1988年1月13日,这里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鼎门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定鼎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同时,这里还是洛阳西通长安和南连江都的重要门户。
2009年10月30日,作为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在保护遗址的前提下,采用钢架结构,复原新城门楼。2023年4月30日下午,我和朋友来到定鼎门,参观了这座遗址博物馆。
在定鼎门遗址南侧的道路遗址上,曾经发现密集的车辙、人的脚印、动物蹄印等遗迹。其中,动物蹄印大小不一,较小的蹄印直径约6厘米,较大的偶蹄目动物蹄印直径约20厘米,推测是当时骆驼经过这里留下的蹄印。
由于这些蹄印比较脆弱,很难完整、清晰和长时间保存。因此,将这些遗迹回填后,经过三维激光扫描,在同一位置的地面上,向大家重新进行标记展示。过去,定鼎门遗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曹屯村和安乐镇赵村之间的田野中。如今,这里是洛阳市新区,紧邻隋唐洛阳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视野开阔。
从西侧的入口处,走进博物馆以后,在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大量介绍定鼎门历史文化和考古发掘的图片文字。这里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为定鼎门的原址展示,地上两层为博物馆的陈列展厅。
1954年至196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在阎文儒的支持之下,初步搞清楚门址范围。1997年11月至1999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与洛阳市文物一队共同对定鼎门遗址进行全面考古发掘。
盛唐前期的定鼎门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由墩台、门道、隔墙、飞廊、阙台、涵道、马道等部分组成。受场地条件限制,只发掘墩台、门道、隔墙、东西飞廊、西阙、西侧涵道和西侧马道的部分遗迹。
在展厅内,从西向东,经过西阙、西飞廊和西侧马道,迎面便是高大的墩台遗址。墩台是定鼎门的基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4米,南北宽约21米。
墩台主要由含沙量较大的黄褐色土夯筑而成,墩台台体残高约1米,墩台基槽厚度约3米。居中的三个门道和两道隔墙将墩台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被称为“东墩台”和“西墩台”。
墩台的墙壁底部,残存有一些包砖,包括基槽砌砖、外皮砌砖和内墙砌砖三部分。砌砖方法和使用材料各不相同:基槽砌砖主要用平头整砖,外皮砌砖主要用斜面砖,墙砌砖多用平头残砖。
在展厅中央的核心区域是,可以俯瞰定鼎门遗址的三条门道和两道隔墙。三条门道东西向排列,被称为东门道、中门道、西门道;两道隔墙东西相对,被称为东隔墙和西隔墙。
三条门道均采用梁架结构,规模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东西宽度约6米,南北进深约21米。在门道中部,置单重门扉,东西两排地袱石,还分布着土衬石、门砧石、立颊、撞石、车道石等构件。
在三条门道中间的通道上,可以划分三层路土,每层都有一个硬面。其中,上方两层路面均为踩踏黄土而成,下方一层路面铺残砖和河卵石。除此之外,在路面上,留下许多车辙痕迹,单辙宽度为0.1米,两辙间距约1.3米。
东门道
中门道
西门道
相传,定鼎门取名于“周武王迁九鼎 ”和“周成王定鼎于郏鄏”的传说故事。当年,周武王将九鼎迁于洛阳,成周洛邑的南门便叫定鼎门。唐代,将此门也称为定鼎门,五代至宋代继续沿用唐代的名称。靖康二年(1127),金军南下,北宋灭亡。从此以后,定鼎门消失在历史之中……